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魏建鹏,田黎敏,郝际平

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魏建鹏,田黎敏,郝际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层空间网格结构,连续倒塌,有限元分析,多尺度

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魏建鹏,田黎敏,郝际平[1](2019)在《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对单层空间网格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综合了不同类型单元在有限元分析中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计算精度,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单元之间的连接是确保其计算精度的关键。以两个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的典型子结构拟静力试验结果作为校验,探讨了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在空间网格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位移一致原则的不同尺度单元之间连接关系建立方法。以此为基础,完成了Kiewitt与Geodesic单层球面网壳的抗连续倒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位移一致原则,连接界面与微观响应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可以得到结构计算的最优近似解;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在节约计算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计算结果,采用刚性节点假定能够进一步减少模型的单元数量;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能够更为细致地显示局部应力分布,寻求网格结构失效的起始位置。此外,由多尺度有限元模型所建立的空心球节点,能较好地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工况。(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高伟豪,季翔[2](2019)在《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抗震性能叁维有限元动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较为复杂,采用反应位移法计算地震荷载下土层相对位移与结构上的等效荷载时,模型边界内力波存在严重的发射现象,导致抗震性能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采用一种新方法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抗震性能,采取MIDAS/GTSNX软件构建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的叁维有限元动力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利用人工边界处理应力波,保障叁维模型边界内应力波不会形成发射现象,获取结构的剪力和弯矩,计算轴力。经测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地下交通结构的层间位移差、合剪力、合弯矩等抗震响应特性,准确度有提升。(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朱晓东,何欢,宋大鹏,张晨凯,陈国平[3](2019)在《一种考虑截面完整变形特征的空间叁维梁有限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截面插值的叁维空间梁模型。首先引入截面插值函数——拉格朗日函数描述截面形状,以位移向量为未知变量描述截面位移,在此基础上依据插值理论构造梁单元位移场,不同于传统梁单元通过假定的中性轴挠度和转角来确定梁截面各点位移,该梁模型摒弃了中性轴假设与平截面假设,通过截面插值函数得到梁截面面内、面外变形;然后通过有限元理论推导了梁单元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并采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最后通过几个典型算例展开分析,并将该单元的计算结果与经典梁理论和商用有限元软件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表明该单元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谢奇妙[4](2018)在《空间网格结构近似有限元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网格结构是按一定规律布置的杆件、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构成的空间结构。由于空间网格结构杆件众多,为提高构件某方向的刚度往往会采用变截面设计。抽象出简洁而合理的力学模型可以大大提升数值分析的效率。文章从叁个优化方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简化空间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姬辉,孙玉豹,张卫行,梅伟,林珊珊[5](2017)在《基于多弹簧—空间梁有限元模型的海上热采管柱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热采过程中,高温、高压环境给作业管柱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而目前并没有针对多元热流体热采作业管柱的受力分析方法来分析井下管柱受力情况,以进行强度校核和工具设计。本文采用多弹簧—空间梁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海上热采管柱受力分析模型,解决了作业过程中管柱—井筒非线性接触问题,形成了海上热采管柱力学分析有限元方法,并通过计算软件实例分析了海上某热采井作业过程中管柱结构力学参数,获得了随井深变化的管柱径向位移、摩擦力、轴力及安全系数,为后期热采管柱设计和校核提供方法。(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17年04期)

底大钧[6](2016)在《叁维空间柔性杆件的叁角单元向量式有限元模型研究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式有限元分析方法是进行结构物行为分析的一个创新型概念。研究表明,与传统有限元相比,向量式有限元对结构的空间位置及时间步长都选择点值描述,使其无须求解复杂刚度矩阵,采用牛顿运动方程求解,更快速准确分析、预测和求解结构物在发生大形变、大变位、断裂、倒塌及碰撞等非线性或者不连续的力学情况下的各种行为。本文选取向量式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海洋杆件结构物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把向量式有限元应用于形变模型。将杆件的截断面剖分为叁角单元,建立了叁角单元结构数学模型,推导出单元旋转、形变坐标、内力等计算公式,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形变计算中,并进行叁组仿真试验,叁角形运动形变实验,杆件仅受恒定集中压力实验,杆件受集中压力及扭转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向量式有限元分析方法处理船舶与海洋杆件结构物形变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12-12)

司海潇[7](2015)在《重庆市菜园坝大桥槽形梁——板模型空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结合重庆市菜园坝大桥槽型梁—板的实例工程,对其设计采用叁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来研究横梁、桥面板、纵梁及梁板刚性连接区域的内力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有效计算相关结构受力特性与内力分布,可以很好的模拟其结构受弯剪作用,为桥梁的有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12期)

单威俊,许方,陈坤坤,周炜[8](2014)在《海洋结构与船舶有限元模型空间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结构物与船舶进行结构强度有限元规范校核时,需要从网格数量庞大的模型中分离出空间单元,采用纯手工方式提取,操作繁琐,耗时且易漏选、错选。针对此问题本文以船舶为例,对有限元模型空间识别方法进行探索,提出"切分拼接"的方法。研究表明:先利用模型中的自由边对内部结构单元进行过滤,然后根据结构相交对模型进行切分,最后依据一定的规则将切分出来的面拼接成舱室空间的方法,能够为编程实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空间自动识别提供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周正,孙丽萍,姜滨[9](2014)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木材含水率和密度空间分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木材特点,用控制体积有限元方法对板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元方法将数学方程离散化,建立了木材含水率和密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建立了木材含水率和密度空间分布的叁维仿真图,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周祖勇,刘亮[10](2014)在《节点疲劳试验模型的空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重庆朝天门大桥节点疲劳试验模型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应力分析,根据理论计算的应力分布状况,确定了疲劳试验中应力控制测点的位置,对比分析了疲劳循环过程中的停机静力试验得到的应力值与理论计算结果,以便判断结构的损伤情况。(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04期)

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较为复杂,采用反应位移法计算地震荷载下土层相对位移与结构上的等效荷载时,模型边界内力波存在严重的发射现象,导致抗震性能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采用一种新方法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抗震性能,采取MIDAS/GTSNX软件构建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的叁维有限元动力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利用人工边界处理应力波,保障叁维模型边界内应力波不会形成发射现象,获取结构的剪力和弯矩,计算轴力。经测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地下交通结构的层间位移差、合剪力、合弯矩等抗震响应特性,准确度有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魏建鹏,田黎敏,郝际平.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9

[2].高伟豪,季翔.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结构抗震性能叁维有限元动力模型[J].地震工程学报.2019

[3].朱晓东,何欢,宋大鹏,张晨凯,陈国平.一种考虑截面完整变形特征的空间叁维梁有限元模型[J].振动工程学报.2019

[4].谢奇妙.空间网格结构近似有限元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2018

[5].姬辉,孙玉豹,张卫行,梅伟,林珊珊.基于多弹簧—空间梁有限元模型的海上热采管柱力学分析[J].海洋石油.2017

[6].底大钧.叁维空间柔性杆件的叁角单元向量式有限元模型研究及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7].司海潇.重庆市菜园坝大桥槽形梁——板模型空间有限元分析[J].四川水泥.2015

[8].单威俊,许方,陈坤坤,周炜.海洋结构与船舶有限元模型空间识别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14

[9].周正,孙丽萍,姜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木材含水率和密度空间分布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

[10].周祖勇,刘亮.节点疲劳试验模型的空间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4

标签:;  ;  ;  ;  

空间有限元模型论文-魏建鹏,田黎敏,郝际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