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论文和设计-张园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其中,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电源模块与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防夹模块与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记忆电路用于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实现在电源模块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能接收到储能模块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及所述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所述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所述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所述防夹模块与所述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所述记忆电路;所述记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所述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所述车窗参数进行存储。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

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及所述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所述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所述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

所述防夹模块与所述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所述记忆电路;

所述记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所述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所述车窗参数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数据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防夹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记忆电路的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记忆电路的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及蓄电池;

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记忆电路的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相连;

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记忆电路的所述第二电源接口及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第二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及稳压器;

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记忆电路的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检测电阻及第二检测电阻,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接地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记忆电路的电压反馈接口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储能电容及第二储能电容;

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的放电时长大于所述记忆电路的记录时长。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门,所述车门具有车窗,所述车窗内安装有车窗玻璃,且所述车窗玻璃可滑动地配合安装于所述车窗上;以及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连接在所述车门的所述车窗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所述内密封条与所述车窗玻璃的内侧面相对,所述外密封条与所述车窗玻璃的外侧面相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条和所述外密封条均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与所述车窗连接的安装部;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爪,所述弹性爪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弹性爪的另一端悬置与所述车窗玻璃相止抵。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普及率也正在迅速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且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内传统的零部件及总成也在向机电一体化发展,因此汽车中也随之大量应用了电子设备,使得汽车的舒适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目前,电动车窗已普遍应用于汽车中,电动车窗是使用电机、升降器、开关等装置来控制车窗玻璃的升降,它具有开关方便,可同时操作多个车窗,可远程控制等优点。

但是,电动车窗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用户或乘客被电动车窗卡住的事故,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目前的电动车窗具有防夹功能。然而,部分电动车窗的防夹功能启动后,并且整车断电重新上电时,防夹功能的车窗参数可能会因为断电时来不及存储而丢失,因此在整车上电后需要人工重置防夹功能。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其目的在于实现在电源模块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能接收到储能模块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电源模块与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防夹模块与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记忆电路用于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记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数据接口,第一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的正极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口电性连接,数据接口与防夹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端口与记忆电路的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及蓄电池。二极管的阳极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二极管的阴极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蓄电池的负极与记忆电路的第二电源接口及储能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还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及稳压器。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检测电阻及第二检测电阻,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的接地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记忆电路的电压反馈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储能电容及第二储能电容。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与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进一步地,储能模块的放电时长大于记忆电路的记录时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描述的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门,车门具有车窗,车窗内安装有车窗玻璃,且车窗玻璃可滑动地配合安装于车窗上。以及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连接在车门的车窗上,密封结构包括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内密封条与车窗玻璃的内侧面相对,外密封条与车窗玻璃的外侧面相对。

进一步地,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均包括:主体,主体具有用于与车窗连接的安装部。以及至少一个弹性爪,弹性爪的一端与主体连接,弹性爪的另一端悬置与车窗玻璃相止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其中,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电源模块与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防夹模块与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记忆电路用于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实现在电源模块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能接收到储能模块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电源模块供电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电源模块停止供电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窗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中的电源模块供电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中的电源模块停止供电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请参见图1至图5。

首先,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记忆电路1、储能模块2、防夹模块3、电源模块4。其中,电源模块4与储能模块2及记忆电路1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1,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2中的储能电容。其中,防夹模块3与记忆电路1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1。其中,记忆电路1用于接收电源模块4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2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在电源模块4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1能接收到储能模块2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3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在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车窗参数可以包括例如电机的电压参数、电机的电流参数、车窗的位置参数、防夹参数、车窗玻璃断电时的位置、断电前车窗玻璃阻力状态等等。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记忆电路1可以包括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数据接口,第一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4的正极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4的负极接口电性连接,数据接口与防夹模块3电性连接。储能模块2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记忆电路1的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端口与记忆电路1的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4可以包括二极管D1及蓄电池(图3未示出)。二极管D1的阳极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记忆电路1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蓄电池的负极与记忆电路1的第二电源接口及储能模块2的第二端口相连。由此,二极管D1的应用能够避免反向放电,防止其他用电器件消耗储能模块2的电能。

参见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4还可以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D2及稳压器L1。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稳压器L1的电源输入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稳压器L1的电源输出端与记忆电路1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图3未示出记忆电路1)。

参见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压检测电路5。电压检测电路5可以包括串联的第一检测电阻R1及第二检测电阻R2,电压检测电路5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5的接地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5的输出端与记忆电路1的电压反馈接口相连。由此,电压检测电路5可以检测电压的变化,从而能够输出信号至记忆电路1,以使得记忆电路1触发存储车窗参数的操作。

参见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储能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储能电容C1和\/或第二储能电容C2。第一储能电容C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第一储能电容C1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二储能电容C2的一端与稳压器L1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电容。

在一实施方式中,储能模块2的放电时长大于记忆电路1的记录时长。由此,储能模块2能够确保记忆电路1有足够的时间存储车窗参数。

参见图4和图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夹模块3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电机10、传动机构20、控制电路30、感应电路40及电流采样电路50。

其中,电机10与控制电路30电性连接,以使得控制电路30能控制电机10转动。传动机构20包括动力输入部和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入部与电机10连接,动力输出部与车窗玻璃400升降部连接。感应电路40与电机10和控制电路30电性连接,以采集电机10的输出脉冲信号,并将输出脉冲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30,从而使得控制电路30判断车窗玻璃400的顶端是否处于车窗204的防夹区域内。

参见图4和图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流采样电路50与控制电路30和电机10电性连接,以在车窗玻璃400的顶端处于防夹区域时采集电机10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30,从而使得控制电路30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以在电压超出预设电压阈值和\/或在电流变化率的绝对值超出预设电流变化率时控制电机10停止转动或控制车窗玻璃400下降。其中,预设电压阈值、预设电流变化率为预设的一个恒定值。

参见图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防夹区域为车窗玻璃400的顶端与车窗204的顶端之间3mm-200mm的区域。也就是说,在车窗玻璃400对车窗204进行关闭的过程中,当车窗玻璃400的顶端距离车窗204顶端的距离落入3mm-200mm范围内时,电流采样电路50就对电机10的电流进行采集。由于车窗玻璃400顶端在上述区域内人或物体的活动空间有限,容易出现夹伤,因此增强了防夹功能设置的针对性,具有更好的防夹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预设电流变化率为基准电流变化率的1.5-1.74倍。其中,基准电流变化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定的一个恒定值,当电流采样电路50采集到的实际电流的电流变化率超出预设电流变化率时,控制电路30控制电机10停止或控制车窗玻璃400下降,以避免车窗玻璃400继续关闭车窗204,能够有效防止人或物体被夹伤。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提供的电动车窗4防夹控制系统中的防夹模块3,通过感应电路40检测车窗玻璃400的顶端是否处于防夹区域,并通过电流采样电路50对处于防夹区域时的电机10的电流进行检测,利用电机10的受力和电枢电流呈线性关系的原理确定防夹力,并在检测出的电压超出预设阈值或电流变化率超出预设电流变化率时,发送信号至控制电路30,以使得控制电路30控制电机10停止转动或控制车窗玻璃400下降,从而在车窗玻璃400关闭时防止夹伤伸出(或伸入)车窗204的人或其它物体。上述结构运行可靠、响应快,提高了车窗204防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在车窗玻璃400上升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电机10的负载转矩会增大,直流电机10负载转矩与其电枢电流呈线性关系。由转矩和力的关系可知,电机10转轴的作用力与电枢电流也呈线性关系。因此采用检测电枢电流的方法能够间接检测防夹力。

具体地,电流采样后,通过电流采样电路50中的采样电阻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并通过电压放大器将电压放大,经电流采样电路50中的处理器的AD转换通道读取电压值,即为采样电压。进入防夹区域后启动电流检测程序并判断采样电压是否超出预设电压阀值,电枢电流变化率的绝对值是否超出预设电流变化率,如果上述两个判断条件中至少一个成立,即认为车窗玻璃400遇到障碍物,进而执行防夹功能。其中,由于在电机10启动时会产生电流瞬间过冲现象,为避免过冲电流对采样造成的影响,应在电机10启动延时50ms之后才能进行电流采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电路40中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且控制电路30可以通过CAN收发器60与感应电路40、电流采样电路50进行通讯。具体地,电机10上埋设有磁环,电机10通过继电器70以及继电器驱动器80与控制电路30连接以进行对电机10转动的控制。

具体地,通过感应电路40中的霍尔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数判断车窗玻璃400是否进入到防夹区域的具体原理如下:在玻璃上升过程中,控制电路30每收到一个感应电路40发送的脉冲,计数器减1,上升到上极限位置时计数器清零;车窗204下降过程中,霍尔传感器每收到一个脉冲,计数器增加1;这样根据防夹区域的设置确定对应位置的计数器的值,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计数器的值间接确定车窗玻璃400位置。

在其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4分别与控制电路30、感应电路40、CAN收发器60、电流采样电路50、继电器70、继电器驱动器80连接以为各个元件供电。其中,CAN收发器60可采用SN65HVD230收发器。防夹模块3中的控制电路30中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其中微处理器可以例如为MC9S12X128芯片。

参见图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传动机构20包括:齿轮21,齿轮21形成为动力输入部。扇齿22,扇齿22与齿轮21齿合。第一杆臂23,第一杆臂23的一端与扇齿22可枢转地相连。第二杆臂24,第二杆臂24与第一杆臂23的另一端可枢转地相连。第三杆臂25,第三杆臂25与第二杆臂24可枢转地相连且构成大体X形结构。

固定导向件26,固定导向件26具有第一滑槽261,第三杆臂25通过枢转连接在其上的第一滑块28a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一滑槽261内。以及玻璃安装支架27,玻璃安装支架27形成为动力传动输出部,玻璃安装支架27具有第二滑槽271和第三滑槽272,第二杆臂24通过枢转连接在其上的第二滑块28b上,第二滑块28b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二滑槽271内,第三杆臂25通过枢转连接在其上的第三滑块28c上,第三滑块28c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三滑槽272内。其中,固定导向件26与电机10均可以固定在车门200上。

由此,动力依次通过电机10传递到齿轮21、扇齿22、第一杆臂23、第二杆臂24和第三杆臂25,进而传递到玻璃安装支架27上,以带动玻璃安装支架27升降,由此实现了车窗玻璃400对车窗204的关闭和打开。采用上述传动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便于安装维修,且传动平稳,保证车窗玻璃400稳定可靠的升降。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杆臂23、第二杆臂24、第三杆臂25为1-3mm厚的钢板冲压件。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4、防夹模块3、储能模块2及记忆电路1。其中,电源模块4与储能模块2及记忆电路1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1,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2中的储能电容。其中,防夹模块3与记忆电路1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1。其中,记忆电路1用于接收电源模块4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2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在电源模块4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1能接收到储能模块2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3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第二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窗局部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请参见图5和图6。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应用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在此将不再赘述。

参见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还包括车门200,且车门200上具有车窗204,车窗内安装有车窗玻璃400,且车窗玻璃400可滑动地配合安装于车窗204上。

参见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还包括密封结构300,密封结构300连接在车门的车窗204上,密封结构300包括内密封条301和外密封条302,内密封条301与车窗玻璃400的内侧面相对,外密封条302与车窗玻璃400的外侧面相对。具体地,车门200具有车门内板201和车门外板203,车门内板201上设有内护板202,内密封条301安装在内护板202上且与车窗玻璃400的内表面相止抵,外密封条302安装在车门外板203上且与车窗玻璃400的外表面相止抵。由此,通过内密封条301和外密封条302实现了车窗玻璃400在车窗204上的良好密封,增强了车窗玻璃400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结构300至少设置在车窗204的下边沿上。这样,在车窗玻璃400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密封结构300能够始终保持与玻璃400的稳定接触,进一步增强了玻璃400升降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密封结构300可以仅仅设置在车窗204的下边沿上,还可以也设置在车窗204的上边沿、左边沿、右边沿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车窗204上设置密封结构300。

参加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内密封条301和外密封条302均包括:主体303,主体303具有用于与车窗204相连接的安装部303a。以及至少一个弹性爪304,弹性爪304的一端与主体303连接,弹性爪304的另一端悬置与车窗玻璃400相止抵。

具体地,如图6所示,弹性爪304为条形,弹性爪304自车窗玻璃400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内密封条301的主体303为大体L形,内密封条301的安装部303a为其主体303的内侧壁,弹性爪304的内端与主体303连接,弹性爪304的外端与车窗玻璃400的内表面相止抵。外密封条302的主体303为大体倒U形,外密封条302的安装部303a为其主体303的内侧壁,弹性爪304的外端与主体303连接,弹性爪304的内端与玻璃400的外表面相止抵。这样,内密封条301和外密封条302通过各自的弹性爪304止抵在车窗玻璃400上,由此对车窗玻璃400进行密封,不仅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而且有效防止从车窗玻璃400上滑落的异物落入车门内板201和车门外板203之间,便于保持车窗204清洁。

具体地,当车窗玻璃400关闭车窗204时,车窗玻璃400自下向上运动,弹性爪304自其与主体303的连接处向自由端呈逐渐上倾状;当车窗玻璃400打开车窗204时,车窗玻璃400自上向下运动,弹性爪304自其与主体303的连接处向自由端呈逐渐下倾状。

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爪304为条形且弹性爪304的宽度为主体303与车窗玻璃400上对应表面之间距离的1.2-1.8倍。由此,针对不同厚度的车窗玻璃400均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外密封件的弹性爪304与内密封件的弹性爪304互相错开。这样,使车窗玻璃400的升降过程中受力更均衡。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如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能够实现在启动防夹功能时,且电源模块4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1能接收到储能模块2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3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进而可以在电源模块4重新提供工作电压时,车辆的防夹功能自动重置或根据记忆电路1中的车窗参数进行自动学习。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接口,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接口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7114.0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855515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E05F15/40

专利分类号:E05F15/40;E05F15/689;E05F15/695;B60J10/74

范畴分类:36F;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城东闸头

发明人:张园辉;李纪云;汤小生

第一发明人:张园辉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爱华

代理机构:31264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论文和设计-张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