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模具钢论文_叶德新,曾令宇,张波,郭峻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作模具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具钢,磨损,模具,性能,工艺,摩擦,碳化物。

热作模具钢论文文献综述

叶德新,曾令宇,张波,郭峻宇[1](2019)在《热作模具钢H13生产工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H13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及工艺性能的热作磨具钢,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该钢种热裂纹敏感性强,对纯净度、内部质量等指标要求严格.韶钢根据热作模具钢H13的成分、产品特性及自身生产工艺装备,设计了"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大方坯连铸—入坑缓冷—轧制—检验、入库"生产工艺流程,通过转炉双渣操作、出钢渣洗预脱氧、LF高碱度渣精炼、RH长时间高真空脱气、连铸弱冷等工艺措施,成功开发出各项性能均能满足客户要求的H13圆钢产品.(本文来源于《江西冶金》期刊2019年06期)

王永健,张彦敏,王要利,韩文奎,于宜洛[2](2019)在《微量Ti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微量元素Ti对H13钢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27%的Ti提高了H13钢的硬度、室温及高温(450℃)抗拉强度、塑性,其硬度提高到51.9 HRC;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450℃)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58 MPa和192 MPa;室温拉伸的断面收缩率由38.0%提升到46.4%,高温拉伸(450℃)的断面收缩率从38.8%提升到50.0%。600℃以下的回火稳定性,回火时间在16~50 h的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H13钢碳化物主要为V_8C_7、M_(23)C_6和M_7C_3;含Ti的H13钢碳化物主要为富Cr的M_(23)C_6、M_7C_3和V_2C。(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冯萧萧,苏钰,李军,雷佳乐,段志宇[3](2019)在《QRO90 Supreme热作模具钢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QRO90 Supreme热作模具钢失效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热作模具钢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测试了硬度、冲击韧性,得出QRO 90 Supreme热作模具钢的失效原因。研究表明:模具早期失效原因主要是碳化物分布不均且偏聚,VC含量较多且偏析,造成韧性较差。(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3期)

王超,陈小明,宋仁国[4](2019)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设备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制备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实验机等研究该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Al_2O_3/TiO_2陶瓷涂层均为典型的层片结构,并存在有一定的孔隙和裂纹;陶瓷涂层主要由α-Al_2O_3、γ-Al_2O_3和Rutile-TiO_2相组成,结晶过程中部分α-Al_2O_3转变为γ-Al_2O_3,且晶粒细化;涂层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127 HV;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可改善H13钢的摩擦磨损性能,且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相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白植雄,左鹏鹏,计杰,吴晓春[5](2019)在《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HTCS-130和DAC55两种热作模具钢在100~700℃范围内的耐磨性差异及磨损机制,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轮廓仪等手段对表面相组成、磨损表面、截面形貌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磨损率均在100~700℃范围内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磨损机制表现为在100℃和300℃分别发生黏着磨损和黏着-轻微氧化磨损; 500℃时磨损机制转变为单一氧化磨损,磨损表面氧化层由Fe O、Fe2O3和Fe3O4组成,亚表面发生轻微软化并出现塑性变形层; 700℃时磨损进入严重氧化磨损阶段,氧化物数量急剧增多,同时由于马氏体基体回复导致材料出现严重软化,磨损表面形成连续的氧化层. HTCS-130钢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使得基体具有较高硬度和更窄的摩擦软化区,能够更好地支撑氧化层,从而在700℃下比DAC55钢更耐磨.(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姚杰,吴红庆,王春涛,左鹏鹏,陈王海[6](2019)在《4Cr5Mo2V热作模具钢TTT曲线测定及球化退火工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膨胀法测定4Cr5Mo2V热作模具钢奥氏体化后在不同等温温度下的相变膨胀曲线,结合组织观察和相转变后材料硬度的测定,绘制了4Cr5Mo2V钢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制订合理的球化退火工艺建立了依据。结果表明,4Cr5Mo2V钢的相变临界点Ac1为835℃、Accm为938℃、Ms为321℃,其最佳固溶温度为1 060~1 080℃,最佳保温时间为1 h,最佳球化退火工艺为870℃×2 h+750℃×8 h。(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7](2019)在《DAC55热作模具钢》一文中研究指出DAC55是在DAC(SKD61)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热作模具钢,保留了DAC的优点,并得到更好的耐热裂性。是一种有很好高温强度、韧性和耐热平衡性的热作模具钢,易加工。近年来随着各向同性产品的开发,日益向高韧性等性能发展,它可以使模具寿命延长,性能更优越。广泛应用在一般压铸模具,也适合大型压铸模(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3期)

孙振亚[8](2019)在《热处理与锻造工艺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H13热作模具钢是模具钢品类中一种重要的钢种,具有良好的热强性、红硬性,较高的韧性、淬透性、抗疲劳和良好的抗高温冲击性能,广泛应用于铝、镁、锌等轻合金的压铸模具、铝合金挤压模具与热锻模具。热作模具钢在服役过程中,需要承受因冲击、磨损、热疲劳、塑性变形以及急冷急热而产生的应力,若H13热作模具钢在热处理与锻造过程中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模具提前失效,造成经济损失或生产事故。由于金属材料组织的遗传特性会伴随热处理的整个过程,因此,从锻造工艺的始端—电渣钢锭均匀化退火处理开始,系统研究H13热作模具钢热处理与开坯锻造工艺参数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揭示热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与组织的影响机理,对指导实际锻造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山东莱锻机械有限公司实际生产H13钢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热压缩实验,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的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温度与时间对均匀化效果、组织与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电渣钢锭进行2X3的正交均匀化实验,对均匀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锻造、正火、球化退火处理,分析了元素的扩散情况,进行了冲击性能实验,揭示了均匀化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组织、元素扩散与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优的均匀化退火工艺为1280°C×10h。本文对经过1280°C×10h均匀化处理的H13钢进行了热压缩实验,获得了变形温度在950~1150℃,变形速率在0.1~10mm/s H13热作模具钢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和热加工图。所建立的本构关系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H13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流变行为。依据获得的热加工图,在60%变形量下,H13的最佳锻造温度区间是1050~1125°℃,应变速率区间是0.1~0.7s-1。对经过均匀化与锻造处理的材料进行了不同正火工艺处理。实验研究了正火温度、正火保温时间与正火次数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正火处理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H13热作模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球状碳化物的分布与形状。研究了不同球化温度与球化工艺对球化状态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粒状碳化物的球化过程,最终获得了最佳的正火与球化退火工艺参数。本文建立了 H13热作模具钢多次锻造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建立的H13本构关系模型,模拟了H13热作模具钢在多次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锻造温度、变形速率、多次锻造道次对材料变形过程中的损伤值、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变形载荷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合理的多次锻造工艺,采用Gleeble热压缩试验机进行多次锻造试验,研究细化晶粒的方法,最终获得3μm的晶粒。(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0)

李大伟[9](2019)在《探析表面处理对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延长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文章对热作模具钢提出了处理方法,分析了处理之后的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论述了表面处理对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的影响,供相关人员借鉴。(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07期)

王斌,许琼方[10](2019)在《热处理工艺对新型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用热处理工艺对新型的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进行应用,更好的去探讨对新型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我们通过先进的扫描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淬火处理的组织,它所包含的硬度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进行热处理工艺应用,发现新型热作模具钢的效果比较好,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在1030°的时候是最合适的温度,达到了我们行业标准规定的水平,其冲击的柔韧性也非常好。(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热作模具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微量元素Ti对H13钢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27%的Ti提高了H13钢的硬度、室温及高温(450℃)抗拉强度、塑性,其硬度提高到51.9 HRC;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450℃)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58 MPa和192 MPa;室温拉伸的断面收缩率由38.0%提升到46.4%,高温拉伸(450℃)的断面收缩率从38.8%提升到50.0%。600℃以下的回火稳定性,回火时间在16~50 h的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H13钢碳化物主要为V_8C_7、M_(23)C_6和M_7C_3;含Ti的H13钢碳化物主要为富Cr的M_(23)C_6、M_7C_3和V_2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作模具钢论文参考文献

[1].叶德新,曾令宇,张波,郭峻宇.热作模具钢H13生产工艺实践[J].江西冶金.2019

[2].王永健,张彦敏,王要利,韩文奎,于宜洛.微量Ti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3].冯萧萧,苏钰,李军,雷佳乐,段志宇.QRO90Supreme热作模具钢失效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9

[4].王超,陈小明,宋仁国.H13热作模具钢表面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5].白植雄,左鹏鹏,计杰,吴晓春.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J].工程科学学报.2019

[6].姚杰,吴红庆,王春涛,左鹏鹏,陈王海.4Cr5Mo2V热作模具钢TTT曲线测定及球化退火工艺探索[J].模具工业.2019

[7]..DAC55热作模具钢[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9

[8].孙振亚.热处理与锻造工艺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9].李大伟.探析表面处理对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9

[10].王斌,许琼方.热处理工艺对新型热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数码世界.2019

论文知识图

(a)冷压和(b)热挤压模具示意图钢热疲劳1000次的SEM图片管式反应炉结构示意图和H13钢热疲劳后表面裂纹与裂纹深...不同硅含量的SDH3钢平衡相图不同硅含量的SDH3钢的CCT曲线

标签:;  ;  ;  ;  ;  ;  ;  

热作模具钢论文_叶德新,曾令宇,张波,郭峻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