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

论文摘要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雌雄性比为1: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其分布在海拔段(F4,12=3.76, P <0.05)和季节间(F3,12=3.34, P <0.05)都存在显著差异。对海拔和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对白颈长尾雉是否出现均有极显著影响(P <0.01);白颈长尾雉月探测率和探测到白颈长尾雉位点的海拔均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01),而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著线性关系(P>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海拔",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100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红外相机布设与生境因子记录
  •   2.2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空间分布
  •   3.2 栖息地特征
  •   3.3 气候和海拔的影响
  •   3.4 模型选择
  • 4 讨论
  •   4.1 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的分布特征
  •   4.2 影响白颈长尾雉分布的环境因子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任鹏,余建平,陈小南,申小莉,宋虓,张田田,余永泉,丁平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白颈长尾雉,分布特征,气候,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

    来源: 生物多样性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2015C02016)

    分类号: Q958

    页码: 13-23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579K

    下载量: 214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山中的隐士——白颈长尾雉[J]. 生物资源 2020(02)
    • [2].白颈长尾雉 藏在深山[J]. 森林与人类 2019(10)
    • [3].白颈长尾雉 谜一样的林中珍鸟[J]. 森林与人类 2013(12)
    • [4].白颈长尾雉[J]. 森林与人类 2016(01)
    • [5].艳丽的红山鸡——白颈长尾雉[J]. 大自然 2015(01)
    • [6].白颈长尾雉在江苏省宜溧山区的新发现[J]. 野生动物学报 2017(04)
    • [7].浙江开化成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J]. 绿色中国 2011(09)
    • [8].人工饲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夏、秋季行为节律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01)
    • [9].广西猫儿山野化放归白颈长尾雉的食性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0].笼养白颈长尾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 经济动物学报 2015(01)
    • [11].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J]. 生态学杂志 2009(12)
    • [12].古田山 黑麂和白颈长尾雉[J]. 森林与人类 2017(01)
    • [13].白颈长尾雉人工育雏技术[J]. 湖南林业科技 2011(04)
    • [14].官山 400年的保护[J]. 森林与人类 2013(12)
    • [15].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发现白颈长尾雉[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6].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J]. 旅游纵览 2019(15)
    • [17].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8].我们生活在中国(十)[J].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 2019(10)
    • [19].白颈长尾雉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建议[J]. 家畜生态学报 2014(02)
    • [20].珍贵濒危动物白颈长尾雉[J]. 科学大观园 2011(05)
    • [21].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J]. 生态学报 2017(18)
    • [22].官山保护区内偶遇猕猴群[J]. 大自然 2011(02)
    • [23].白颈长尾雉圈养种群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3)
    • [24].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生境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5)
    • [25].白颈长尾雉保护现状引起的思考和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16(04)
    • [26].远去的寄生[J].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6(06)
    • [27].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效做法[J]. 农业与技术 2016(16)
    • [28].远去的寄生[J]. 作家 2016(04)
    • [29].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 浙江人大 2010(01)
    • [30].宜丰:全力打造江西特色农业基地[J]. 中国科技投资 2009(11)

    标签:;  ;  ;  ;  ;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