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积累论文_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硝酸盐积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硝酸盐,氮素,烟草,亚硝酸盐,西洋参,反应器,乙酸。

硝酸盐积累论文文献综述

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1](2019)在《叶面喷施丙叁醇对烟叶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丙叁醇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机理,建立新的白肋烟增效减害调控技术。【方法】以白肋烟品种TN90和TN86为材料,设置不同丙叁醇浓度试验,并在确定丙叁醇最佳适宜浓度的基础上,设置高氮和低氮两个处理,研究丙叁醇对烟叶生物量积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在高氮和低氮水平下,喷施丙叁醇15 d后,烟叶生物量分别增加10.20%和13.36%,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0.21%、3.15%、6.81%和3.11%,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升高了25.15%、32.84%、47.76%和44.57%,但7 d后烟叶硝酸盐含量下降了53.22%和59.67%;2)低氮水平下喷施丙叁醇烟叶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和两糖含量与高氮条件下不喷施丙叁醇结果相近;3)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喷施丙叁醇显着促进了光反应途径、碳固定途径、蔗糖合成和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基因CP12-2、PPC16和NPF7.3的表达量增加0.5倍多。【结论】丙叁醇能够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降低烟叶硝酸盐积累量,减氮配合喷施丙叁醇是降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曹欣欣[2](2019)在《氮肥对西洋参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缺乏时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氮肥施用过多也会给作物乃至土壤、水源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洋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提高西洋参产量,合理施用氮肥成为西洋参的农田栽培的必要措施之一。同时氮素也是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硝酸盐的过度积累会给植物的食用安全性带来潜在的风险。为了探讨西洋参是否也存在硝酸盐污染的情况,对不同氮肥施用量下西洋参体内硝酸盐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也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两年生的西洋参幼苗为材料进行田间栽培试验,氮肥施用量设置了5个梯度水平,以期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西洋参农艺性状、产量、有效成分的影响,了解西洋参的需氮规律,确定适宜施氮量,为农田栽参合理科学施肥提供依据。还通过研究氮肥对西洋参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了解氮肥用量与硝酸盐积累的关系,确定西洋参体内硝酸盐含量的积累情况,为西洋参食用药用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确定两年生西洋参的适宜施氮量为N2水平即10 g/m~2,此时西洋参产量达107.58 g/m~2,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时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5.12%,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分别达到0.3%、0.59%、7.16%、2.70%,9种皂苷总量达3.80%,蛋白质含量为8.65%,16种主要氨基酸含量为2.40%,硝酸盐含量为14.74 mg/kg。2.两年生西洋参各个生育期的叶面积、叶重、茎高、茎重、根长、根径、根重以及SPAD、光合速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N2水平时出现最高峰,且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3.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总糖在N1时有最大值13.49%,比对照组增加31.40%,差异显着;总皂苷含量在N1水平时达到峰值,为10.35%。4.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参根中,可溶性总糖在N1、N2水平的含量较高,分别比对照组N0显着增加25.40%和24.24%,持续增加氮素含量则会明显降低可溶性总糖的积累;总皂苷在N2时出现最大值,含量为4.34%,比对照组增长18.29%,但差异不显着;蛋白质含量在较低氮素浓度时含量变化不明显,含量在9g/100g左右,在N4高氮水平下积累量显着降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氨基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N1水平增加量最多,比对照组显着增加22.19%。5.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14.37mg/kg-32.92 mg/kg,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94 mg/kg-1.47 mg/kg。6.根据波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方法对叁年生西洋参中硝酸盐残留进行慢性暴露评估,发现西洋参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HQ分别为0.04%和0.06%,远远低于100%,说明西洋参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不存在慢性健康风险,具有食用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3](2019)在《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中的硝酸盐是有害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前体物,烟叶叶片和主脉中硝态氮含量与烟叶调制和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密切相关,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是降低烟草TSNA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优质低害高效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烟叶硝酸盐积累机理与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烟草优质低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冬梅[4](2019)在《控释肥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探究了控释肥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以试验方式开展研究,分析了控释肥对小麦、玉米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总结了控释肥对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潘维[5](2019)在《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1和NRT1.2在植物锌和镉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锌(Zn)和镉(Cd)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科学的施用硝态氮肥降低上述金属进入植物体内被认为是污染土壤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NRT1.1和NRT1.2是植物根系负责吸收硝态氮的主要转运蛋白。然而,关于NRT1.1和NRT1.2在调控植物Zn和Cd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首先以Colombia-0野生型拟南芥(Col-0)、NRT1.1缺失突变体nrtl.1和Chl1.5为供试材料,通过固体培养基和水溶液培养两种栽培模式,揭示NRT1.1对Zn胁迫下植物体内Zn积累的作用。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指出外源脱落酸(ABA)能阻控Cd在植物体内的积累。考虑到NRT1.2亦是脱落酸摄入转运体,因此本文还将以Col-0、NRT1.2缺失突变体nrtl.2和NRT1.2过表达NRT1.2ox植株为供试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NRT1.2在协同转运ABA进而阻控Cd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无损伤微电极测定Col-0根尖硝酸盐离子流速发现,250μM Zn处理显着促进了根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硝酸盐吸收速率,增幅分别为218%、253%和38%;Zn处理还显着诱导了pNRT1.1::NRTRT1.1-GFP转基因植株根尖GFP荧光的增强,以及pNRT1.1::NRT1.1-GUS转基因植株根尖GUS染色的加深。这些结果表明,Zn处理下拟南芥根对硝酸盐吸收的增加可能与NRT1.1有着重要关系。进一步以Col-0和NRT1.1缺失功能突变体nrt1.1和chl1.5为供试材料发现,250 μMZn固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下Co1-0植株根部Zn含量分别是nrt1.1和chl1.5的1.82和1.83倍;地上部Zn含量则为nrt1.和chl1.5的1.61和1.55倍。水培50 μMZn处理下,Col-0植株根部Zn含量分别是nrt1.1和chl1.5的1.31和1.64倍,地上部Zn含量分别是nrt1.1和chl1.5的1.24和1.43倍。上述两种培养方式均表明,抑制NRT1.1活性能够显着降低植物体内Zn的含量。此外,两种培养方式下生物量和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实际量子产量Y(II))均表明,抑制NRT1.1活性可缓解Zn胁迫引起的生长胁迫和光合抑制。基于NO3--Zn共存循环和间隔循环处理的试验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发现Zn和NO3-共存时Co1-0与nrt1.1和chll.5植株地上部和根系Zn含量差异显着高于Zn和NO3-间隔处理,说明Zn胁迫下NRT1.1促进Zn的积累与N03-的共运有关。综上,Zn胁迫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诱导了NRT1.1的表达促进硝酸盐吸收的同时协同转运Zn离子进入体内。抑制植物NRT1.1活性可降低植株体内Zn含量的积累并缓解Zn胁迫引起的生长胁迫和光合抑制。(2)10 μMCd水培条件下,外源ABA可显着缓解Cd胁迫对Co1-0拟南芥的生长抑制和光合损伤,而对NRT1.2缺失突变体nrt1.2的作用却显着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外源ABA可使Co1-0地上部和根部ABA含量分别增加12%和28%,而nrt1.2地上部和根部ABA含量都无明显变化。该结果表明,NRT1.2可能参与协同转运外源ABA缓解植物Cd胁迫诱导的生长抑制和光合损伤的过程。基于植物体内Cd含量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外源ABA分别使NRT1.2过表达转基因植株NRT1.2ox-1、NRT1.2ox-2、Col-0和nrtl.2的Cd含量降低了77%、64%、38%和27%(地上部)和39%、29%、27%和8%(根系)。这些结果均表明,NRT1.2可能参与协同转运ABA进而阻控植物Cd积累。此外,外源ABA抑制Co1-0根系Cd吸收相关基因IRRT1、ZIP1、ZIP4和Nrampl的表达。进一步比较上述个基因在NRT1.2过表达植株、Co1-0和NRT1.2突变体株系间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发现NRT1.2介导的ABA阻控Cd吸收主要与I和Nramp1有关。综上,外源ABA可能基于NRT1.2的转运抑制IRT1和Nramp1表达从而实现对植物体内Cd积累的减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9-01-01)

李雪莹[6](2018)在《MBBR-极大硬毛藻无性系复合系统改善养殖水体硝酸盐积累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据FAO统计2016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69%,居世界首位(FAO,2016)。在我国,水产养殖存在多种多样的模式,其中开放式养殖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同时亦会产生大量富营养化养殖尾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水资源的严格限制与对环境保护的强烈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其通过工程化手段可使养殖水体循环使用,且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和良好的水质环境,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单位水体生产力。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通过自养硝化过程将对养殖动物毒性比较明显的氨氮,通过亚硝酸盐中间形态,转化为毒性相对较弱的硝酸盐。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如果没有配备反硝化反应器,硝酸盐会大量积累。研究表明过多硝酸盐也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严重时可造成养殖动物死亡。因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的去除正逐渐引起关注。海水中的硝酸盐去除可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最终将其转化为氮气,但是此过程作用历程长,需要额外投加碳源,反硝化条件控制要求严格,效率有限。海水植物,例如海藻,可吸收海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等转化为自身的细胞物质,效率相对较高,可解决或缓解养殖尾水中硝酸盐积累。本文以降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积累为目的,研究了极大硬毛藻对养殖尾水中氮盐的处理能力,以及MBBR—极大硬毛藻无性系复合系统对养殖尾水中的氮盐,尤其是NO_3~--N,以及P元素的处理能力,以期能为MBBR—极大硬毛藻复合系统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在一定浓度内,极大硬毛藻对海水中叁类无机氮盐的吸收速率随着氮盐浓度增加而增加。极大硬毛藻的投放密度为10±1 g/L时,氨氮(TAN)单位小时去除率不受TAN浓度的影响,基本保持在40~50%左右;而亚硝酸盐(NO_2~--N)和硝酸盐(NO_3~--N)的去除率随氮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叁种氮盐浓度为3 mg/L时,极大硬毛藻首先选择吸收TAN;当TAN浓度约为1.5 mg/L时,开始吸收NO_2~--N和NO_3~--N,吸收速率相对较慢。极大硬毛藻对养殖废水中TAN、NO_2~--N和NO_3~--N的15h去除率分别为94.3%、100%、82.2%。在进水TAN浓度为2.0±0.5 mg/L,NO_2~--N浓度为0.1±0.05 mg/L,NO_3~--N浓度为2.0±0.5 mg/L,PO_4~(3-)-P浓度0.2±0.05 mg/L,TN浓度为4.5±0.5 mg/L,TP浓度为0.3±0.05 mg/L,温度在20~25℃,盐度约为31‰,藻反应器光照强度约为15000 lx的条件下,传统MBBR与MBBR—极大硬毛藻复合系统对养殖尾水处理结果表明MBBR—极大硬毛藻复合系统对TAN、NO_2~--N、NO_3~--N、TN和TP的去除率可达到约90%、70%、50%、50%和80%。MBBR—极大硬毛藻系统中藻单位移除后,发现MBBR对TAN、和NO_2~--N的去除率仍为约90%、70%,但所需时间延长。在2~3个周期恢复后MBBR去除速率即可回到正常水平,但发现NO_3~--N积累在水体中,出水NO_3~--N浓度达到3.5~4mg/L,TN、TP去除率基本为零。同时,论文对比了MBBR和MBBR—极大硬毛藻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研究表明藻类对MB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降低了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对挂膜初期微生物膜的形成有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1)

李亚飞,常栋,冯雨晴,杨惠娟,王景[7](2019)在《白肋烟烟叶氮同化能力及其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以烤烟为对照,研究白肋烟硝酸盐同化作用及其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5倍氮素后,白肋烟较烤烟干物质积累量与烤烟相近;在相同供氮条件下,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含量较烤烟高103.36%,但氮素积累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色素和总糖及还原糖含量,NH_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基因GDHA_1、GS1、NIA1和NIA2表达水平均较烤烟低,氮还原同化能力弱。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着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着水平。氮还原同化能力弱和能量物质供应不足是引起白肋烟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世东,陶文鑫,崔鑫鑫,孔龙[8](2018)在《海绵铁缓解污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硝酸盐积累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旨在通过向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投加海绵铁来减轻厌氧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 process)反应器中的硝酸盐积累,试验研究了海绵铁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静态条件下的反应。在静态条件下,部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海绵铁还原成了氨。对比动态试验表明投加海绵铁可以将SBR出水硝酸盐质量浓度控制在25~30 mg/L左右。相同条件下不投加海绵铁出水硝酸盐质量浓度不断累积,直至超过55 mg/L。这可能是由于铁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与厌氧氨氧化进行了耦合。采用高通量测序发现投加海绵铁的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在微生物群落中所占的比例(22.55%)约为不投加反应器(8.85%)的3倍,表明投加海绵铁有利于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的生长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毕春雪,于德爽,杜世明,王晓霞,陈光辉[9](2019)在《乙酸钠作为碳源不同污泥源短程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乙酸钠作为碳源时,不同污泥源外源短程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采用1号和2号SBR分别接种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剩余污泥,通过合理控制初始硝酸盐浓度和缺氧时间,实现了短程反硝化的启动,并考察了其在不同初始COD和NO_3~--N浓度条件下的碳、氮去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以乙酸钠为碳源,1号和2号SBR可分别在21 d和20 d实现短程反硝化的成功启动,且其NO_2~--N积累量和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2. 61 mg·L-1、79. 76%和13. 85 mg·L-1、87. 60%.当2号SBR初始NO_3~--N浓度为20 mg·L-1,且初始COD浓度由60mg·L-1升高至140 mg·L-1时,系统实现最高NO_2~--N积累时间可由160 min逐渐缩短至6 min,同时NO_3~--N比反硝化速率(以VSS计)由3. 84 mg·(g·h)-1增加至7. 35 mg·(g·h)-1,初始COD浓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短程反硝化过程NO_2~--N积累. 2号SBR初始COD浓度为100 mg·L-1,当初始NO_3~--N浓度由20 mg·L-1增加至30 mg·L-1时,系统NAR均维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100%(NO_3~--N初始浓度为25 mg·L-1);当初始NO_3~--N浓度≥35 mg·L-1时,系统COD不足导致NO_3~--N不能被完全还原为NO_2~--N.此外,在不同初始COD浓度(80、100、120 mg·L-1)和NO_3~--N浓度(20、25、30、40 mg·L-1)条件下,2号SBR的脱氮除碳和短程反硝化性能均优于1号SBR.(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孙移鹿[10](2018)在《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T13的氮代谢机制及亚硝酸盐积累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反硝化作用对溶解氧浓度条件的严格要求正在不断限制其应用发展。由于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之间对环境条件需求的冲突,导致生物脱氮过程始终无法实现时间或空间上的统一。好氧反硝化作为新兴的生物脱氮技术,凭借其对溶解氧具有广泛的耐受性,为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统一提供了潜在可能。尽管好氧反硝化技术在经历了30多年的研究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黑箱问题从而减慢了该技术的孵化速度,例如:缺失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机制解析、影响效能发挥的因素复杂且无具体调控方法、对混合氮源(氨氮、硝氮、亚硝氮)的去除途径不清晰且没有掌握微生物代谢途径转换的可控节点等。通过对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T13的前期研究发现,菌株的氮代谢途径(氨氮代谢、硝氮代谢)仍然尚不清晰,且在菌株进行好氧反硝化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亚硝酸盐积累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继续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机理研究入手,解析了菌株T13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揭示了菌株对不同氮素(氨氮、硝氮)的多种代谢途径。基于此,提出了控制代谢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控制方法。开展了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对菌株T13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从基因组中共找到了10种相关硝酸盐代谢的催化酶的编码基因,包括周质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ap AB、异化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ir K和nir S、一氧化氮还原酶编码基因nor BC-1和nor BC-2、一氧化二氮编码基因nos Z、呼吸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ar GHI、同化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as AB、同化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ir BD-1和nir BD-2。经过KEGG数据库比对,预测出菌株可实现的完整的硝酸盐代谢途径包括:好氧反硝化途径、缺氧反硝化途径和DNRA途径。利用RT-qPCR技术对这10个基因在不同氮代谢条件下的转录情况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发现参与好氧反硝化作用的主导功能基因为nap AB、nir K、nor BC-2和nor Z,而nor Z相对较低的转录效率可能会导致N_2O代替N_2作为好氧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DNRA途径可帮助菌株将硝酸盐转化为有效氮源进行生长。然而,氨氮作为氮源的加入会抑制菌株启动DNRA途径。利用氮平衡计算方法分析了菌株在不同氮源或电子受体(氨氮、硝酸盐、氨氮+硝酸盐)条件下的对不同氮素的转化途径。氨氮代谢过程的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菌株对氨氮的利用完全是依靠同化作用。氮负荷和C/N是影响菌株对氨氮同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在C/N为10,初始氨氮浓度约为100 mg/L的条件下可实现99%的氨氮同化利用效率。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菌株利用DNRA途径将硝酸盐转化为氨氮从而获取有效氮源,在有氧呼吸的基础上利用好氧反硝化途径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额外能量。该条件下,DNRA和好氧反硝化途径对硝酸盐的转化率分别为46.44%和53.56%。相比之下,当环境中有充足的氨氮存在时,菌株不再需要启动DNRA途径获取氮源,因此硝酸盐仅作为电子受体参与好氧反硝化作用,且实现了79.51%的总氮去除率。研究了菌株T13进行好氧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问题的本质原因。以强化亚硝酸盐还原酶量和酶活性、优化反应动态平衡为指导核心,以调控溶解氧、初始氮浓度和生物量的方式对好氧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还原作用和亚硝酸盐还原作用进行效率平衡优化,从而改善亚硝酸盐积累的问题。高浓度溶解氧对硝酸盐还原作用的影响不大,却对亚硝酸盐还原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溶解氧调控和固定化技术调控方式可以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强化亚硝酸盐还原作用,使总氮去除率提高至80.6%和44.4%。在特定条件下,通过降低硝氮浓度至100 mg/L可以有效减少还原产物-亚硝酸盐的最大积累量,间接降低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和底物抑制作用,使亚硝酸盐积累率降低至29%,提高总氮去除率至71.4%。提高氨氮供给量至100 mg/L,强化了菌株对氨氮的同化效率,且将硝酸盐向好氧反硝化途径的分配率从76.4%提高至100%,有效的将亚硝酸盐积累率从67.1%降低至35.8%,好氧反硝化脱氮率从9.3%提高至64.2%。(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9-01)

硝酸盐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缺乏时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氮肥施用过多也会给作物乃至土壤、水源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洋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提高西洋参产量,合理施用氮肥成为西洋参的农田栽培的必要措施之一。同时氮素也是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硝酸盐的过度积累会给植物的食用安全性带来潜在的风险。为了探讨西洋参是否也存在硝酸盐污染的情况,对不同氮肥施用量下西洋参体内硝酸盐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也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两年生的西洋参幼苗为材料进行田间栽培试验,氮肥施用量设置了5个梯度水平,以期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西洋参农艺性状、产量、有效成分的影响,了解西洋参的需氮规律,确定适宜施氮量,为农田栽参合理科学施肥提供依据。还通过研究氮肥对西洋参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了解氮肥用量与硝酸盐积累的关系,确定西洋参体内硝酸盐含量的积累情况,为西洋参食用药用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确定两年生西洋参的适宜施氮量为N2水平即10 g/m~2,此时西洋参产量达107.58 g/m~2,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时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5.12%,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分别达到0.3%、0.59%、7.16%、2.70%,9种皂苷总量达3.80%,蛋白质含量为8.65%,16种主要氨基酸含量为2.40%,硝酸盐含量为14.74 mg/kg。2.两年生西洋参各个生育期的叶面积、叶重、茎高、茎重、根长、根径、根重以及SPAD、光合速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N2水平时出现最高峰,且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3.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总糖在N1时有最大值13.49%,比对照组增加31.40%,差异显着;总皂苷含量在N1水平时达到峰值,为10.35%。4.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参根中,可溶性总糖在N1、N2水平的含量较高,分别比对照组N0显着增加25.40%和24.24%,持续增加氮素含量则会明显降低可溶性总糖的积累;总皂苷在N2时出现最大值,含量为4.34%,比对照组增长18.29%,但差异不显着;蛋白质含量在较低氮素浓度时含量变化不明显,含量在9g/100g左右,在N4高氮水平下积累量显着降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氨基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N1水平增加量最多,比对照组显着增加22.19%。5.两年生西洋参收获期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14.37mg/kg-32.92 mg/kg,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94 mg/kg-1.47 mg/kg。6.根据波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方法对叁年生西洋参中硝酸盐残留进行慢性暴露评估,发现西洋参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HQ分别为0.04%和0.06%,远远低于100%,说明西洋参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不存在慢性健康风险,具有食用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硝酸盐积累论文参考文献

[1].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叶面喷施丙叁醇对烟叶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9

[2].曹欣欣.氮肥对西洋参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D].长春师范大学.2019

[3].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学报.2019

[4].刘冬梅.控释肥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9

[5].潘维.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1和NRT1.2在植物锌和镉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6].李雪莹.MBBR-极大硬毛藻无性系复合系统改善养殖水体硝酸盐积累问题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7].李亚飞,常栋,冯雨晴,杨惠娟,王景.白肋烟烟叶氮同化能力及其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9

[8].杨世东,陶文鑫,崔鑫鑫,孔龙.海绵铁缓解污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硝酸盐积累的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8

[9].毕春雪,于德爽,杜世明,王晓霞,陈光辉.乙酸钠作为碳源不同污泥源短程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特性[J].环境科学.2019

[10].孙移鹿.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stutzeriT13的氮代谢机制及亚硝酸盐积累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进出水浊度Fig.2-11Theturbi...模式2出水总氮组成DO和亚硝酸盐积累率与SVI的关系硝化抑制剂对不同氮肥硝酸盐积累C/N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不同处理对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

标签:;  ;  ;  ;  ;  ;  ;  

硝酸盐积累论文_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