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论文和设计-崔鹏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属于焦炉原料配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给料机,给料机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在给料机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破碎机的进料口相连;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干燥机的进料口相连;干燥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的中部相连;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成品原料煤仓相连。本系统结构简单新颖,能减轻干燥机的负荷,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间接节约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机(1),给料机(1)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在给料机(1)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2);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与破碎机(5)的进料口相连;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与干燥机(7)的进料口相连;干燥机(7)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的中部相连;破碎机(5)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与成品原料煤仓(10)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机(1),给料机(1)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在给料机(1)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2);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与破碎机(5)的进料口相连;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与干燥机(7)的进料口相连;

干燥机(7)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的中部相连;

破碎机(5)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与成品原料煤仓(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给料机(1)有多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料机(1)为圆盘给料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原料配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

背景技术

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焦炉原料属于新型捣固炼焦技术,对原料配合煤水分控制要求高,由此在配煤流程后加入煤干燥装置,但是为确保多种配合煤合理的分配利用,部分煤种因其含水低的物料和\/或高温耐受能弱,不能进入干燥机。采用目前的系统,只能是对干燥机经常启停,浪费了大量了的时间。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焦炉原料配制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新颖,能减轻干燥机的负荷,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包括给料机,给料机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在给料机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破碎机的进料口相连;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干燥机的进料口相连;

干燥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的中部相连;

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与成品原料煤仓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是,给料机有多台。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给料机为圆盘给料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焦炉原料配制系统结构简单新颖,能减轻干燥机的负荷,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当物料需进行干燥时,则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正转,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进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再进入破碎机;当物料需进行干燥时,则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反转,直接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进入破碎机,与干燥机出来的物料进行破碎混合,得到的成品原料进入成品原料煤仓。本实用新型系统通过多台给料机的同时工作,能够完成整个配煤工艺,解决了需要对干燥机经常启停,浪费了大量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焦炉原料配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焦炉原料配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给料机;2、电子皮带秤;3、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4、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5、破碎机;6、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7、干燥机;8、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10、成品原料煤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可以为单台的输送机,也可以为多台输送机联合构成的,如图1所示,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采用了3台输送机构成,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采用了2台输送机构成,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采用了2台输送机构成,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采用了1台输送机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包括给料机1,给料机1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在给料机1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2;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与破碎机5的进料口相连;

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与干燥机7的进料口相连;

干燥机7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的中部相连;

破碎机5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与成品原料煤仓10相连。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包括给料机1,给料机1有5台。5台给料机1出料口的下方均设有一台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在每台给料机1出料口的正下方,且在其对应的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上安装有电子皮带秤2;

每台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与破碎机5的进料口相连;

每台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与干燥机7的进料口相连;

干燥机7的出料口通过第三转运带式输送装置8与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的中部相连;

破碎机5的出料口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与成品原料煤仓10相连。

所述的给料机1为圆盘给料机。

当物料需进行干燥时,则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正转,通过第二转运带式输送装置6进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再进入破碎机5;当物料需进行干燥时,则正反转皮带输送装置3反转,直接通过第一转运带式输送装置4进入破碎机5,与干燥机7出来的物料进行破碎混合,得到的成品原料通过第四转运带式输送装置9进入成品原料煤仓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来控制每台给料机1的给料速度,以及各个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以此来完成配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2666.1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58411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C10B 57/10

专利分类号:C10B57/10;C10B57/00

范畴分类:22E;

申请人: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55700 云南省曲靖市竹基乡矣腊工业园区内

发明人:崔鹏文;李宏武;王晓雁;李云祥;杨亚平

第一发明人:崔鹏文

当前权利人: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玲菊;于洪

代理机构:53100

代理机构编号: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焦炉原料配制系统论文和设计-崔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