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一、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煜朋[1](2021)在《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标准化工作在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着提高。如何使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有效,预防或杜绝瓦斯事故发生,进一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构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为瓦斯防治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导。首先,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近年来的瓦斯事故,分别总结了瓦斯爆炸事故致灾因素、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灾因素以及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致灾因素,明确了瓦斯防治标准制定、实施的重点。其次,系统分析了我国现有瓦斯防治技术体系,包括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涌出量预测技术、瓦斯抽采技术等。同时,梳理分析了现行有效的85项煤矿瓦斯防治标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整体存在约束力不强、平均标龄过长、融合新技术时效性差、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再次,选取了标准的效益、标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标准的技术水平等6个一级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邀请专家打分的形式,对我国现行的煤矿瓦斯防治标准逐一进行了评价。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有10个子系统的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了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付诗雯[2](2021)在《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存储方式以吸附态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煤层气清洁环保、安全高效,可作为缓解常规油气资源压力的优质能源,应用前景极为广阔。MCM煤层组是澳大利亚博文盆地的主力煤储层之一,其煤层气储量大、分布范围广,同时又存在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侧向连续性差,厚度小且埋深跨度大等特点,使得煤层气开发难度增加。为准确描述MCM煤层组构造特征及各项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开展澳大利亚博文盆地MCM煤层组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的研究,在明确煤储层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有利区分布位置,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煤层气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首先对测井、岩心资料进行处理,确定煤层识别标准,解释地层岩相并对含煤地层进行划分对比,进而开展煤层划分对比工作,明确煤层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不同煤层厚度分布规律;其次,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实现井震联合层位标定,并提取地震相干体切片进行研究区块断层识别,绘制等深度构造图,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最后,结合地震与测井解释成果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利用储层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研究区含气量、密度、灰分、渗透率等储层参数模型,明确全区煤储层各项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以不同参数对煤层气产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有利区主控因素,并进行有利区预测与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实现研究区MCM组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胡驰[3](2021)在《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通过测井方法评价煤储层含气量是最具前景的一种手段,利用“岩心刻度测井”原则,可以提高测井数据评价煤储层含气量的准确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HSD地区侏罗系延安组5#煤、6#煤、8#煤为研究对象,基于测井数据、钻孔数据及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对研究区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煤储层厚度高分辨率测井识别展开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多种数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立体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储层相关属性在空间上的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背斜和向斜对研究区地层横向展布控制明显。5#煤、6#煤和8#煤埋深特征类似,都表现为在背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浅,在向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大,与煤层厚度特征保持较高吻合度。煤岩测井响应特征表明,以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及长源距伽马测井曲线为主,结合其它测井曲线,通过建立直方图、交会图和测井蛛网图可以准确识别煤层及划分岩性。通过Dmey小波对自然伽马和密度测井曲线分解后的第5层高频信号可以实现煤层顶底界面的划分,且分解后的高频信号在煤层段曲线形态发生变化,说明该煤层段煤质不均匀和煤体结构存在差异。基于煤储层工业组分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对测井数据及煤质参数展开相关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煤工业参数测井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水分、灰分与挥发分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而固定碳预测结果相对较差,总体误差较低。煤储层岩矿特征表明,研究区硫分含量和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皆显示研究区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基于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煤层气含量主控因素,煤储层埋藏深度是5#煤和8#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煤储层厚度是6#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对比多元回归统计模型法、BP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回归机法和深度学习网络法等含气量评价方法,深度置信网络模型对研究区含气量预测精度更高,研究区内8#煤层含气量高,富集范围较大。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延安组地层及含气量、灰分、发热量属性的三维地质模型。含气量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在主、次方向上有空间差异性,而在垂向空间上差异性不明显,8#煤储层含气量高于其它煤层,且连续性较好;灰分在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但在主、次方向上均比含气量变化要慢些,8#煤储层灰分含量低于其它煤层,且灰分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发热量在平面上变化无方向性,非均质性不明显,8#煤发热量较高,但发热量展布范围比较窄,差异不大,发热量属性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

赵国飞[4](2021)在《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提高煤系气采收率是山西“十四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煤系气储层具有薄层状、多岩性互层和塑性较强等特点,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形成了不同组合类型,为高效压裂提高抽采带来了很大困难。已有工作多使用水力压裂进行单一储层致裂,造成资源动用程度低、煤系气合采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针对不同煤系气储层类型采取适应性致裂方法将是煤系气合压共采的发展趋势。通过现场调研、数据统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开展了煤系气藏与储层类型、储层物性及优质开采层段、储层力学性质及其对不同致裂方法的响应特征、不同起裂层位对压裂缝穿层形态及高度的影响等研究,阐明了煤系气储层的结构特征,确定了优质开采层段,优选了储层致裂方法与起裂层位,为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的高效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类型与储层结构特征。以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霍西煤田、西山煤田等主要产气煤田的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典型钻孔测井资料、气测资料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系地层结构,识别了煤系含气系统盖层,界定了煤系独立含气系统,划分了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结构类型。结果表明: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可分为独立煤层气、独立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层气-砂岩气等4种类型,其中沁水煤田存在全部煤系气藏类型;河东煤田存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砂岩气2种类型;霍西煤田存在独立煤层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层气-砂岩气等3种类型;西山煤田存在独立煤层气、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砂岩气等3种类型。煤系气储层有单一煤层、单一砂岩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煤层-泥岩-煤层、顶板石灰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底板泥岩、煤层-底板砂岩、煤层-底板泥岩等9种类型,其中沁水煤田存在单一煤层、单一砂岩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煤层-泥岩-煤层和煤层-底板泥岩等6种类型;河东煤田存在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底板泥岩和顶板石灰岩-煤层等3种类型;霍西煤田存在单一煤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和煤层-泥岩-煤层等4种类型;西山煤田存在单一煤层、煤层-泥岩-煤层和煤层-底板砂岩等3种类型。(2)储层物性及优质开采层段评价。以储层物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性,选取埋深、厚度、镜质组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含气量、渗透率、孔隙度等7个储层物性特征参数做为煤系气优质开采层段评价指标。利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复合储层各评价指标值,利用极差变换法将各储层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煤系气优质开采层段评价模型,确定优质开采层段。结果表明:煤储层含气量与镜质组含量、埋深呈正相关性,与无机矿物含量呈负相关性,孔容和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提供,且孔容、比表面积与孔隙度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岩石储层含气量与埋深呈正相关性,孔容由大孔和中孔主导,且孔容与渗透率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优质开采层段的评价指标重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厚度、渗透率、埋深、含气量、孔隙度、黏土矿物含量、镜质组含量。沁水煤田储层优劣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3号煤层组、15号煤层组、太原组粉砂岩层(1435 m);河东煤田为8+9号煤层组、4+5号煤层组;霍西煤田为11号煤层组、10号煤层组、2号煤层组;西山煤田为2号煤层组、9号煤层组、8号煤层。(3)储层致裂方法优选。考虑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水力压裂、液态CO2相变致裂和炸药爆炸致裂等3种致裂方法做为典型致裂方法。以煤系气储层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致裂方法,建立煤系气单一储层致裂数值模型,分析岩石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质条件下裂缝扩展对典型致裂方法的响应规律,形成考虑岩石力学性质的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并给出相应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区间值。计算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值,对煤系气储层进行了适应性致裂方法优选。结果表明:随着岩石脆性指数的增加,3种致裂方法作用下储层裂缝高度呈对数规律增大,其中水力压裂方法增幅最大。随着岩石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的增加,3种致裂方法作用下储层裂缝高度呈负指数规律减小,其中炸药爆炸致裂方法降幅最大。煤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炸药爆炸致裂方法,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液态CO2相变致裂方法,粉砂岩、砂岩和石灰岩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水力压裂方法。(4)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确定。以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复合储层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致裂方法,建立了煤系气复合储层致裂数值模型,考察了不同起裂层位对储层压裂缝穿层形态及高度的影响,确定了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结果表明:顶板砂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砂岩储层;顶板泥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泥岩储层;顶板石灰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石灰岩储层;煤-泥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中部泥岩储层;煤-底板泥岩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底板泥岩储层。

蔺亚兵[5](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魏迎春,张劲,曹代勇,孟涛,崔茂林,王安民[6](2020)在《煤层气开发中煤粉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层气的开发,煤粉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煤层气开发的重要问题。由于近年来煤粉问题才开始被关注和重视,煤粉研究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煤粉的危害、煤粉形成机制、煤粉产出规律及煤粉管控措施方面,总结了煤层气开发中产出煤粉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煤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套由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核心环节构成的煤层气开发中煤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学、煤田地质学、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煤层气勘探开发规范》《煤层气井监测方法》《测试分析技术方法》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以历年煤层气地质资料和煤层气排采数据为基础,按资料收集→现场监测与采样→测试与数据处理→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专题制图与综合分析→技术设备研发→现场工程应用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以煤粉产出的影响因素、煤粉产出机理、煤粉产出规律和煤粉管制措施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典型煤层气示范区,开展全面系统的煤粉研究工作,为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保障。本研究思路与方法为科学研究煤粉问题提供方法学依据。

杨晗[7](2020)在《晋城矿区ZH-L-03煤层气定向井关键钻进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绿色发展的需求,煤层气等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晋城矿区是我国煤层气的重要产地,为了实现区内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安全、经济抽采,对煤层气定向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晋城矿区ZH-L-03煤层气定向井项目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MATLAB模拟计算等方法,优化该井的井位布置、井身结构、轨迹设计;分析各种因素对井眼轨迹的影响,进一步得出研究区内影响轨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综合研究区地层条件及类似定向井偏移规律得出造斜过程中实钻井眼轨迹易发生的孔段,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钻遇地层的应力分布、位移矢量及位移云图,定性地评价了钻孔轨迹偏移的影响机理;在分析轨迹控制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了分井段轨迹控制的技术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分析钻井液系统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选用配方及性能参数适宜于研究区的钻井液。“直-增-稳”二维定向井是抽采研究区煤层气的最佳施工井型;井位应布置在瓦斯含量高、构造相对简单的区域;当造斜点垂深为V1=617.62m,增斜率Kα=6.88°/30m,增斜角α=27.92°,此时井眼轨迹长1808.91m且为最短,达到了优化轨迹的目的。地质因素及技术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钻井轨迹的偏移,就研究区而言,深度在790m860m砂质泥岩与粉砂岩组成的软硬互层是影响井眼轨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定向造斜段,钻进过程会打破原本的地应力平衡,钻头与岩石接触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区以及塑性变形区,当钻具从硬岩进入软岩时,由于硬岩的岩石强度较大,阻止倾角变化,导致了钻孔轨迹的偏移;基于轨迹控制机理,通过优选钻井设备、钻具组合及钻进规程参数,采用分段式轨迹控制方案,可使钻进高效且施工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钻井液各性能参数均会对井壁稳定性产生影响,优选钻井液密度、pH值、含砂量、粘度等参数可达到定向钻井施工高效、安全、经济的目的。

张苗[8](2020)在《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文中提出荥巩煤田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的西部,主要分布在荥阳、巩义境内,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强该煤田的煤层气赋存规律和开发研究,将会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后备资源。在充分利用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矿生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煤层气地质理论为指导,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的煤层气地质条件、构造特征与演化、煤层气赋存规律及控制地质因素、煤层气开采可行性及开采方式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的认识。(1)荥巩煤田煤层含气量呈现出西部低、中东部高,南部低、北部高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本区煤层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为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煤厚,埋深及围岩岩性等;(2)荥巩煤田宏观裂隙稀少,显微裂隙在镜煤中较发育、亮煤和暗煤中密度很低;渗透率介于0.007~0.008m 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1煤层吸附能力较强,实测含气量(原煤)介于4.52~43.25m3/t之间,平均为16.15m3/t,兰氏体积约36.0m3/t,实测煤层甲烷饱和度介于24.57~85.5%,平均为55.49%;临界解吸压力分布于0.34~1.84MPa之间,平均为1.15MPa,临/储比介于0.11~0.69之间,平均为0.34。计算得到煤田内煤层气资源量为1731.79×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为1.92×108m3/km2。(3)由于本区储层受构造的影响,煤体破坏严重,建议采用虚拟储层压裂或是间接储层压裂的技术方式。在压裂过程中,建议采用活性水作为压裂液,轻质陶粒作为支撑剂。(4)后期排采过程中,渗透率是影响本区煤层气产量的关键因素,在合理的压裂条件下,如果能大幅提高煤储层渗透率,本区将具备一定的煤层气开采价值。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本区单井的排采表现,结果表明单井产量最高峰能达1700m3/d,10年的累计产量达320万m3。进一步,对井组进行井间距优化,表明本区350×300m的井间距能够产生最好的井间干扰,达到最优的煤层气产能。

郭凯伦[9](2020)在《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与内衬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煤层气井排采出的煤层水缺少润滑性且具有腐蚀性,导致管杆偏磨尤其严重。目前煤层气井多采用加装内衬管的方式进行管杆偏磨治理,但由于现场设备老化,加装内衬速度过慢无法满足煤层气井需求。为此本文对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内衬管进行理论研究及加装内衬设备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生产的UHMW-PE内衬管进行现场应用研究。从而达到提高现场生产效率,有效缓解煤层气井中管杆偏磨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煤层气井中管杆偏磨问题,分别对自然井斜、失稳弯曲、管杆振动和煤层气产出液等偏磨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从井眼轨迹和中和点两方面对发生偏磨位置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井管杆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油管和抽油杆的力学模型。从UHMW-PE内衬油管的技术原理出发,通过磨损试验和耐药性试验对UHMW-PE内衬管性能进行研究。结合煤层气井现场效率低下及生产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对试压机和翻边机等设备进行结构优化。通过Fluent与Mechanical对普通油管和优化后生产的内衬油管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对内衬管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煤层气井管杆偏磨的因素复杂多样,且腐蚀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偏磨,UHMW-PE内衬油管具有超高的耐磨性能和良好的耐药性能可有效缓解管杆偏磨,优化后的设备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能大幅提高加衬效率。研究结果对煤层气井中使用内衬油管的配套工艺和提高现场作业的高效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雄涛[10](2020)在《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TB区块位于澳大利亚Bowen盆地,是M煤层气田的核心产气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研究目的煤层位于二叠中含煤系地层中,依次发育R、F和M三套煤层组,煤层组内部发育众多单煤层。目前煤层气主要生产层位于M煤层组,煤层类型多、煤层薄、横向变化快以及煤层气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都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在认识研究区煤储层的分布特征基础上开展煤层产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煤层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建立研究区岩相模型,明确煤层气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从而达到指导煤层气开发的研究意义。本文基础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地震、测井、岩芯以及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开展煤层构造精细解释和煤层测井解释研究,在三维地震资料密度和自然伽玛属性体反演建立体模型基础上,结合单井岩相解释成果,根据自然伽玛与密度曲线之间的岩性相互关系式建立岩相解释模型,再以岩相模型为约束,结合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结果,依次建立含气量、灰分、渗透率等属性模型。其次基于地质模型,从单井属性,平面属性,地震属性和储层物性参数属性四方面分析主力产层产气量影响因素,明确M层产气量与煤层埋深、煤层密度、上覆砂岩厚度、煤层厚度以及地震属性最小曲率呈负相关性,与顶面地层倾角、地层方位角、渗透率和地震属性最大曲率呈正相关性。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为TB区块下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能为国内中煤阶煤层气开发提供借鉴。

二、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标准体系基础研究
        1.2.2 国外相关标准体系及研究现状
        1.2.3 国内煤矿安全标准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煤矿瓦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2.1 煤矿瓦斯事故分类与统计
        2.1.1 煤矿瓦斯事故分类
        2.1.2 基础数据统计
        2.1.3 煤矿瓦斯事故特征
    2.2 瓦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2.2.1 瓦斯爆炸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2.2.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2.2.3 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及标准分析
    3.1 瓦斯防治技术分析
        3.1.1 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涌出量预测技术
        3.1.2 瓦斯抽采技术
        3.1.3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3.1.4 瓦斯爆炸防治技术
        3.1.5 瓦斯监测监控与应急救援技术
    3.2 现行煤矿瓦斯防治标准统计分析
        3.2.1 标准发布时间
        3.2.2 标准级别及性质
        3.2.3 标准类别
    3.3 本章小结
4 现行煤矿瓦斯防治标准评价
    4.1 评价原则
    4.2 评价过程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设立评分标准
    4.3 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构建
    5.1 构建标准体系的目的与依据
    5.2 构建标准体系的原则
    5.3 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5.4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5.5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明细表编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表
附录2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
        1.2.2 三维地质建模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含煤地层
    2.3 储层特征
第三章 煤储层测井解释
    3.1 测井、岩心资料预处理
        3.1.1 测井曲线重采样
        3.1.2 岩心深度归位
        3.1.3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单井岩相识别与解释
        3.2.1 煤岩测井解释标准
        3.2.2 单井岩相综合解释
第四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4.1 含煤地层划分对比
    4.2 煤层对比划分
    4.3 煤层厚度分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地震解释
    5.1 地震合成记录与井震标定
    5.2 断层解释
    5.3 构造解释
第六章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6.1 含气量
    6.2 岩心密度
    6.3 灰分
    6.4 湿度
    6.5 渗透率
    6.6 兰氏常数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7.1 构造模型
        7.1.1 断层模型
        7.1.2 层面模型
    7.2 储层参数模型
        7.2.1 含气量模型
        7.2.2 岩心密度模型
        7.2.3 灰分与湿度模型
        7.2.4 渗透率模型
        7.2.5 兰氏常数模型
第八章 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
    8.1 主控因素
    8.2 有利区分布
    8.3 预测结果验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层特征
        2.1.2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2.1.3 煤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2.2 煤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2.2.1 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2.2.2 煤岩测井识别
    2.3 基于小波分析的煤储层界面识别
        2.3.1 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及小波选择
        2.3.2 小波分析划分煤储层厚度
    2.4 本章小结
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
    3.1 煤储层工业组分分析方法
        3.1.1 体积模型法
        3.1.2 概率统计分析法
        3.1.3 遗传神经网络
    3.2 煤储层岩矿特征
        3.2.1 煤岩组分分布特征
        3.2.2 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
        3.2.3 硫分含量分布特征
    3.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解释
        3.3.1 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
        3.3.2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计算
        3.3.3 遗传神经网络评价煤质参数
        3.3.4 煤储层工业组分平面展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
    4.1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4.1.1 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
        4.1.2 灰色关联方法确定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
        4.1.3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4.2 煤储层含气量评价方法
    4.3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4.3.1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方法对比
        4.3.2 煤储层含气量平面展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三维地质建模
    5.1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5.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5.2.1 角点网格建立
        5.2.2 属性模型建立
    5.3 三维属性模型建立与分析
        5.3.1 煤储层灰分属性模型及分析
        5.3.2 煤储层发热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5.3.3 煤储层含气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 含气量预测样本集数据

(4)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煤系气成藏条件及气藏类型
        1.2.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
        1.2.3 煤系气储层可致裂性的评价方法
        1.2.4 煤系气储层致裂增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类型与储层结构特征研究
    2.1 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1 沁水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2 河东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3 霍西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4 西山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5 四大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差异性
    2.2 煤系地层结构分析
        2.2.1 沁水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2 河东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3 霍西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4 西山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5 四大煤田煤系地层结构差异性
    2.3 煤系气藏类型划分
        2.3.1 煤系气盖层封气特性
        2.3.2 煤系含气系统界定
        2.3.3 煤系气藏类型
    2.4 煤系气储层结构类型
        2.4.1 单一储层类型
        2.4.2 复合储层结构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系气储层物性及评价研究
    3.1 储层物性特征参数
        3.1.1 储层物质组成特征
        3.1.2 储层含气特性
        3.1.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1.4 储层渗流特性
    3.2 储层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化
    3.3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权重
    3.4 储层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3.5 储层灰色关联评价
        3.5.1 评价指标标准化计算
        3.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5.3 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层致裂方法优选
    4.1 3 种典型致裂方法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及致裂机理
        4.1.1 3 种典型致裂方法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
        4.1.2 3 种典型致裂方法的致裂机理
    4.2 储层力学性质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2.1 模拟方法与数值模型
        4.2.2 储层致裂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4.2.3 岩石脆性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2.4 岩石断裂韧性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2.5 岩石抗压强度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3 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拟方法与数值模型
        5.1.1 模拟方法
        5.1.2 数值模型
    5.2 模拟方案
    5.3 裂缝扩展高度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层位优选分析
        5.3.1 顶板砂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2 顶板泥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3 顶板石灰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4 煤-泥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5 煤-底板泥岩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6 裂缝穿层与沿界面竞争扩展的能量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3.5 小结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4.5 小结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5.5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层气开发中煤粉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煤粉的危害研究
    1.2 煤粉形成机制研究
    1.3 煤粉产出规律研究
    1.4 煤粉管控措施研究
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3 结论

(7)晋城矿区ZH-L-03煤层气定向井关键钻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工程概况及技术难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施工区地质概况
    2.1 基本概况
        2.1.1 交通情况及地理位置
        2.1.2 地势地貌
    2.2 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含煤地层
    2.3 煤层及煤质
        2.3.1 煤层
        2.3.2 煤质
    2.4 构造及煤层特征
        2.4.1 构造特征
        2.4.2 煤层特征
    2.5 水文地质特征
        2.5.1 含水层特征
        2.5.2 隔水层特征
        2.5.3 主要含水层的补给与排泄条件
    2.6 本章小结
3 ZH-L-03井轨迹设计优化及轨迹影响因素分析
    3.1 煤层气定向井轨迹设计要求
        3.1.1 实际钻井工程的需求
        3.1.2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3 钻具设备
        3.1.4 其他因素
    3.2 ZH-L-03井井位布置
    3.3 ZH-L-03井轨迹设计及优化
        3.3.1 轨迹类型设计
        3.3.2 关键参数的优化计算
    3.4 井眼实钻轨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地层因素对井眼轨迹的影响
        3.4.2 技术因素对井眼轨迹的影响
        3.4.3 其他因素对实钻井眼轨迹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造斜段偏移规律及轨迹控制技术研究
    4.1 轨迹偏移规律分析
    4.2 偏移段数值模拟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拟计算方案
        4.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4.2.4 初始应力场
        4.2.5 位移矢量分布特征
        4.2.6 模拟效果分析
    4.3 ZH-L-03井轨迹控制技术分析
        4.3.1 钻井仪器设备和主要钻具
        4.3.2 钻井轨迹控制机制
        4.3.3 ZH-L-03井轨迹控制方案
        4.3.4 轨迹控制成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钻井液配方优选
    5.1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1.1 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5.1.2 钻井液抑制性的影响
        5.1.3 泥饼的影响
        5.1.4 钻井液的粘度的影响
    5.2 ZH-L-03井钻井液系统研究
        5.2.1 钻井液选取原则
        5.2.2 ZH-L-03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分析
        5.2.3 ZH-L-03井钻井液选择依据
        5.2.4 ZH-L-03井钻井液配方选取
    5.3 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任务
2 基础地质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煤田含煤地层与煤层
    2.4 煤田构造演化和煤田构造
    2.5 煤岩及煤质
    2.6 水文地质
    2.7 小结
3 储层可采性及其影响因素
    3.1 煤层含气量资料评价
    3.2 煤层含气量分布
    3.3 影响煤层气分布地质因素分析
    3.4 小结
4 煤层气可采性分析
    4.1 煤储层特征
    4.2 含气性
    4.3 小结
5 煤层气开发技术及产能模拟
    5.1 煤层气开采背景
    5.2 煤层气增产方式研究
    5.3 煤层气井排采模拟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与内衬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
        1.2.1 偏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1.2.2 偏磨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1.3 内衬管应用现状
        1.3.1 金属内衬管应用
        1.3.2 非金属内衬管应用
    1.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内衬管应用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层气井管杆偏磨特征
    2.2 煤层气井液质特征
    2.3 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原因分析
        2.3.1 自然井斜
        2.3.2 失稳弯曲
        2.3.3 管杆振动
        2.3.4 煤没度
        2.3.5 煤层气井液腐蚀
        2.3.6 煤粉溢出
    2.4 管杆偏磨位置分布规律
        2.4.1 沿井眼轨迹
        2.4.2 中和点以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层气井管杆受力分析
    3.1 直井段抽油杆受力分析
        3.1.1 直井段上冲程抽油杆受力分析
        3.1.2 直井段下冲程抽油杆受力分析
        3.1.3 直井段抽油杆弯曲变形作用力
    3.2 斜井段抽油杆受力分析
    3.3 油管受力分析
        3.3.1 上冲程时油管受力分析
        3.3.2 下冲程时油管受力分析
        3.3.3 油管交变载荷
        3.3.4 油管弯曲变形作用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HMW-PE内衬管应用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4.1 UHMW-PE内衬管技术原理及指标
        4.1.1 技术原理
        4.1.2 技术指标
    4.2 UHMW-PE内衬油管室内试验与评价
        4.2.1 纵向回缩率试验
        4.2.2 砂浆磨损率试验
        4.2.3 拉伸性能试验
        4.2.4 维卡软化温度试验
    4.3 UHMW-PE内衬管性能及特性试验
        4.3.1 耐磨性及磨损试验
        4.3.2 耐腐蚀性及耐药性试验
        4.3.3 其他优良性能
    4.4 UHMW-PE内衬管生产工艺流程
    4.5 UHMW-PE内衬油管加工工艺
        4.5.1 现存问题
        4.5.2 加工工艺过程及设备优化
    4.6 UHMW-PE内衬管固液耦合有限元分析
        4.6.1 模型建立
        4.6.2 管杆偏磨瞬态动力学分析
        4.6.3 管杆偏磨流体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HMW-PE内衬管现场应用及效果效益评价
    5.1 延缓检泵周期
    5.2 减少耗电量
    5.3 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5.4 使用效果报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特征
    2.2 盆地演化特征
    2.3 煤系地层特征
第三章 煤层划分和对比
    3.1 划分原则
    3.2 划分对比结果
第四章 煤储层地震解释
    4.1 基础数据分析
    4.2 井震标定分析
    4.3 煤层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4.3.1 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4.3.2 构造解释方法
        4.3.3 构造解释成果
第五章 煤储层测井综合解释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5.1.1 标志层选择
        5.1.2 标准化方法
        5.1.3 岩芯深度归位
    5.2 煤层测井解释
        5.2.1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
        5.2.2 测井解释结果
        5.2.3 岩相划分结果
    5.4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5.4.1 含气量分析
        5.4.2 灰分分析
        5.4.3 湿度分析
        5.4.4 密度分析
        5.4.5 渗透率分析
        5.4.6 兰氏压力和兰氏体积分析
第六章 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
    6.1 构造模型
        6.1.1 断层模型
        6.1.2 层位模型
    6.2 属性模型
        6.2.1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岩相模型
        6.2.2 煤储层物性参数模型
第七章 煤储层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7.1 数据基础
    7.2 单井属性分析
    7.3 平面属性分析
    7.4 地震属性分析
    7.5 储层物性参数属性分析
    7.6 应用效果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D]. 陈煜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D]. 付诗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 胡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D]. 赵国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5]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煤层气开发中煤粉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J]. 魏迎春,张劲,曹代勇,孟涛,崔茂林,王安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06)
  • [7]晋城矿区ZH-L-03煤层气定向井关键钻进技术研究[D]. 杨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D]. 张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煤层气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与内衬管应用研究[D]. 郭凯伦.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10]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D]. 陈雄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