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中的环境美风俗美人情美

浅析《边城》中的环境美风俗美人情美

李淑娟(本溪化校,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湘西边境为背景,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围绕这个故事,以优美的笔触,对边城富有特色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作了诗情画意的描述,展现了边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和人们美好心景,讴歌了边城百姓淳朴的人性美。

关键词:环境美;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性美;原始本性;淳朴品性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围绕这个故事,小说以边城富有特色的山峦、小溪、竹林等自然风光为底色,展现了湘西边城特有的环境美;以白塔、吊脚楼、中秋节年轻人月下对歌、端午节赛龙舟等风土人情为背景,展现了湘西边城特有的环境美;以边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和翠翠与滩送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湘西边城百姓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1恬静真朴的自然环境

在小说《边城》中,沈从文先生以其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描绘了湘西边境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还有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沿河攀引缆索的渡船,以及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清丽,优美如画。这里的风光,没有人工雕琢与粉饰的痕迹,是大自然原生态的呈现,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2新奇瑰丽的湘西风俗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施蛰存评价说:“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中就有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表现出仁厚、纯朴的民土风情。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慕之意;端午节,家家户户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角楼上观赏赛龙舟,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他们舞火龙、耍狮子、放烟火,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在划船比赛中,胜利的队伍可以得到一枚小银牌,如果是在边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总会有人对它的得失计较一番。在边城,没有争名夺利。在边城人看来,银牌不拘缠到船上哪一个人的头上,都显出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荣。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3淳朴善良的人性

沈从文在小说中为我们构造了-个和现代都市文明迥然不同的湘西世界。它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侵蚀,保留着古朴、自然、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

渡船老人勤劳、善良、淳朴、厚道、忠实。他管理着碧溪咀的渡船,从20岁起便守在这溪边,50年来,无论晴天雨天,必定坚守船头,不知渡了多少往来过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过渡人要付钱时,他便严正申明:“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给了钱,老人便用这钱买了茶叶和草烟,在六月里,将茶叶用开水泡在大缸里,供过路人饮用,草烟就给过往渡客解闷,或慷慨送给他们。有时他进城买酒,遇到熟人必请人喝酒。他和外孙女却过着相依为命的清苦日子。却安然自得,其乐融融。这一切莫不体现渡船老人身上美好淳朴的人性美德。此外作品中天保的豁达大度,傩送对感情的执著,顺顺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诚质朴等,这些都体现着边城的人们身上的一种人格的魅力,展现着理想人生形式的人性美。这也是作者所要歌颂的劳动人民的人性美、生命美的具体表现。

小说中,沈从文讴歌了以人本能欲望为前题,自然而然地产生淳朴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性爱,更是人性美。翠翠的爱是坚贞不渝的。她对傩送的爱情纯洁自然,丝毫没有受到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而是出自自然的人性。翠翠的爱,就像山野间盛开的山花,自然真切而又震撼人心。她爱傩送,不因人事的周折而改变。她拒绝天保托媒说亲,天保因情场失意溺死茨傩,傩送因此对她和祖父产生误会,一气之下驾船远走他乡,她却仍然坚守对傩送的爱。祖父去逝后。她独守渡船等待着那个没有归期的爱人。翠翠以一颗纯洁的少女之心,谱写着人性美的爱情颂歌。傩送也是一位优秀的小伙子,身体强壮,为人和气,不仗势欺人。他第一次见到翠翠就倾心翠翠。为了爱情,半夜里很诚实与坦白地为翠翠唱歌。当他面临渡船和碾房的选择时,为了爱情,他舍弃了碾房,宁愿继承一条破船。这样的爱才是纯粹的、伟大的、真挚的、令人向往的。这正是作者对爱情的彰显,对爱情本色的赞美,对人性美的诠释。

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环境自然、恬静、优美,风俗新奇、瑰丽,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让人陶醉。这里环境、风俗、人性皆真、皆善、皆美,在这里,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现代人所陌生的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为现代人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和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上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参考文献

[1]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Z].

[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Z].

标签:;  ;  ;  

浅析《边城》中的环境美风俗美人情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