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防护件论文和设计-刘子浩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防护件,绝缘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部,用于套设于两护套上;第二防护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前端,包括隔板和与所述隔板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所述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件,由于第二防护部具有将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的隔板,使两极能形成有效的阻隔绝缘,增加爬电距离,正负极铜排间不易发生短路,安全可靠;操作时,将第一防护部套设在两护套上,将紧固件插设于正负极铜排的连接孔,紧固件同时插入通孔内,绝缘防护件相对于高压插件固定,安装操作简单,能重复拆装使用,可逆性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绝缘防护件,用于防护高压插件,所述高压插件具有间隔的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前端分别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连接孔、后端外分别套设有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部,用于套设于两所述护套上;第二防护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前端,包括隔板和与所述隔板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所述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时能防止所述绝缘防护件从所述高压插件上脱落。

设计方案

1.一种绝缘防护件,用于防护高压插件,所述高压插件具有间隔的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前端分别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连接孔、后端外分别套设有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件包括:

第一防护部,用于套设于两所述护套上;

第二防护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前端,包括隔板和与所述隔板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所述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时能防止所述绝缘防护件从所述高压插件上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前端的底面相贴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顶面,所述定位板包括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隔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件为电木件或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翼和第二防护翼,所述第一防护翼和所述第二防护翼分别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侧面,以使所述第一防护部能适配嵌套在两所述护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翼与所述第二防护翼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翼位于所述第二防护翼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护翼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后端,所述第二防护翼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后端或者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翼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防护翼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所述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二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后端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第二侧翼的衔接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防护件。

背景技术

高压插件,如双芯高压插件,其大部分是铜排连接结构,此类高压插件将总正总负两极集成于一个插件上,以致正负极距离较近,爬电距离不够,极易发生正负极短路事故。为防止双芯高压插件在使用过程中短路,通常会在双芯插件两极铜排间黏贴绝缘胶或增加阻隔件进行隔离,此类阻隔绝缘方案都存在可靠性低、操作复杂、可逆性差、限制与外部连接件连接方式等问题,会影响产品安全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防护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防护装置可靠性低、操作复杂、可逆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防护件,用于防护高压插件,所述高压插件具有间隔的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前端分别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连接孔、后端外分别套设有护套,其中:所述绝缘防护件包括:

第一防护部,用于套设于两所述护套上;

第二防护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前端,包括隔板和与所述隔板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所述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时能防止所述绝缘防护件从所述高压插件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前端的底面相贴触。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顶面,所述定位板包括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隔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防护件为电木件或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翼和第二防护翼,所述第一防护翼和所述第二防护翼分别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侧面,以使所述第一防护部能适配嵌套在两所述护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翼与所述第二防护翼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翼位于所述第二防护翼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护翼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后端,所述第二防护翼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后端或者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翼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防护翼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所述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所述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二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后端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第二侧翼的衔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件,由于第二防护部具有将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隔开的隔板,使两极能形成有效的阻隔绝缘,增加爬电距离,正负极铜排间不易发生短路,安全可靠;操作时,将第一防护部套设在两护套上,由于第二防护板的定位板开设有通孔,再将紧固件插设于正负极铜排的连接孔,紧固件同时插入通孔内,此时,绝缘防护件相对于高压插件固定,绝缘防护件的安装操作简单,能重复拆装使用,可逆性好,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防护件安装于高压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绝缘防护件与高压插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绝缘防护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绝缘防护件安装于高压插件时紧固件对应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绝缘防护件安装于高压插件时护套对应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6为高压插件的正负极铜排连接有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高压插件 100—固定座 110—正极铜排

120—负极铜排 111—第一连接孔 121—第二连接孔

130—护套 131—第一护套 132—第二护套

133—连接部 140—紧固件 141—垫片

20—绝缘防护件 21—第一防护部 210—第一防护翼

211—第一侧翼 212—第二侧翼 213—第一圆弧面

220—第二防护翼 221—第三侧翼 222—第四侧翼

223—第二圆弧面 22—第二防护部 230—隔板

231—延伸部 240—定位板 241—第一定位板

242—第二定位板 243—通孔 30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防护件20,用于防护高压插件10,高压插件10具有间隔的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的前端分别开设有供紧固件140穿设的连接孔、后端表面分别套设有护套,两护套130为绝缘件。绝缘防护件20可采用电木、绝缘橡胶等材质,绝缘防护件20包括第一防护部21和第二防护部22。使用时,第一防护部21套设在两护套130上;第二防护部22连接于第一防护部21的前端,第二防护部22包括定位板240和隔板230,定位板240与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的前端相抵,隔板230连接于定位板240上,隔板230用于将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隔开,定位板240对应两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243,以使紧固件140穿过通孔243和连接孔时能防止绝缘防护件20从高压插件10上脱落;第一防护部21连接于第二防护部22的后端并将两护套130隔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防护件20,由于第二防护部22具有将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隔开的隔板230,使两极能形成有效的阻隔绝缘,增加爬电距离,正负极铜排间不易发生短路,安全可靠;操作时,将第一防护部21套设在两护套130上,由于第二防护板的定位板240开设有通孔243,再将紧固件140插设于正负极铜排的连接孔,紧固件140同时插入通孔243内,此时,绝缘防护件20相对于高压插件10固定,绝缘防护件20的安装操作简单,能重复拆装使用,可逆性好,通用性强。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防护件20可采用电木组装制作而成,也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即绝缘防护件20可以是电木件或一体成型的塑胶件。由于电木件需通过机械加工成型,制作费用较高,不能量产,故优先选用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具体地,高压插件10还包括固定座100,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安装固定于固定座100上,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两者平行且呈水平间隔布设,两者具有一定的间隔,正极铜排110前端的上下表面为平面,负极铜排120前端的上下表面也为平面。正极铜排11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负极铜排120的前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1,正极铜排110前端的顶面与负极铜排120前端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分别插设有紧固件140。紧固件140可以但不仅限于是螺钉,紧固件140采用螺钉时,两个连接孔的孔壁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两螺钉分别螺接在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上,同时,通过螺钉可将外部连接板300连接,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螺钉可套设有垫片141,螺钉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插入绝缘防护件20的定位板240对应的通孔243中,进而通过螺钉限制绝缘防护件20沿正极铜排110的轴向方向滑动,防止绝缘防护件20从高压插件10上脱落。绝缘防护件20不需要借助其它额外的连接件即可完成与高压插件10的装配固定,并对两极形成有效的阻隔绝缘,能与高压插件10快速地适配连接,可靠性高,并可重复拆装使用。

为方便描述,如图1所示,定义Y方向为与正极铜排110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Z方向为与Y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X方向为与Y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绝缘防护件20的第一防护部21插入并套设在两护套130上时,绝缘防护件20沿X和Z方向都不能移动,安装紧固件140之后,通过第二防护部22的定位板240与紧固件140之间的配合,限制绝缘防护件20在Y方向上的移动,进而使绝缘防护件20相对于高压插件10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板240位于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的前端的底面,定位板240靠近或贴触于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的底面或顶面。即定位板240与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前端的底面仅存在较小的间隔,或者与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前端的底面相贴触。紧固件140插入连接孔和通孔243时,紧固件140从定位板240伸出,且其伸出于定位板240的距离设置为大于5mm以上,以更好地保证通过紧固件140对定位板240在Y方向上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隔板230连接于定位板240的顶面,定位板240与隔板230垂直。定位板240包括分设于隔板230两侧的第一定位板241和第二定位板242。第一定位板241可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正极铜排110前端的底面,第二定位板242可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负极铜排120前端的底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板241和第二定位板242关于隔板230对称布设,即两定位板240形状大小相同且对称布设于隔板230两侧。第一定位板241和第二定位板242可以是一体设置,此时,隔板230连接于定位板240的顶面,隔板230可固定在定位板240的顶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及图5所示,第一防护部21包括第一防护翼210和第二防护翼220,第一防护翼210和第二防护翼220分别形成有用于与两护套130的外表面相贴触的侧面,以使第一防护部21能适配嵌套在两护套130上。第一防护翼210的侧面与两护套130的外表面相贴触,第二防护翼220的侧面与两护套130的外表面相贴触,如此,可限制绝缘防护件20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翼210与第二防护翼220关于一平面呈镜像对称布设,即第一防护翼210和第二防护翼220两者形状、尺寸相同且呈镜面对称设置。该平面可以是水平延伸的平面,可以是与竖直面平行的平面,也可以是与竖直面具有夹角的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翼210与第二防护翼220相对并间隔设置,第一防护翼210位于第二防护翼220的上方,第一防护翼210的前端连接于隔板230的后端,第二防护翼220的前端连接于隔板230的后端或者连接于定位板240的后端。也就是说,第二防护部22分成上下间隔的两部分。

如图5所示,第一防护翼210与第二防护翼220间隔设置,可在第一护套131和第二护套132之间设有连接件或具有连接部133时,正好避开该连接件或连接部133。可以理解的,当两护套130间没有连接件或连接部133时,第一防护翼210和第二防护翼220可以是一体设置的,即两者无间隔、连为一体。

第一防护翼210和第二防护翼220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相同时,两者是关于一水平面呈镜像对称布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一防护翼2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翼211和第二侧翼212,第一防护翼210的第一侧翼211和第二侧翼212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护套130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一圆弧面213;第二防护翼2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侧翼221和第四侧翼222,第三侧翼221和第四侧翼222相背离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两侧护套的外表面相贴触的第二圆弧面223,第一侧翼211、第二侧翼212、第三侧翼221和第四侧翼222的边角处可分别设置有圆角。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翼211、第二侧翼212分别覆盖第一护套131、第二护套132的一部分,两侧的第一圆弧面213分别与第一护套131、第二护套132的外表面贴触,第三侧翼221、第四侧翼222分别覆盖第一护套131、第二护套132的一部分,两侧的第二圆弧面223分别与第一护套131、第二护套132的外表面贴触,两防护翼都不是全部套设于护套的,采用部分嵌套的结构,既能简化第一防护部21,又便于绝缘防护件20的反复拆装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板230的后端具有延伸部231,延伸部231连接于第一防护翼210的第一侧翼211与第二侧翼212的衔接处。延伸部231的设置能增加第二防护部22与第一防护翼210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使两者连接处不易变形或损坏,能提高绝缘防护件20的使用寿命。绝缘防护件20的结构设置不会限制正极铜排110和负极铜排120同连接板300间的连接方式,适用性高,能给予后续工序中高压插件10与外部连接充分的可调整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绝缘防护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299.5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298412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1R 13/40

专利分类号:H01R13/40;H01R13/50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

发明人:刘子浩;王潘;任华;唐章斌;李晨龙

第一发明人:刘子浩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艳丽

代理机构:4441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绝缘防护件论文和设计-刘子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