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锋:DR胸片与传统X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评价论文

刘高锋:DR胸片与传统X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评价论文

摘 要: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中DR 胸片与传统X 线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肋骨骨折患者100 例,时间在2017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X 线诊断,观察组(n=50)采用DR 胸片诊断,分析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采用DR 胸片诊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X 线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较低,表明DR 胸片可帮助临床医师及时确定病灶部位,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肋骨骨折;DR 胸片;传统X 线;诊断效果

0 引言

肋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在胸廓骨折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致伤原因与交通事故、高处跌落以及重物打击等因素有关,患者受伤后会导致胸腔病变,出现肺挫伤、肺不张以及疼痛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到其运动以及睡眠,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甚至会出现血气胸、血胸以及气胸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或诊断不准确会延长受伤时间,加重病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漏诊以及误诊还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及时有效的诊断以及选取合适的诊断方式至关重要,临床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方式主要有X 线诊断以及DR 胸片诊断,选用合适的诊断方式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对肋骨骨折采用DR 胸片与传统X 线诊断,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的肋骨骨折患者10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 例,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8-71 岁,平均(44.5±6.5)岁;病程3.3-6.4 h,平均(4.85±0.55)h;损伤类型:16 例跌落伤患者,19 例车祸伤患者,15 例打击伤患者。对照组50 例,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9-72 岁,平均(45.5±6.5)岁;病程4.5-7.2 h,平均(5.85±0.35)h;损伤类型:15 例跌落伤患者,18 例车祸伤患者,17 例打击伤患者。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纳入标准:①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②均无肋骨骨折病史;③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或者交流障碍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具有精神障碍者;④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⑤合并身体其他部位骨折者;⑥存在免疫功能障碍者;⑦存在肋骨骨折病史者。

2)分景点的内部AR导航。利用AR精细化的导航特点,开展景点内部的虚拟化导游导航服务,设计合适的卡通或人物形象带领游客“逛”景点,大大提高游玩的乐趣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X 线诊断:进行传统X 线诊断所选用的仪器为普朗X 线片摄影机,将电流设置为15-20 mAs,保管条件设置为65-85 kv,首先让患者取立位进行检测,之后更换为肋骨正位进行检测,然后更换左右双斜位,在该体位摄影时让患者体位旋转5°或者15°,然后取左前斜位以及右前斜位进行扫描,让患者深吸气之后进行曝光,保证胶片的间距在180 cm,针对疑似存在膈下肋骨骨折患者需要让其采取卧位然后摄影。常规出片之后对影像图片进行观察与诊断[2]。

1.2.2 观察组采用DR 胸片诊断:进行DR 胸片诊断所采用的仪器为中科美伦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ZK-DR 型数字化医用X 射线摄影系统,根据实际状况对毫安秒参数进行设置,保证保管条件在65-75 kv。患者所接受的扫描体位主要有正位以及左右前斜位,在扫描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骨折状况进行观察,然后对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并全面分析数据。

1.3 观察指标。分析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式为χ2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扩孔钻头切削齿磨损严重不均匀,其领眼段切削齿的切削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而扩孔段切削齿磨损较小,还具备较强的切削能力;

2 结果

肋骨骨折属于创伤性骨折,肋骨是胸廓的主要支架,主要由骨性部分与肋软骨组成,由于人体的肋骨无肌肉保护并且较薄,所以发生骨折的概率较高,患者胸部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并且骨折由于患者耐受程度、年龄、骨折部位以及外力作用的大小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存在单处骨折或者多处骨折的可能性,多数患者甚至会并发肺挫伤等疾病,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通过有效诊断对骨折的程度以及位置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让患者得到全面治疗,促进骨折尽快愈合,缓解疼痛,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3]。

表1 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n(%)]

?

3 讨论

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分析发现,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临床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DR 胸片诊断以及传统X 线诊断,传统X 线片诊断主要是通过摄影、水洗以及干燥、显影等步骤充分显示出胸部病灶以及肋骨部位的具体情况,然后由专业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具体的诊断结果,虽然临床医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传统X 线片需要经过多重成像才可显示图像,受到胶片质量、曝光条件、机器老化、暗室环境以及药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降低成片质量,且其观察范围较小,无可调节性,会对医生的判断造成影响。另外,X 线的诊断分辨率较低,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重叠现象,对胸腔以及肺内各个器官的细微结构所呈现出的成像效果较差,对于骨折隐匿的患者检出率较低,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X 线片的清晰度会不断降低,对于转院治疗患者来说,需要再次进行X 线诊断,不但会对治疗进度造成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来说,由于肋骨的结构为环形,诊断过程中影像图想极易重叠,并且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不明显,若存在胸腔积液,诊断为隐匿骨折的概率较高,不清晰的图像极易出现较高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并且X 线片的保存时间与画面清晰度有关,保存时间越长,清晰度越低,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进行X 线片检查,进而延长治疗时间[4]。DR 胸片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X 线存在的弊端,DR 胸片的主要特征为直接数字化成像,覆盖动态范围较广且分辨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对比度以及较为丰富的图像层次,所呈现的图像清晰且细腻,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DR 胸片的成像速度较快,便于医生查阅,对患者的辐射较低,可长时间保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提升诊断效果。临床医师可根据图像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也可及早发现隐藏的病情,对于隐匿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适用于对患者全身各部位的检查,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概率。研究中采用DR 胸片诊断的准确率为94.00%,漏诊率为2.00%,误诊率为4.00%,表明该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X 线诊断,这与王存军[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在汽车修理过程中,要根据汽车工作原理认真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并逐一排查和排除,才能更加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检查和诊断工作经常做得不够彻底,从而极易遭遇诊断“陷阱”,而“陷阱”一旦形成,就会对我们的诊断思路造成干扰,甚至半途而废,车辆故障也就很难快速解决。

综上所述,DR 胸片诊断肋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X 线诊断,并且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较低,临床医师可通过DR 胸片对病灶部位进行确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6-7]。

参考文献

[1] 向大明.传统X 线片与CT 用于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6):131-132.

[2] 徐燕,钱斌.传统X 线片与DR 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J].影像技术,2015,27(05):24-25.

[3] 郭芬.传统X 线片与DR 两种影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临床差异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08-109.

[4] 蒋秀文.X 线胸片与DR 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0):1396-1397.

[5] 王存军.DR 胸片与传统X 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867-867.

[6] 陈宏.直接数字化X 射线摄影系统(DR)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医学信息,2016,29(30):22-25.

[7] 陈建乐,邱其良,祝华强,等.16 层螺旋CT、DR 胸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691-692.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4.161

本文引用格式:刘高锋,王帅.DR 胸片与传统X 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40-241.

标签:;  ;  ;  ;  ;  ;  ;  ;  ;  ;  ;  ;  ;  ;  

刘高锋:DR胸片与传统X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