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论文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54份不同喂养方式(母乳、羊乳配方粉、牛乳配方粉)、不同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和不同月龄(I段:0~6个月、II段:6~12个月、III段:12~36个月)婴幼儿粪便样本,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尤其是羊乳配方粉对婴幼儿肠道构成的影响,分析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比较优势菌丰度,为婴儿配方食品的开发及婴幼儿科学喂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相同喂养方式、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分娩方式对其肠道菌群影响不尽相同,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门水平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3.74%、25.48%、17.93%、9.71%;I段剖宫产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0.83%、44.31%、3.81%、11.01%;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41.44%、43.84%、8.38%、6.27%;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60.76%、24.85%、8.66%、5.70%;I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26.58%、47.73%、24.07%、1.58%;I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34.77%、51.94%、11.10%、2.16%。在分娩方式相同且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喂养羊乳配方粉的婴幼儿肠道菌群构成更为多样,且主要优势菌相对丰度更高,Actinobacteria在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62.98%,在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占43.74%;Bacteroidets在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43.84%,在II段顺产牛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35.71%。对于相同分娩方式、相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随着月龄的增长其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II段婴幼儿肠道菌群更为多样,且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目)较I、III段相对丰度更高,为差异显著的优势菌。本研究为婴幼儿的健康、代谢及相关疾病的防御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婴幼儿粪便样本的采集
  •     1.3.2 DNA提取和测序
  •     1.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各组婴幼儿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
  •   2.2 分娩方式对相同喂养方式、相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2.3 喂养方式对相同月龄、相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2.4 月龄对羊乳配方粉喂养顺产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分娩方式对相同月龄、相同喂养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喂养方式对相同月龄、相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3.3 月龄对相同分娩方式、相同喂养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莉,葛武鹏,梁秀珍,张静,王西宁,张雪,崔秀秀,龚胜

    关键词: 喂养和分娩方式,高通量测序,婴幼儿,肠道菌群

    来源: 食品科学 2019年1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示范区医院

    基金: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7XY-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企合作项目(K4030217010),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群)项目(2016KTCQ03-03)

    分类号: TS201.3

    页码: 208-21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095K

    下载量: 412

    相关论文文献

    • [1].肠道菌群与肾脏病研究新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5)
    • [2].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04)
    • [3].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8(06)
    • [4].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和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8)
    • [5].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4)
    • [6].谈与“菌”相关的“肠”识——以肠菌视野初探间歇性禁食[J]. 医学争鸣 2019(04)
    • [7].肠道菌群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19(15)
    • [8].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7)
    • [9].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9(09)
    • [10].肠道菌群调节机制与肥胖治疗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9)
    • [11].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1)
    • [12].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09)
    • [13].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7(04)
    • [14].运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8(04)
    • [15].肠道菌群与B细胞发育的相互调节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1)
    • [16].肠道菌群功能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4)
    • [17].与肠道菌群息息相关的七类病症[J]. 百科知识 2019(17)
    • [18].Cell Rep:科学家揭示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疾病的新线索[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4)
    • [19].介绍一个可能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办法[J]. 农家书屋 2016(04)
    • [20].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J]. 农家书屋 2016(03)
    • [21].试论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J]. 健康之路 2016(10)
    • [22].大病小灾不断 原来是肠道菌群惹的祸[J]. 中国食品 2017(03)
    • [23].肠道菌群丰富的人心脏好[J]. 晚晴 2017(01)
    • [24].让肠道菌群和谐相处[J]. 祝您健康 2016(12)
    • [25].肠道菌群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探讨[J]. 健康之路 2016(08)
    • [26].打破平衡 招来疾病[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7(03)
    • [27].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关系[J]. 健康之路 2017(05)
    • [28].肠道菌群——身体健康晴雨表[J]. 益寿宝典 2017(17)
    • [29].肠道菌群或是减肥利器[J]. 家庭医学 2017(08)
    • [30].肠道菌群调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6)

    标签:;  ;  ;  ;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