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型锚具论文_贾丽君,张川,丛霄

导读:本文包含了粘结型锚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锚固,锚具,性能,碳纤维,桥梁工程,疲劳,静力。

粘结型锚具论文文献综述

贾丽君,张川,丛霄[1](2019)在《CFRP索股单孔直筒+内锥粘结型锚具的受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结型锚具的受力性能及其设计参数对锚固效率的影响,寻求较优的锚具设计参数取值范围,本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引入锚固效率的概念,研究了单孔直筒+内锥粘结型锚具的力学性能及索股径向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然后,以锚固效率和等效刚度为考察指标,改变锚具及索股参数,分析了锚具总长度、粘胶介质弹性模量、直筒段长度、内锥角大小、胶体厚度、索股直径参数对锚固效率及等效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锚具总长度宜取为12~16倍CFRP索股直径;粘结胶弹性模量取1.5~3.0 GPa;直筒段长度取为总长度的1/6~1/2之间;内锥角取4°~5°;胶体厚度取CFRP筋直径的0.3~0.5倍;索股直径取值宜小于90 mm.在建议参数取值下,单孔直筒+内锥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效率将达到90%,甚至95%以上.因此,合理优化相关设计参数能较好地提高其锚固效率和刚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谢桂华,冯倩红,唐永生,刘荣桂,卞玉龙[2](2019)在《CFRP筋粘结型锚具的疲劳损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两种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锚固系统在不同疲劳应力比加载条件下的恒幅疲劳试验,借助背面应变片技术,研究了不同疲劳应力比对CFRP筋粘结型锚具疲劳响应的影响;基于Goodman方程,建立了恒幅疲劳荷载下粘结型锚具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手段,探究了疲劳应力比对粘结型锚固系统疲劳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疲劳损伤模型预测的结果与试验观察数据吻合良好;粘结型锚固系统在疲劳过程中的背面应变变化状态能较好地反映锚固系统内部的疲劳损伤状况,证明背面应变片技术适用于该粘结型锚固系统,且采用基于背面应变的疲劳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应力比对粘结型锚具疲劳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喆[3](2017)在《CFRP筋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CFRP材料是通过胶结材料(如环氧树脂),将多根碳纤维丝浇筑在一起,使其协同工作所形成的。CFRP筋材轻质、高强、耐腐蚀,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常被用来代替普通预应力钢筋进行使用。但CFRP筋材也有着显着的力学缺点,它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顺丝向抗拉强度很高,垂直纤维方向抗剪强度却比较低,通常只有抗拉强度值的10%~20%左右。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碳筋的横向抗剪能力较弱,使得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锚固成为一个难题,普通锚具可能会使得筋材发生剪切断裂破坏,过早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开发研究出与CFRP筋材的力学特性相适用的锚具系统。目前世界上很多研究人员都建议使用粘结型锚具来进行CFRP筋的锚固。本文主要通过对3根碳筋的粘结型锚具以及单根散丝碳筋复合式粘结锚具的受力性能及锚固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ANSYS软件的模拟,接触界面采用接触对进行模拟,分析在分级荷载下锚具内界面的应力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2)在现有研究结论及相应规范的基础上,拟定锚具尺寸,共绘制了3组锚具构造图,分析可行后,进行加工制作;(3)在锚具零件加工完成后,使用环氧树脂作为粘结材料,组装、养护锚具,并贴上应变元件及位移测试装置;(4)对组装好的锚具进行静力加载实验,记录试验数据,并将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互相验证并总结规律及不足之处。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ANSYS分析后,可以看出相同锚具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不同尺寸锚具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其正应力及剪应力分布规律不全相同,但规律基本一致。(2)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在直筒段直径及锚具总长度均相同的条件下,复合式粘结锚具比直筒式粘结锚具的极限承载力要高;散丝状筋材有利于碳筋的锚固,其承载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但对加工制作工艺要求更高。(3)将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并总结规律,优化锚具设计。(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9-17)

田川,马佩,贺建涛[4](2016)在《填充材料对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新型锚具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粘结型锚具的锚固原理,通过张拉试验,对比了使用树脂和微膨胀水泥作为填充材料的直筒式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性能,结果表明,以微膨胀水泥作为填充材料的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6年10期)

郁步军,蔡文华,梁书亭,张继文[5](2014)在《单根FRP筋粘结型锚具的设计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根FRP筋粘结型锚具组件存在两类典型的破坏形式:FRP筋在自由长度内破坏和FRP筋从锚具中被拔出。第2种破坏形式是不允许发生的,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出FRP筋的材料特性。在对传统的单根FRP筋粘结型锚具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制造简单、锚固性能好的单筋锚具,并对6组树脂封装的单根CFRP筋组装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张拉过程中CFRP筋材的应力——应变行为,得出其极限应力、弹性模量等。试验表明,设计的单筋FRP筋锚具进行组装件的单向拉伸试验可以得到FRP筋的力学性能,试件破坏状态良好。所作工作为各种FRP筋材的材性试验以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侯苏伟,龙佩恒,诸葛萍,刘明虎[6](2013)在《CFRP索股粘结型锚具锚固机理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传统内锥式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索股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机理,提出锚固区CFRP索股内外层丝轴向拉应力分布不均匀,以及受荷端附近CFRP丝受到弯折及挤压应力过大等不利因素导致锚具锚固性能较差,据此提出改进措施是在受荷端锚筒内部预留一定长度不浇筑粘结剂或对锚具预紧。通过轴向静力拉伸试验,分别对传统及改进后锚具的锚固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索股采用19根Ф5的CFRP丝。结果表明:预紧力对提高锚固性能作用很大;丝间距越小锚固效率系数越高;试件长于1.6m时,长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不大;受荷端锚筒内部预留一定长度不浇筑粘结剂,能解决受荷端附近CFRP丝受到弯折的问题;改进后锚具极限承载力为857.2kN,对应的锚固效率系数提高到101.1%,比传统锚具提高了近20%。(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侯苏伟,强士中,诸葛萍,刘明虎[7](2012)在《碳纤维索股粘结型锚具疲劳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新研发的碳纤维索股内套管锥形粘结型锚具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应力水平为629~704.48MPa的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测试了体现锚固性能的各项指标,分析了锚具各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锚固区碳纤维丝表面粘结力及疲劳后的残余极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很小,且主要发生在前50万次循环加载过程中,之后趋于稳定,各组件之间相互协调性非常稳定;锚固区碳纤维丝表面粘结力失效程度小;锚环外表面环向应变几乎无变化,锚环工作状态良好;相比静力极限承载力,锚固系统疲劳后的残余极限承载力不会降低;该新型锚具抗疲劳性能优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储备。(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周兆鹏,李飞,赵启林[8](2011)在《FRP筋粘结型锚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对FRP筋粘结型锚具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主要涉及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详细阐述锚具的组成以及其对锚具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对现阶段锚具理论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对FRP筋粘结型锚具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1年S1期)

詹界东,杜修力,王作虎[9](2010)在《预应力CFRP筋夹片-粘结型锚具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FRP筋夹片-粘结型锚具静载锚固性能、疲劳性能及周期荷载性能.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分离夹片式锚具及配套张拉设备,避免相关产品二次开发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CFRP筋夹片-粘结型锚具,利用试验对此类锚具系统的静载锚固性能、疲劳性能及周期荷载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锚具各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形状保持良好,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效率系数均超过了0.95,平均值为0.99;各锚具组装件在经受循环疲劳荷载及周期荷载后,锚具夹持区域CFRP筋均未发生破坏,锚具组装件完好,达到了现行适用于钢筋(丝)或钢绞线的规范要求.结论笔者研制的夹片-粘结型锚具能有效地锚固试验中所用的CFRP筋,具有优异的静载锚固性能和良好的动载性能,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梅葵花[10](2007)在《CFRP粘结型锚具的受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CFRP粘结型锚具理论分析相对滞后的现状,对直筒式粘结型锚具,提出了一种粘结应力的分布模型,并采用解析法分析了其极限承载力,对内锥式和直筒+内锥式锚具,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为CFRP粘结型锚具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07年03期)

粘结型锚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两种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锚固系统在不同疲劳应力比加载条件下的恒幅疲劳试验,借助背面应变片技术,研究了不同疲劳应力比对CFRP筋粘结型锚具疲劳响应的影响;基于Goodman方程,建立了恒幅疲劳荷载下粘结型锚具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手段,探究了疲劳应力比对粘结型锚固系统疲劳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疲劳损伤模型预测的结果与试验观察数据吻合良好;粘结型锚固系统在疲劳过程中的背面应变变化状态能较好地反映锚固系统内部的疲劳损伤状况,证明背面应变片技术适用于该粘结型锚固系统,且采用基于背面应变的疲劳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应力比对粘结型锚具疲劳响应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结型锚具论文参考文献

[1].贾丽君,张川,丛霄.CFRP索股单孔直筒+内锥粘结型锚具的受力性能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谢桂华,冯倩红,唐永生,刘荣桂,卞玉龙.CFRP筋粘结型锚具的疲劳损伤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喆.CFRP筋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7

[4].田川,马佩,贺建涛.填充材料对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6

[5].郁步军,蔡文华,梁书亭,张继文.单根FRP筋粘结型锚具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侯苏伟,龙佩恒,诸葛萍,刘明虎.CFRP索股粘结型锚具锚固机理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3

[7].侯苏伟,强士中,诸葛萍,刘明虎.碳纤维索股粘结型锚具疲劳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2

[8].周兆鹏,李飞,赵启林.FRP筋粘结型锚具研究进展[J].工业建筑.2011

[9].詹界东,杜修力,王作虎.预应力CFRP筋夹片-粘结型锚具的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梅葵花.CFRP粘结型锚具的受力性能分析[J].桥梁建设.2007

论文知识图

粘结型锚具直筒粘结型锚具结构夹片-粘结型锚具夹片粘结型锚具锚固机理试验粘结型锚具受力模型串联式复合型锚具复合型锚具由内锥~...

标签:;  ;  ;  ;  ;  ;  ;  

粘结型锚具论文_贾丽君,张川,丛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