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杨华

(渠县鲜渡镇第一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呼唤,都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呢?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这些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导入语”即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开头语言,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有着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作用,还有着思维定向的作用。因此,成功的导语就是良好学习的开端。另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诸如实物、插图、录像、录音等声像材料以及面部表情、手势身形等无声语言之类的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导火索。再者,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教师要要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如课前的三分钟,是一个很好利用的平台,比如举行古诗背诵,成语接龙,名言交流,歇后语对接等等。每星期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活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画画比赛、展开有趣的辩论等等。

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广泛的,教学要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相比,有更广泛的天地,可以说,人类活动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采的语文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时代,面向大自然,既要以教材为基点,站在时代的高度和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又要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家庭、校园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是他们体验亲情、享受快乐的场所;社会、大自然是学生们活动的大世界,是他们汲取知识源泉的大课堂。因此,教室也不应是固定的学习场所,课堂也不能囿于教材和教室,还应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等,还可延伸到社区、工厂、农村、山川、海洋,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间上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要延伸到报刊、图片、电影、电视等各种传媒。课堂上除了通过创设情景的模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到社会实际环境中去真实体验,重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便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关键。因此,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听课时,强调学生应注意自己在预习中遗漏了什么内容,什么地方理解有误,什么地方还有困惑,老师在授课时又强调了什么,补充了什么……都要及时记在笔记本上(或者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不只是记下来,还要想,还要对照反思。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以找出根据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这样,当一篇课文学完后,书本上便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附注和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不影响当时课堂的听讲,而且也便于以后复习。另外,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多功能展台等手段,可以把抽象、深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加快自学的速度,加深自学的难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课堂自学的质量。

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五、展开创新想象翅膀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当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任何的衣裳,就去游街,让老百姓看了笑话,上了两个骗子的当以后,皇帝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认为皇帝将会变本加厉地更加残暴的统治人民,最终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学则认为皇帝通过这次教训之后,好好的反思,今后不再关心新衣服,而是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最后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皇帝立他为太子,继承他的王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构建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勃勃生机,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