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琳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琳

郭琳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2733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因势利导;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五、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学生主体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就是“把以学科旧有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快乐气氛中学习,让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因势利导

古人云:“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要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引得不够,牵得太多”的倾向,教师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启发点拔、因势利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用。”这一精辟见解说明,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学生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刻苦学习的信念和认真琢磨的兴趣,学生的“力”要使其“自奋”,“用”要使其“自致”,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要靠教师的引导、启发和辛勤培育,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设计教学过程,而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适时地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拔”在疑难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用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有了活力,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范进中举》这些课文时我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进一步揣摩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极大帮助。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五、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就真的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对语文课程而言,常用的学习方法、应养成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质疑的方法和习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正确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习惯,如使用工具书、图书室,有条件的可使用电脑网络资源等。

当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韩四清人的自主性与自主学习简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3]潘永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

标签:;  ;  ;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