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论文

黎芳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论文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坚持扎扎实实读原著、踏踏实实学原文、原原本本悟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关键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把善思善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1940年张闻天所写《提倡朴素与切实的工作作风》中开篇指出:“我们的党是建筑在全世界全中国最科学的理论马列主义上的党。”[1]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此,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学、扎扎实实读、原原本本悟,真正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基本原理和创新成果的理解把握和转化运用,切实做到苟日学日日学又日学,在践行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学习传统的同时砥砺“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学习态度,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依然光辉,发展没有止境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依然光辉

一个思想体系的根本属性决定思想体系在历史长河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即思想体系本身的品格:真理性、非排他性、适应性、可传播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是自恰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所有解释的现象背后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完备的逻辑体系。正如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所说:“无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愈开展,马克思意见的全部正确性和深刻性在我们面前就显得愈清楚,愈透彻。”[2]同时,马克思主义体系不是简单的逻辑游戏,是用来解释现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推论和所解释的想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即是理论推论和经验现象的外恰。尽管马克思主义从基本形成至今已170余年,马克思在世时也没能解决后人遇到的所有问题,但他揭示的科学原理、构建的理论体系,仍旧对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正如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的:“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荒谬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3]其次,取决于它的适应性,即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和适应度。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4]以璨若星河的人类思想的悠久历史为视角,马克思主义是比较年轻的思想体系,正是方兴未艾之际,我们可以肯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的影响力、传播力、科学性、合理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思想或思想体系无法企及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

当今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和引导力,将带给我们思想和实践无尽的黑暗。结合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新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搭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推出“马言马语”,其中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脚踏实地理解和不折不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

“唐烈与唐殒一拍即合,二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唐琮。师父熟悉唐门中所有的毒药毒虫,但对于蛊,却所知有限。他受到唐殒暗算,中了傀儡蛊,这也是一种人虫,钻入人的体内,能够影响人的心智,令人之言行完全听命于施蛊者。师父自知事态严重,趁清醒之际,将蛊虫逼入双腿,又将双腿截去……”

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某种封闭的、僵化的教条。我们应当看到并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只是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而绝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全部。即使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存在过时的可能——《共产党宣言》前后七个版本的序言就充分说明了马克思及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反对教条主义的鲜明立场。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也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5]我们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更要学习一辈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只有把价值培育、理论修养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沃土中,我们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学习马克思主义,做到意识形态自信、文化文明自信,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个正本清原的过程,甚至是伴随学习过程始终。这是因为,学习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性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一些思想或言论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共产党员,最应引起注意和警醒的是党内对于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披着实事求是外衣的教条主义,比如打着历史唯物主义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错误倾向剥离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用欺骗与迷惑的方法人为地将马克思主义僵化、教条化、神秘化,容易导致“文化自卑感”,同时也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至于公然或私下反对马克思主义者自不必说,当然是要坚决抵制并敢于斗争的。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建立于相似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成长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中,内生于自我矮化的思维惯性内,发展于互联网信息庞杂的时代里。

二、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地学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

(一)原原本本学好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其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需要我们静心、潜心、精心、走心。读原著应坚持问题导向,补理论短板,结合阿尔都塞“诊喉阅读法”、“反思法”、“史论著结合法”等方法,认真从原著体系、结构、逻辑框架、解决问题方法等着手,为读原著不断“怯魅”。学原文即弄懂“怎么说”和“说什么”之间的关系,恩格斯针对如何学习《资本论》(《资本论》第三卷序言)曾强调:“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正是原文本身。”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文,在原文表述中坚持文章归类、学科归类、思想归类、问题归类的逻辑线索;悟原理要坚持“原理源于问题”的价值导向,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领域,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特色和恒久光彩和真理光芒。

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明其义,正其道”的过程。“原原本本”典出《汉书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意为叙述事情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马克思主义至诞生以来,就不断围绕四个问题作出解答:一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的一般规律;四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道路与条件。因此,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学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与现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向和理论前沿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极强的价值取向和严密的逻辑分析,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的解决人的问题。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到,“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到于人本身。”[6]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以来,一直把维护人民的利益鲜明的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中心论”,体现了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坚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论断。原原本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在实践中实事求是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蕴和现实方法论意义。

(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飞越理论迷雾

基于上述认识,作为脱胎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充分反映这一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理论遵循。循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既一脉相承,又有时代创造,解决马克思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解答马克思没有面对过的新问题,说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形成反映新时代主题和新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观点。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发展着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不断发展的创造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具体论断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所处历史尺度和目标任务的不同,马克思文本中的某个观点可能会过时,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观点、立场和方法却是历久弥新的。我们承认马恩经典著作文本中的某个论断或预测过时的可能性,但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坚决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依然适用于当代、适用于当今新时代中国的信心。

对此,传统市政机关与金融机构也已行动起来,携手各大电商同时也是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巨头,研究智慧城市、大数据服务、金融云等创新领域业务的落地。

(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实际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指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并在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进一步阐述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至此,毛泽东同志首先使用实事求是,从辩证法及认识论的高度赋予“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语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容,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和核心内涵。从中国共产党98年和新中国70年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我们真的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而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路线,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三、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活的灵魂”,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是以“正统”自居,而是因为这些学说在理论中有一脉相承的科学依据和内在逻辑,在认知与实践、时间与空间中达到了“内洽”和“外洽”的交融。坚持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因为一辈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足回答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现实问题,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立场,就是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的立场。从“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到“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站在这个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观点,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既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方法,就是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邓小平指出,“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习近平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强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黄婉秋有一个由黄芪、党参、川芎、当归、阿胶组成的养颜方,一吃就是40多年。这个养颜方已为许多人所推崇,影响甚广。《中华医药》栏目曾在节目中公开了这个养颜秘方的内容:

(二)秉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为反映客观真理的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下自然会有不同的实践效果和理论表述。国外学者或是出于学术、实践需要,或是蓄意批判、瓦解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同的论述与阐释,这就需要我们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工夫,保持政治坚定与理论清醒、学术自觉与学养自重相统一,始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加以甄别。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当代的适用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不是说它能为当代一切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的,他们的学说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态度。这也为我们指明了当前的任务,就是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真正把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赋予其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要想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有着一席之地,那么对于施工企业中工程项目部财务管理要重视起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在重要的地位,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财务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工程项目部,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有着工期短、分布广和流动性强的特点,它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难度,将工程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运营的中心,控制好施工成本,做好财务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紧扣中国实践、面向中国未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体一定是人,只有实践着的现实的人才有可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而现实的人,无不处于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关系当中,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个客观真理。因此,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立足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98年伟大斗争中,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如今,历史翻开暂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入新时代,发生在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的一切实践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广大中国人民进行的。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实践的发展,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15.

[2]列宁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3]列宁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5]列宁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7.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9-0191-03

收稿日期:2019-08-19

作者简介:黎芳宇(1987-),女,四川安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党内法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张宇霞]

标签:;  ;  ;  ;  ;  ;  ;  ;  ;  ;  ;  ;  

黎芳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