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抢占式论文_李智翔,李赟,贺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抢占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实时,算法,时延,周期性,多项,温室,单片机。

非抢占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翔,李赟,贺亮[1](2018)在《一类特殊的非抢占式周期任务的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世界中针对许多任务的资源调度分配和使用具有时效性,对该类任务的调度问题目前的研究还较少。针对此类调度问题,分析其特点,明确其与已有调度模型研究问题的区别,提出新的非抢占式周期任务调度模型,并证明了该类问题为NP完全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求解最优解的模式剪枝算法,以及一种求解近似解的快速求解算法。相关实验表明,提出的两种算法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场景分别对调度问题进行高效求解。(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8年09期)

王伟鑫,葛显龙,王旭,倪霖[2](2016)在《基于关键链的非抢占式多项目调度多属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项目调度中难以实现动态调度和高效调度的问题,从多项目调度整体效用最大化角度,提出基于关键链的非抢占式多项目调度操作模式,构建多项目调度模型.利用正态云模型中云滴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的特征改进遗传算法中交叉算子与变异算子的设置方式,并对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抢占式操作模式,不仅可实现多项目调度的整体效用最大化,而且可实现多项目调度的帕累托改善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陈勇,林宝军[3](2012)在《非抢占式实时任务1次容错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非抢占式任务实时调度问题,根据不同的故障间隔,推导出任务集合需要满足的条件.根据任务的可重复执行次数,分别设计了非抢占式固定优先级容错(NP-FP-FT)以及动态优先级容错(NP-DP-FT)调度算法,并与非抢占式最早期限优先容错(NP-EDF-FT)、非抢占式单调速率容错(NP-RM-FT)调度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非抢占式固定优先级算法调度的任务集合具有最低的任务失效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檀明,魏臻,韩江洪[4](2012)在《非抢占式EDF算法下周期性任务的最小相对截止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求解周期性任务最小相对截止期的方法均假定任务集是采取抢占式EDF调度算法,并不适用于当任务为基于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的场合,如实时通信领域。在分析了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下周期性任务最小相对截止期的计算算法。算法通过逐渐增加任务的相对截止期直到使任务集变为可调度的方式,实现某个任务相对截止期的最小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陈勇,林宝军,张善从[5](2011)在《非抢占式实时容错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中,任务非抢占式实时容错调度问题,得出了任务能够容忍一次故障的条件,以及能够容忍的故障间隔条件;其次,为了减少任务的等待时间,分别在EDF、RM算法中增加了任务可重复次数的判断条件,在相同等待时间或最终期限下,可重复次数少的任务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仿真结果显示,基于RM改进的容错算法NP-PBOR-FT性能较好,平均任务失效率比NP-EDF-FT算法降低了44.19%,比NP-RM-FT算法降低了45.87%,比NP-DBOR-FT算法降低了4.43%,任务等待时间比NP-EDF-FT算法降低了60.54%,比NP-RM-FT算法降低了48.09%,比NP-DBOR-FT算法降低了4.09%;最后,利用设计的NP-PBOR-FT算法,完成实际系统中非抢占式任务的容错调度,采用故障注入的方法,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满足实时性以及容错要求。(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王彦龙[6](2011)在《面向网络处理器的非抢占式硬件多线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网络处理器体系结构的设计研究正朝着片上多核系统集成方向发展。并行多线程结构的可编程数据处理单元由于其处理效率高以及功耗低等优点已成为网络处理器数据通道处理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用于多线程处理器结构的低开销硬件多线程技术。通过采用由指令触发的显式硬件线程触发方式,实现了硬件线程切换的非抢占性,提高了处理器的硬件线程触发效率;利用基于信号唤醒机制的非抢占式多线程技术,使得每个线程切换的开销能够最小降低到零开销,并且最大限度提高每个线程的执行效率。线程唤醒采用了线程轮转优先级与信号唤醒机制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线程被唤醒的时延达到最小。本论文设计的硬件多线程处理器是在一个标准的5级流水线RISC处理器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通过在标准RISC处理器上添加线程切换主模块以及相关的状态和数据保存寄存器进行实现,提高了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效率。整个设计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实现,并在FPGA平台上完成了多线程处理器的并行工作的验证与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李舜,陈伟,陈适[7](2007)在《Symbian OS环境中用活动对象处理非抢占式多任务的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当前流行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 OS)中用活动对象处理非抢占式多任务的独特设计思想,讨论了平台安全性相关问题,并阐述了能力、权限、授权、安全标识符和数据锁定等5个安全因素,剖析了异步函数、活动对象和非抢占式多任务等3个基本概念,重点从安全性的角度对活动对象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解决当前手机操作系统中内存小和安全性两方面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7年03期)

张治中,程方,雒江涛,毛期俭,王俊[8](2007)在《具有切换时延的抢占和非抢占式光交换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组交换和路由器设计中引入光交换技术,在可升级性、带宽、功率消耗和成本等多方面具有好处.然而,光交换机的切换时延比电交换机的切换时延长得多,使得传统面向电交换的时隙调度算法不适合于光交换环境,因此,需要设计新的调度算法,以便在传输的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找到折衷.将此类光交换调度问题分为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两种不同情形,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尽管非抢占式调度不利于在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取得折衷,但对于任意的切换时延,给出的基于最大加权匹配的贪心算法都可以实现2-近似(成本不高于最优调度的两倍),而且算法复杂度不高,为O(N2).对于抢占式调度,也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调度算法——2-近似启发式算法.每次在查找交换机的切换矩阵时,该算法都能保证剩下的业务矩阵都是2-近似的.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了2-近似启发式算法:1)非常逼近最优调度;2)比ADJUST和DOUBLE算法无论是在业务传输时延,还是在计算复杂度上,都有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陈俐,张建武[9](2006)在《基于局部非抢占式定时调度的汽油机控制系统实时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实时性分析的框架,包括建模、调度算法设计和评价3个步骤.以单缸汽油机的点火和喷油控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时性分析和仿真.建立的多处理器实时系统模型由运行在3个处理器上的6个任务组成,提出了局部非抢占式定时调度算法(LNPTT),并与传统的时间片轮巡调度算法对比,对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可调度性验证、时序验证和共享资源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性分析模型合理,提出的LNPTT局部非抢占式定时调度算法可行、可靠.(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赵龙庆,何超,高建平[10](2004)在《一种基于时间片的非抢占式实时内核在温室控制系统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控制系统对多任务处理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片的非抢占式实时内核的原理和设计要点,指出了其相对于前后台系统和RTOS的优点,并开发出基于该内核的应用于温室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期刊2004年05期)

非抢占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多项目调度中难以实现动态调度和高效调度的问题,从多项目调度整体效用最大化角度,提出基于关键链的非抢占式多项目调度操作模式,构建多项目调度模型.利用正态云模型中云滴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的特征改进遗传算法中交叉算子与变异算子的设置方式,并对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抢占式操作模式,不仅可实现多项目调度的整体效用最大化,而且可实现多项目调度的帕累托改善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抢占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智翔,李赟,贺亮.一类特殊的非抢占式周期任务的调度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

[2].王伟鑫,葛显龙,王旭,倪霖.基于关键链的非抢占式多项目调度多属性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16

[3].陈勇,林宝军.非抢占式实时任务1次容错调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

[4].檀明,魏臻,韩江洪.非抢占式EDF算法下周期性任务的最小相对截止期计算[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

[5].陈勇,林宝军,张善从.非抢占式实时容错调度[J].仪器仪表学报.2011

[6].王彦龙.面向网络处理器的非抢占式硬件多线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7].李舜,陈伟,陈适.SymbianOS环境中用活动对象处理非抢占式多任务的安全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

[8].张治中,程方,雒江涛,毛期俭,王俊.具有切换时延的抢占和非抢占式光交换调度研究[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7

[9].陈俐,张建武.基于局部非抢占式定时调度的汽油机控制系统实时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

[10].赵龙庆,何超,高建平.一种基于时间片的非抢占式实时内核在温室控制系统中应用[J].中国农机化.2004

论文知识图

非抢占式调度123R>R>R优先级下各...非抢占式调度如果在操作系统中...一1.非抢占式调度和抢占式调度的...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任务执行...非抢占式内核和抢占式内核的中...非抢占式和抢占式内核》抢占式...

标签:;  ;  ;  ;  ;  ;  ;  

非抢占式论文_李智翔,李赟,贺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