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论文摘要

乡村建设技术化源于乡村改良,并在当代乡村建设中进一步扩散,日益成为乡村建设的新范式。民国乡村建设的主流是乡村建设实验,但乡村建设实验中蕴含着隐性技术化的传统,在民国乡村改良派那里乡村建设实验与乡村建设技术是混合在一起的。而当前乡村建设的市场化倾向改变了乡村建设的生态,理顺了乡村建设派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正是在乡村建设市场化的推动下,技术派与实验派分离开来,技术派成为乡村建设的主流。乡村规划、社区营造、农村电商以及农业技术等成为当前乡村建设中的热门技术,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推崇。然而,当乡村建设技术越来越专业化、并且只能从市场上购买的时候,农民自身所拥有的乡村建设技术也就失去了价值,这就造成了小农的去技能化。小农失能之后,便成为廉价劳动力,乡村建设也就越来越依赖技术派;同时乡村建设技术化加剧了乡村建设的"去农民化",这是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乡村建设技术化应该走群众路线,为小农赋能,让小农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强调群众参与的实质是,依靠当地人的技术来建设乡村,这不仅是价值问题,而且事关乡村建设的可行性。

论文目录

  • 一、乡村改良实验中的隐性技术化
  • 二、乡村建设的显性技术化
  •   1.乡村建设的实验派与技术派
  •   2.乡村建设技术派的谱系
  •   3.地方政府购买乡村建设技术
  • 三、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   1.乡村建设实验派的技术化转型困境
  •   2.乡村建设技术派的技术自信与自我封闭
  •   3.乡村建设的去理想化与“去农民化”
  • 四、乡村建设技术化应为小农赋能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申端锋

    关键词: 乡村改良,乡村建设,技术化,去农民化,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 学习与探索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政党及群众组织

    单位: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USRP1702XNC)

    分类号: D422.6

    页码: 53-65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140K

    下载量: 19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