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

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

高银辉河北省文安县龙街小学065800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关系到他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识字的能力差,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十分重要。

课改以来,我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易生为师法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二、掌握规律法

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

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

左形右声:“请”“跑”“棋”“呀”“理”。

右形左声:“放”“期”“故”“郊”“领”。

上形下声:“芽”“草”“爸”“究”“苞”。

下形上声:“惹”“婆”“照”“盲”“忘”。

此外,还有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形声字已不能明显地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了,但毕竟这是少数。

三、形象记忆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前不久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介绍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加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带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并且也给作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形象记忆的方法当然还有游戏、猜谜、多媒体演示等,只要运用得恰当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借助色彩进行识字教学,课堂上笔者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还有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形近字“晴、睛、精”时,笔者利用幻灯,将这些字偏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在遇到难、易错的字时,借助顺口溜教学,可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四、演练巩固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选择好的方法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好动又是学生的天性,我们要想让学生乐学,就得在教学中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猜字谜

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

2.做游戏

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捉敌人”——即一群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3.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

标签:;  ;  ;  

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