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唐艳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侧,所述滑槽内沿着滑轴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底部支撑组件,每个所述底部支撑组件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边限位组件,所述底座的上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两端上侧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台的上方均设有主筋固定支架,通过主筋固定支架和侧边限位组件便于对主筋杆和盘筋的位置呈间距进行支撑固定,导杆、滑槽和滑板等配合便于对盘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进行位置固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1),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设置有滑轴(3c),所述滑轴(3c)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两侧,所述滑槽(10)内沿着滑轴(3c)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底部支撑组件(11),每个所述底部支撑组件(11)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边限位组件(6),所述底座(1)的上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撑台(7),所述支撑台(7)的两端上侧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台(7)的上方均设有主筋固定支架(3)。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1),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设置有滑轴(3c),所述滑轴(3c)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两侧,所述滑槽(10)内沿着滑轴(3c)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底部支撑组件(11),每个所述底部支撑组件(11)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边限位组件(6),所述底座(1)的上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撑台(7),所述支撑台(7)的两端上侧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台(7)的上方均设有主筋固定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组件(11)包括滑板(11a),所述滑板(11a)均滑动连接至导杆(9)上,所述滑板(11a)的上侧均开设有U型通槽(11c);

所述U型通槽(11c)的内部底面设有内六角螺栓(11b),所述内六角螺栓(11b)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板(11a)并与所述导杆(9)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侧板(6a),所述限位侧板(6a)靠近底部支撑组件(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b),所述限位侧板(6a)的底部与所述滑板(11a)之间通过连接板(12)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固定支架(3)包括两个滑轴(3c),两个所述滑轴(3c)的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

两个所述滑轴(3c)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3a),所述滑杆(3a)内开设有第一钢筋插槽(3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a)靠近滑轴(3c)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3b),所述紧定螺栓(3b)的一端与所述滑轴(3c)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7)内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槽(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浇筑梁柱的时候,需要先准备好钢筋笼,钢筋笼由主筋杆和盘筋组合绑扎而成,但是由于盘筋的位置和间距不易调节固定,以及主筋和盘筋的重量较大,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不便。

申请号为201620253351.8的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支架,及连接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卡口,所述L形支架配合在所述卡口内,所述L形支架与所述卡口之间焊接固定,所述L形支架远离所述连接杆的那一端面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L形支架的那一端具有插孔,但是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主筋杆和盘筋的位置呈间距进行支撑固定,不便于对盘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不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进行位置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便于对主筋杆和盘筋的位置呈间距进行支撑固定,便于对盘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进行位置固定。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侧,所述滑槽内沿着滑轴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底部支撑组件,每个所述底部支撑组件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边限位组件,所述底座的上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两端上侧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台的上方均设有主筋固定支架;

进一步,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均滑动连接至导杆上,所述滑板的上侧均开设有U型通槽;

所述U型通槽的内部底面设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板并与所述导杆抵接。

进一步,所述侧边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靠近底部支撑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侧板的底部与所述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彼此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筋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滑轴,两个所述滑轴的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两个所述滑轴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内开设有第一钢筋插槽。

进一步,所述滑杆靠近滑轴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滑轴抵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台内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筋固定支架和侧边限位组件便于对主筋杆和盘筋的位置呈间距进行支撑固定,导杆、滑槽和滑板等配合便于对盘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进行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座;2、支撑柱;3、主筋固定支架;3a、滑杆;3b、紧定螺栓;3c、滑轴;3d、第一钢筋插槽;4、盘筋;5、主筋杆;6、侧边限位组件;6a、限位侧板;6b、限位槽;7、支撑台;8、第二钢筋插槽;9、导杆;10、滑槽;11、底部支撑组件;11a、滑板;11b、内六角螺栓;11c、U型通槽;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1,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 10,滑槽10内设置有滑轴3c,滑轴3c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滑槽10的内壁两侧,滑槽10内沿着滑轴3c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底部支撑组件11,用于对盘筋4进行底部支撑,每个底部支撑组件11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边限位组件6,用于对盘筋4的两侧进行位置固定,底座1的上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撑台7,支撑台7的两端上侧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柱 2,两个支撑台7的上方均设有主筋固定支架3;

底部支撑组件11包括滑板11a,滑板11a均滑动连接至导杆9上,滑板11a的上侧均开设有U型通槽11c;

U型通槽11c的内部底面设有内六角螺栓11b,内六角螺栓11b的一端穿过滑板11a并与导杆9抵接。

侧边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侧板6a,限位侧板6a靠近底部支撑组件11 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b,限位侧板6a的底部与滑板11a之间通过连接板 12彼此连接。

主筋固定支架3包括两个滑轴3c,两个滑轴3c的下端分别连接至支撑柱2的上端;

两个滑轴3c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3a,滑杆3a内开设有第一钢筋插槽 3d。

滑杆3a靠近滑轴3c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3b,紧定螺栓3b的一端与滑轴3c抵接。通过紧定螺栓3b便于对滑杆3a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支撑台7内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槽8。便于将主筋杆5穿过第二钢筋插槽 8插入盘筋4内。

采用上述结构,首先通过滑槽10内设有的导杆9对底部支撑组件11 的位置和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然后通过内六角螺栓11b对位置进行固定,将盘筋4放置在滑板11a上侧设有的U型通槽11c内,通过限位侧板6a 内设有的限位槽6b可以对盘筋4的两侧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将若干个盘筋 4沿着导杆9的轴线方向排列开来,然后将主筋杆5分别穿过第一钢筋插槽 3d和第二钢筋插槽8传入盘筋4的内部,还可以根据盘筋4的尺寸大小,对主筋固定支架3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4进行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筋固定支架3和侧边限位组件6便于对主筋杆5和盘筋4的位置呈间距进行支撑固定,导杆9、滑槽10和滑板11a等配合便于对盘筋4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盘筋4进行位置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254.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653229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4C 5/16

专利分类号:E04C5/16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37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兴科中路36号1栋11楼1号、3号、4号、5号

发明人:唐艳勤;钤占兴;李齐民;孟社冉;张爱支

第一发明人:唐艳勤

当前权利人: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唐艳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