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仪论文和设计-刁锡洲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仪,可以应用于义齿制造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放置有用于固定义齿的支撑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研磨装置,所述底座中心设置转轴,转轴上端固定支撑座中心,转轴上位于操作台下设置有从动齿轮,底座内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研磨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操作台(2),操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义齿的支撑座(3),操作台(2)上方设有研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端固定于支撑座(3)中心,转轴(5)上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6),底座(1)内设置转动电机(8),转动电机(8)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研磨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操作台(2),操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义齿的支撑座(3),操作台(2)上方设有研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端固定于支撑座(3)中心,转轴(5)上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6),底座(1)内设置转动电机(8),转动电机(8)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所述转轴(5)安装在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6)及主动齿轮(7)所在平面高于所述操作台(2)上平面,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固定块(13),固定块(13)内滑动连接有沿支撑座(3)径向设置的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靠近所述支撑座(3)的一端端部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能够与所述从动齿轮(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1)远离所述支撑座(3)的一端为“L”形,所述操作台(2)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杆(11)“L”形端扣接的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在从动齿轮(6)径向上与所述从动齿轮(6)齿槽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杆(11)与限位块(12)的总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1)上套设有限位弹簧(14),所述限位杆(11)上设有外径大于限位杆(11)外径的抵接环(21),所述抵接环(21)位于所述固定块(13)与所述限位块(12)之间,所述限位弹簧(14)抵接于所述固定块(13)与所述抵接环(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立柱(16)和一个活动立柱(17),所述固定立柱(16)与所述活动立柱(17)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活动立柱(17)的活动轨迹与所述固定立柱(16)与所述活动立柱(17)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高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开设有凹槽(20),所述活动立柱(17)位于所述凹槽(20)内且沿凹槽(20)滑动,所述凹槽(20)内设置与活动立柱(17)垂直连接的拉杆(19),拉杆(19)上套设有固定弹簧(18),所述固定弹簧(18)抵接于所述活动立柱(17)与所述凹槽(20)内远离固定立柱(16)一端端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柱(16)和活动立柱(17)上设有弹性橡胶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制造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仪。

背景技术

在义齿的加工工序中,其中一道工序为将加工成型后的牙床放到研磨仪上进行牙齿的研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将义齿放置于置物板上进行固定,并用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1698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研磨仪,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座和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上端设有一对挡块,所述行程孔内壁设置有齿条,行程孔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两侧通过转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转轴上通过扭簧设置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远离挡块的一端倾斜抵触在齿条上,另一端延伸有按压部;所述滑块内螺纹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靠近挡块的一端设有夹紧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对义齿研磨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义齿进行研磨,而义齿固定放置在置物板上,操作者无法便捷地对义齿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磨,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仪,通过采用可转动的支撑座,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操作需求来调节义齿模型的角度,便捷的对义齿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研磨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义齿的支撑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研磨装置,所述底座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端固定于支撑座中心,转轴上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底座内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内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连接支撑座,实现支撑座可以旋转,在操作人员操作时可以旋转支撑座选择合适的角度对义齿进行研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安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对转轴进行固定和定位,使得转轴在转动工程中更加流畅,结构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齿轮及主动齿轮所在平面高于所述操作台上平面,所述操作台上设置固定块,固定块内滑动连接有沿支撑座径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端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能够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上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与从动齿轮啮合,可以限制从动齿轮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支撑座的转动,防止义齿研磨时支撑座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为“L”形,所述操作台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杆“L”形端扣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在从动齿轮径向上与所述从动齿轮齿槽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块的总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L”形端头可以扣在定位块上,当需要旋转支撑座时,将限位杆的“L”形端头扣在定位块上,打开转动电机即可,免除从动齿轮转动时操作员需持续拉住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外径大于限位杆外径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位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弹簧抵接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抵接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杆上设置弹簧,在需要固定支撑座时,使限位杆的“L”形端头脱离定位块,从而使限位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从动齿轮轴心方向移动以至与从动齿轮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立柱和一个活动立柱,所述固定立柱与所述活动立柱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活动立柱的活动轨迹与所述固定立柱与所述活动立柱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高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座上对应义齿设置两个固定立柱和一个活动立柱对义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立柱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沿凹槽滑动,所述凹槽内设置与活动立柱垂直连接的拉杆,拉杆上套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抵接于所述活动立柱与所述凹槽内远离固定立柱一端端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座上开设凹槽,在凹槽内设置与活动立柱垂直连接且套设有固定弹簧的拉杆,这种结构简单,也使义齿在安装固定的时候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立柱和活动立柱上设有弹性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立柱和活动立柱上设置弹性橡胶垫,使义齿受力点为软接触,防止在义齿上留下痕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可转动的支撑座,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操作需求来调节义齿模型的角度,便捷的对义齿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仪中传动部分及义齿固定结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操作台;3、支撑座;4、研磨装置;5、转轴;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转动电机;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限位杆;12、限位块;13、固定块;14、限位弹簧;15、定位块;16、固定立柱;17、活动立柱;18、固定弹簧;19、拉杆;20、凹槽;21、抵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研磨仪,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上平面为操作台2,操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义齿的支撑座3,同时,操作台2上方位于支撑座3一侧设有研磨装置4。

如图1所示,底座1中心设置转轴5,底座1内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转轴5安装在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内,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对转轴5进行固定和定位,这样使得转轴5在转动工程过程中更加流畅,同时使结构更加紧密。转轴5上端固定于支撑座3中心,转轴5上位于支撑座3与操作台2之间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6,底座1内设置转动电机8,转动电机8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啮合,从而通过转动电机8驱动支撑座3旋转。通过此结构,在操作人员操作时可以旋转支撑座3选择合适的角度使用研磨装置4对义齿进行研磨,从动齿轮6通过键连接在转轴5上,支撑座3通过键连接在转轴5上,可以使从动齿轮6和支撑座3的拆卸和更换更加简便,而且成本低廉。

如图1和图2所示,从动齿轮6及主动齿轮7所在平面高于操作台2上平面,操作台2上设置固定块13,固定块13内滑动连接有沿支撑座3径向设置的限位杆11,限位杆11靠近支撑座3的一端端部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能够与从动齿轮6啮合,可以限制从动齿轮6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支撑座3的转动,防止义齿研磨时支撑座3转动,限位杆11远离支撑座3的一端为“L”形,操作台2上固定有用于与限位杆11“L”形端扣接的定位块15,定位块15在从动齿轮6径向上与从动齿轮6齿槽的距离大于限位杆11与限位块12的总长度,限位杆的“L”形端头可以扣在定位块上,当需要旋转支撑座3时,将限位杆11的“L”形端头扣在定位块15上,打开转动电机8即可,免除从动齿轮6转动时操作员需持续拉住限位杆11。限位杆11上套设有限位弹簧14,限位杆11上设有外径大于限位杆11外径的抵接环21,抵接环21位于固定块13与限位块12之间,限位弹簧14抵接于固定块13与所述抵接环21之间,限位弹簧14在固定块13和抵接环21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在需要固定支撑座3时,使限位杆11的“L”形端头脱离定位块15,从而使限位杆11在限位弹簧14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从动齿轮6轴心方向移动以至与从动齿轮6卡接,可以限制从动齿轮6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支撑座3的转动,防止义齿研磨时支撑座3转动;限位杆11的“L”形端头可以扣在定位块15上,当需要旋转支撑座3时,将限位杆11的“L”形端头扣在定位块15上,打开转动电机8即可,免除从动齿轮6转动时操作员需持续拉住限位杆11。

如图2所示,支撑座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立柱16和一个活动立柱17,固定立柱16与活动立柱17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支撑座3上开设有沿支撑座3径向设置的凹槽20,活动立柱17位于凹槽20内且沿凹槽20滑动,活动立柱17的活动轨迹与固定立柱16与活动立柱17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高重合,支撑座3上开设有凹槽20,活动立柱17位于凹槽20内且沿凹槽20滑动,凹槽20内设置与活动立柱17垂直连接的拉杆19,拉杆19上套设有固定弹簧18,固定弹簧18抵接于活动立柱17与凹槽20内远离固定立柱16一端端面之间,固定弹簧18在拉杆19和支撑座3的限位下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两个固定立柱16和一个活动立柱17对义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效率高,固定立柱16和活动立柱17上设有弹性橡胶垫,使义齿受力点为软接触,防止在义齿上留下痕迹。

使用时,将拉杆19向后拉,将义齿安装在两个固定立柱16和一个活动立柱17之间,将限位杆11向后拉,限位杆11的“L”形端头扣在定位块15上,打开转动电机8开关,支撑座3带动义齿旋转,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关闭转动电机8,将限位杆11的“L”形端头从定位块15上取下,在限位弹簧14的作用下限位杆11带动限位块12向从动齿轮6运动,限位块12与从动齿轮6相啮合,限制从动齿轮6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研磨仪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628.0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579174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24B 37/00

专利分类号:B24B37/00;B24B37/27;B24B47/22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西安新定远精密齿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新定远精密齿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独栋办公楼A组团A2号1层、2层、3层

发明人:刁锡洲

第一发明人:刁锡洲

当前权利人:西安新定远精密齿研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  

研磨仪论文和设计-刁锡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