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观“人”:忧郁的后人类解读

以“物”观“人”:忧郁的后人类解读

论文摘要

精神分析并非从物理性解码人,而是从非实体的精神编码人。就此,精神分析以控制论的方式将人视作赛博格。从后人类视角重新编写精神分析的忧郁和恋物,症状阐释揭示了人不断在恋物中进行自我的物化和个体化。精神分析以叙事的方式将人体外化,书写技术继以文码化的形式不断物化人的存在。人依靠书写技术生成、通过书写的技术物得以持存。在后人类的阐释下,忧郁不再是精神分析专属的病理结构,依据其生成潜能与中介功能,忧郁在恋物中成为生成人—物的场所。对忧郁的后人类解读更多体现了它在当代语境中的本体论叙事特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夏开伟

关键词: 忧郁,后人类,人物关系

来源: 外国文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文艺理论

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 I0-02

DOI: 10.16430/j.cnki.fl.2019.06.007

页码: 65-73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365K

下载量: 42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以“物”观“人”:忧郁的后人类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