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气候论文_张淞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气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建筑,被动式,增量,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气候变化。

建筑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张淞[1](2019)在《基于数字技术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气候,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建筑设计有更好的气候适应性,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建筑的气候状况预先进行模拟。本文列举了部分文章,尝试理清数字模拟时代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的发展脉络。(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6期)

董国明[2](2019)在《极端热湿地区建筑气候分区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说明南海地区与陆地夏热地区的差异,引入了"最热季"的概念,分析在建筑气候学范畴内将南海地区重新命名为极端热湿地区的重要性;根据该区域内各地的空气温湿度特征,并从最热季水平面日平均太阳辐射、最热季温度≥26℃的天数、最热季湿度≥70%的天数、最热季平均风速等方面对典型的城市或岛礁进行对比,分析将极端热湿地区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张仕昌,郭晶,徐钊[3](2019)在《气候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以气候为视角研究产生建筑的本质问题。通过分析城子古村在村落规划、"土掌房"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构造方面的被动式节能措施,结果表明:温和气候区微气候环境下本地区的被动式节能措施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理想效果,但也存在室内光环境亮度不足及相对湿度略高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11期)

Nadine,M.,Post[4](2019)在《气候活动人士采取行动减少建筑中的隐含碳》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鲁斯·金是一名致力于减少建筑碳排放的结构工程师,建筑规范是他最热衷的话题。威廉·凯利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建筑安全部门副主任。两人在2018年2月12日共进午餐时,金向凯利建议“最好”制定一个关于低碳混凝土的建筑标准,以“控制”碳密集型水泥的过度使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时报》期刊2019-11-21)

徐一品,傅筱,赵惠惠,张钤[5](2019)在《回应气候的立面演绎——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工性能和耐候性能两方面入手,分4个历史时期和3个气候分区,调查研究了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在回应气候层面的营建状况,并着重分析气候与立面的关联性,主要包括回应气候与立面语言丰富度及差异度的关联,并试图揭示该关联性的内在机制,以期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蕊[6](2019)在《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木材建筑应成为主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沃夫·西斯尔顿建筑事务所(Waugh Thistleton)的建筑师柯尔斯顿·哈格特(Kirsten Haggart)说:"木材建筑是快速、清洁和便捷的,是提高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快途径之一。"随着全球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全球处于住房危机之中。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66%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为了应对这种人口流动,我们需要解(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期刊2019年11期)

李明财[7](2019)在《《气候变化与建筑节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该书从建筑运行及设计对气象的需求入手,系统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建筑能耗、节能设计气象参数及建筑气候区划等多方面影响,指出要充分考虑其影响,提出和制订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节能对策。本书可供气象、建筑热环境及暖能空调等专业人员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参考使用。16开定价:65.00元(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高彩凤,陈梦源,于震,彭莉[8](2019)在《寒冷气候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寒冷气候区的六例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性数据,并通过与传统公共建筑进行比较,得出了寒冷气候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各项节能技术在增量成本以及增量效益方面的特征和规律。为指导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技术方案,使建筑项目取得良好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提出了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耀华,龙芳,孙荪[9](2019)在《我市装配式建筑住宅渐成气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龙芳 孙荪)日前,在完成1号楼地下室浇筑和养护后,我市安置房项目之一的恒安花园项目工程开始吊起拼装预制构件,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这是继灌南和连云区部分住宅项目之后,又一个真正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住宅小区项目(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9-10-08)

宋冰,杨柳[10](2019)在《气候分析图表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对设计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前提,建筑气候分析方法的出现为建筑设计初期阶段较为简便、快捷、准确地考虑节能设计提供了可能。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各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文章对利用图表进行建筑气候分析的方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方法存在的局限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完善建筑气候分析理论,构建适宜我国建筑发展需求的建筑气候分析方法及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建筑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说明南海地区与陆地夏热地区的差异,引入了"最热季"的概念,分析在建筑气候学范畴内将南海地区重新命名为极端热湿地区的重要性;根据该区域内各地的空气温湿度特征,并从最热季水平面日平均太阳辐射、最热季温度≥26℃的天数、最热季湿度≥70%的天数、最热季平均风速等方面对典型的城市或岛礁进行对比,分析将极端热湿地区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淞.基于数字技术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2].董国明.极端热湿地区建筑气候分区可行性分析[J].华中建筑.2019

[3].张仕昌,郭晶,徐钊.气候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4].Nadine,M.,Post.气候活动人士采取行动减少建筑中的隐含碳[N].建筑时报.2019

[5].徐一品,傅筱,赵惠惠,张钤.回应气候的立面演绎——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研究为例[J].建筑学报.2019

[6].王蕊.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木材建筑应成为主流[J].艺术与设计.2019

[7].李明财.《气候变化与建筑节能》[J].气象.2019

[8].高彩凤,陈梦源,于震,彭莉.寒冷气候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性分析[J].建筑科学.2019

[9].李耀华,龙芳,孙荪.我市装配式建筑住宅渐成气候[N].连云港日报.2019

[10].宋冰,杨柳.气候分析图表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J].新建筑.2019

论文知识图

北方院落式民居风环境模拟可接受的温湿度综合图一58以木为柱,土基砌墙的结构友谊剧院(引自:石安海.岭南近现代...友谊剧院内院(引自:石安海.岭南近...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展馆(引自:...

标签:;  ;  ;  ;  ;  ;  ;  

建筑气候论文_张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