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橄岩论文_熊庆,郑建平,徐勇,刘金高,周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纯橄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橄榄,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普兰,阿尔巴尼亚,岩石,铬铁矿。

纯橄岩论文文献综述

熊庆,郑建平,徐勇,刘金高,周翔[1](2019)在《蛇绿岩铬铁矿-纯橄岩内硫化物汇集导致大洋壳幔Os同位素解耦》一文中研究指出蛇绿岩是全球铬铁矿的重要来源。例如,我国当前开采的铬铁矿超过90%来自藏南雅江带蛇绿岩。此类铬铁矿体通常以块状、豆状、带状或弥散状产于纯橄岩透镜体之中,反映强烈的熔体-岩石和熔体-熔体相互作用,并记录大洋地幔熔体(最终成为洋壳)在熔融残余体(岩石圈地幔)内部的岩浆抽取、迁移、反应和演化等复杂过程。全球大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Os同位素组成明显解耦,即地壳比地幔具有更加放射性成因的Os同位素特征。前人的研究多将其解释为MORB熔体的演化结果,或者地幔源区优先供给放射(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梁豪,郑建平,熊庆[2](2019)在《西藏中部永珠蛇绿岩中的纯橄岩成因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蛇绿岩代表古大洋岩石圈板片的残留,是研究大洋岩石圈板片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部分熔融过程、熔/流体交代以及变质变形作用的理想样品。纯橄岩是蛇绿岩中一种重要的岩石单元,其对于研究岩石圈地幔后期所经历的熔/流体交代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拉萨地块中部的永珠蛇绿岩体由方辉橄榄岩(主体)、纯橄岩、辉石岩以及镁铁质岩石组成。其中所发育的大量纯橄岩以脉体及囊体形式产出,有关它们的形成过程还不清楚;同时,永珠蛇绿岩所代表的构造环境本身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以这些纯橄岩为对象,在野外(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蔡鹏捷,郑有业,陈鑫,白杰,许荣科[3](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开屏沟纯橄岩中铬铁矿环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屏沟纯橄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岩石发生强烈的蛇纹石化,因此很难解析其性质和形成环境,本文通过对橄榄岩内发育的铬铁矿进行研究,探讨纯橄岩的性质及形成过程。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测试表明,铬铁矿具有明显核边结构,核部为铝铬铁矿,具有相对高Al_2O_3,低FeO~T、TiO_2、Cr~#特点,指示寄主原岩形成于俯冲带(SSZ)环境,寄主原岩为俯冲带橄揽岩。核部铝铬铁矿为岩浆型铬铁矿,通过计算得到其结晶温度平均为1372℃,结晶压力平均为2.96GPa,Δlgf_(O2)</sub>平均为-1.42,表明其形成于地幔软流圈。边部为高铁铬铁矿,具有低Al_2O_3,高FeO~T、TiO_2、Cr~#特征,指示铬铁矿边部受到蛇纹石化蚀变与富Fe流体的共同作用。综上,推测开屏沟纯橄岩原岩形成于SSZ环境,后期受到流体交代改造发生蛇纹石化,最终暴露地表。(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振明,计文化,李文明[4](2018)在《北山南部玻基纯橄岩的发现及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山南部地区,二迭纪闪长岩岩体的西北部,发现玻基纯橄岩[Vitric Dunite;Meimechite,Меймечит;中文亦有音译为麦美奇岩]和蚀变玻基纯橄岩。①玻基纯橄岩样品呈致密块状,浅灰绿色,表面可见清楚的粒状斑晶矿物和黑色胶结物,具发丝一样的小条带。蚀变玻基纯橄岩样品呈致密块状,深黑色,局部具细小条带。显微镜下,前者主要矿物橄榄石为斑状结构;后者主要矿物橄榄石多蚀变为蛇纹石,表现为变余斑状结构,斑晶是蛇纹石化的橄榄石假像。基质均为玻璃质结构。②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rsterite,(Mg_(1.8)Fe_(0.2))(SiO_4)],蛇纹石为利蛇纹石{lizardite,(Mg,Al)_3[(Si,Fe)_2O_5](OH)_4}。③电子探针检测,磁铁矿呈细条纹状,基质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黝帘石、角闪石、钛铁矿、褐铁矿、镍黄铁矿、斜长石、尖晶石、金云母等。④样品岩石化学分析,主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分别为,SiO_2为36.40%~37.29%,Al_2O_3为2.61%~4.70%,TiO_2为0.058%~0.22%,MgO为33.30%~35.36%,Fe_2O_3+FeO为10.51%~12.89%,Na_2O+K_2O为0.03%~0.14%,为超铁镁质超基性喷出岩。Mg#为83.5~86.5,δSr为1.14~4.61,Sr/Y为5.70~42.74。稀土元素∑REE为2.18~9.71,δEu为0.68~2.43,La/Yb为0.90~10.00。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原始地幔的岩石化学特征。⑤原始岩浆可能经历了结晶分异过程,并可能在裂谷构造环境形成。⑥本文发现的玻基纯橄岩,类似于典型的西伯利亚麦美奇河流域和勘察加半岛的低钛"麦美奇岩"。玻基纯橄岩在该地区的发现,为该地区岩浆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及铜镍矿的找矿和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5期)

熊发挥,杨经绥,徐向珍,郝晓琳[5](2018)在《阿尔巴尼亚布尔其泽纯橄岩壳中橄榄石的包裹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巴尼亚布尔其泽纯橄岩壳非常新鲜,主要由橄榄石、尖晶石和单斜辉石等矿物组成.其中橄榄石存在单斜辉石和铬尖晶石(磁铁矿)共生包裹体现象,包裹体矿物粒度在1~10μm,有些甚至为纳米级200~500nm.纯橄岩橄榄石的Fo值为94.7~96.0,铬尖晶石的Cr#为76.5~82.4,远高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常见纯橄岩的铬值(Cr#>60).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亏损方辉橄榄岩与含钛、铬、铁熔体发生交代作用,从而形成橄榄石的固溶体并存在Ti 4+、Al 3+、Ca2+、Fe3+,而部分Cr3+进入铬尖晶石结晶.后期由于岩体在抬升过程中降温,橄榄石中混溶的组分析出包裹体形成磁铁矿和铬尖晶石.并且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岩体内方辉橄榄岩相对较低的部分熔融程度约为30%~40%,纯橄岩部分熔融程度约为40%,表明不同岩相间其形成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认为布尔奇泽蛇绿岩具有多阶段的过程,首先是在洋中脊环境下经历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方辉橄榄岩,后受到俯冲环境(SSZ)的岩石-熔体反应生成更富Mg、Si和Cr等的熔体,致使地幔橄榄岩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此类纯橄岩.(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李昂,陆国隆,石乾雄[6](2016)在《胡家岭杂岩体中纯橄岩成因分析——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成因分析对于还原地质板块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苏鲁超高压带胡家岭地区杂岩体中的纯橄岩进行研究,借助岩相学、地球化学等学科手段对其成因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纯橄岩是一种细粒蛇纹石化纯橄岩,且极大可能来源于难熔的地幔橄榄岩。以上结果对还原苏鲁地区超高压带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创新》期刊2016年04期)

熊发挥,杨经绥,郭国林,刘钊,徐向珍[7](2016)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纯橄岩中橄榄石的出溶特征及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纯橄岩中橄榄石存在透辉石和磁铁矿共生出溶现象。这类纯橄岩非常新鲜,主要由橄榄石、尖晶石和透辉石等矿物组成。橄榄石的Fo值是90.1~90.7,铬尖晶石的Cr~#为19.8~20.8,远小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常见纯橄岩中铬尖晶石的铬值(Cr~#>60)。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亏损方辉橄榄岩与含钛、铝、钙熔体发生交代作用,从而形成橄榄石的固溶体存在Ti~(4+)、Al~(3+)、Ca~(2+)、Fe~(3+),而Cr~(3+)进入铬尖晶石结晶。后期由于岩体在抬升过程中降温,橄榄石中出溶形成单斜辉石和磁铁矿,而铬尖晶石结晶被保留。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低铬纯橄岩具有最低的部分熔融程度为~8%,Cr~#最高的纯橄岩壳其部分熔融程度达到~50%,表明不同岩相间其形成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普兰蛇绿岩具有多阶段的过程。首先是在洋中脊环境下经历富Ca、Al和Na等熔体交代和部分熔融作用,后受到俯冲带玻安质熔体改造。(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苏斌,陈意,郭顺,刘景波[8](2015)在《造山带纯橄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研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山带橄榄岩以石榴二辉橄榄岩为主,还含有少量方辉橄榄岩、纯橄岩、易剥橄榄岩和辉石岩。石榴二辉橄榄岩记录丰富的变质演化和交代信息,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理想的样品。然而,为了准确地理解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熔/流体活动和元素迁移行为,除了要充分了解俯冲板片脱水/熔融过程,还要正确限定造山带橄榄岩的起源和初始的成分特征。石榴二辉橄榄岩由于遭受来自俯冲板片熔/流体的强烈改造和后期变质重结晶作用的影响,进入俯冲带之前的成分特征已经被不同程度改变;而纯橄岩是受到来自俯冲板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期刊2015-06-24)

苏斌,陈意,郭顺,刘景波,储着银[9](2014)在《苏鲁造山带李家屯纯橄岩成因研究:矿物学和Os同位素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程度亏损的纯橄岩一般认为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的最终产物,它对于示踪上地幔演化过程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纯橄岩岩体是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和造山带橄榄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蛇绿岩套中的纯橄岩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报道,而造山带纯橄岩研究较少。造山带橄榄岩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榴二辉橄榄岩,少量为石榴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由于石榴二辉橄榄岩记录了丰富的变质演化和交代信息,因此(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31: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论文集》期刊2014-10-20)

郭国林,杨经绥,徐向珍,刘钊,李金阳[10](2014)在《西藏普兰地幔橄榄岩中的熔体交代成因纯橄岩》一文中研究指出普兰地幔橄榄岩体位于雅鲁藏布江西段的普兰县境内,出露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岩体的主体方向呈现北北西向展布,主要由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含有少量的二辉橄榄岩,其中方辉橄榄岩占岩体总体积的80%以上。在岩体西北部的纯橄岩带中有透镜状、脉状的铬铁矿产出,在地幔橄榄岩中也常见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墙。近年来,普兰岩体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成果,不但发现了高铝、高铬两(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2: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科学钻探与地球化学基准论文集》期刊2014-10-20)

纯橄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蛇绿岩代表古大洋岩石圈板片的残留,是研究大洋岩石圈板片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部分熔融过程、熔/流体交代以及变质变形作用的理想样品。纯橄岩是蛇绿岩中一种重要的岩石单元,其对于研究岩石圈地幔后期所经历的熔/流体交代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拉萨地块中部的永珠蛇绿岩体由方辉橄榄岩(主体)、纯橄岩、辉石岩以及镁铁质岩石组成。其中所发育的大量纯橄岩以脉体及囊体形式产出,有关它们的形成过程还不清楚;同时,永珠蛇绿岩所代表的构造环境本身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以这些纯橄岩为对象,在野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纯橄岩论文参考文献

[1].熊庆,郑建平,徐勇,刘金高,周翔.蛇绿岩铬铁矿-纯橄岩内硫化物汇集导致大洋壳幔Os同位素解耦[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梁豪,郑建平,熊庆.西藏中部永珠蛇绿岩中的纯橄岩成因及构造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蔡鹏捷,郑有业,陈鑫,白杰,许荣科.柴达木盆地北缘开屏沟纯橄岩中铬铁矿环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9

[4].赵振明,计文化,李文明.北山南部玻基纯橄岩的发现及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18

[5].熊发挥,杨经绥,徐向珍,郝晓琳.阿尔巴尼亚布尔其泽纯橄岩壳中橄榄石的包裹体研究[J].地球科学.2018

[6].李昂,陆国隆,石乾雄.胡家岭杂岩体中纯橄岩成因分析——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J].工业技术创新.2016

[7].熊发挥,杨经绥,郭国林,刘钊,徐向珍.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纯橄岩中橄榄石的出溶特征及指示意义[J].地球学报.2016

[8].苏斌,陈意,郭顺,刘景波.造山带纯橄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研究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2015

[9].苏斌,陈意,郭顺,刘景波,储着银.苏鲁造山带李家屯纯橄岩成因研究:矿物学和Os同位素证据[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31: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论文集.2014

[10].郭国林,杨经绥,徐向珍,刘钊,李金阳.西藏普兰地幔橄榄岩中的熔体交代成因纯橄岩[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2: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科学钻探与地球化学基准论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区域地质概况图及研...角闪石榴辉石岩与橄榄岩反应样品的背...胡家岭地区地质概况简图及样品采样点...鲁西和太行山地区橄榄岩包体分类包体...红石山岩体镍矿区岩石化学系列划分图...碱性玄武岩与橄榄岩反应后橄榄石的背...

标签:;  ;  ;  ;  ;  ;  ;  

纯橄岩论文_熊庆,郑建平,徐勇,刘金高,周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