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统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间接统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接统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尼日利亚,麦克阿瑟,西非,恩格斯,代议制,翻译器,相对主义。

间接统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皓祎[1](2017)在《间接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的猫丢了,所以当新闻中播出猫语翻译器发明成功的时候,我立刻买了一个,我要用它去找我的猫。我的猫已经陪伴我15年了,是一只看不出品种的猫,我管它叫"汤姆",名字来源大家都知道。虽然连它的品种都搞不清楚,我却非常喜欢它,给它买最好的猫粮,最好的玩具,给它最好的照顾,毕竟它给我带来了唯一的温暖。可它却失踪了。我满世界地找它,把寻猫启示贴满大街小巷,却依然没有它的消息。所以当猫语翻译器开始(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谢国先[2](2016)在《土司制度的根本性质——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与间接统治的必然性与普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统治就是通过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物对少数民族基本群众进行统治,是与国家派遣官员直接管理被统治民族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多民族国家内,间接统治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民族政策,因而其施行比较容易为被统治民族所接受。中国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历经700多年,是间接统治的一种完备形式,可视为世界各国间接统治的代表样式。间接统治可以为直接统治准备条件,是自然的民族融合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当代世界中,民族关系的处理可以从历史上的间接统治情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胡凯基[3](2015)在《近现代中国的代理人间接统治问题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代理人"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西方列强的代理人,中国统治者的"代理"程度有个大致呈抛物线状态的演变过程。代理程度的不同是双方在特定国内国际环境下实力、意图、策略较量博弈的结果。区分代理人的不同代理程度有助于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康宁,熊浩[4](2011)在《间接民主、代议制与精英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问题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热点。文章回顾了围绕直接民主和代议制进行的争论,直接民主由于容易导致暴民政治而被视作洪水猛兽,代议制民主则把人民分为普通大众和精英,认为只有精英才能代表人民更好地治理国家。但把代议制民主简单理解为选择代议员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滑向寡头统治,只有多元主义民主才能避免寡头统治铁律,尽管这种民主内部存在着民主必需的同一性和多元主义需要的差异性这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木华[5](2003)在《史海解秘:看美国人怎样改造战败国日本?》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日本组成了负责投降事务的东久迩内阁。在内阁成立的第二天,身为新首相的东久迩稔彦亲王第一次谈到了战争的责任问题。他对记者说:“战争的原因不仅在于政府政策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档案报》期刊2003-10-17)

洪霞[6](2003)在《文化相对主义与间接统治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至 2 0世纪早期 ,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英国社会兴起 ,它对传统的种族主义观念进行了修正 ,其主要观点是土着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 ;英国的殖民统治应致力于保存殖民地的传统社会、政治机构。而当时英国对广大附属殖民地采取了新创建的“间接统治”制度 ,它较好地解决了维护英国权威与尊重土着种族的权利之间的平衡问题 ,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这一制度的形成有赖于诸多因素 ,但不可否认 ,它与文化相对主义在兴起背景及主要主张与目的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是英国人对殖民地看法转换的结果。可以说 ,间接统治制度是根据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而发展演进出来的统治方式。(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03年02期)

王俊芳[7](2002)在《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期,英国对殖民统治方式进行了调整,其完成的标志是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它的出台,是英国殖民统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引起了帝国内部关系质的变化,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直接统治过渡到间接统治,并开启了英帝国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时段——第一英联邦阶段。 本文分叁大部分论述了20世纪初期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这一根本性变化。第一部分主要从长时段方面阐述了转变的缘由。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调整,是英国缓和帝国内部矛盾(特别是英国和自治领矛盾)、维护自身利益的产物。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随工业化的普及和拓展,英国的经济优势逐步丧失,面对列强的竞争和本身经济优势的失去,称雄世界两个世纪的海上霸权也慢慢被削弱,直至消失。同时,英国国内长期积累的“帝国负担”思潮也越来越浓烈,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意识并对英国的帝国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优势的丧失和“负担”思潮相伴而来的,是自治领要求完全国家地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独立行为的日渐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为了维系与自治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一次发扬务实主义的传统,从自治领事务中抽身而退,英国的殖民统治方式实现了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的转变。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殖民统治方式调整的过程。文章将这一过程分为叁大步:调整的前奏、调整步伐的加速、战后调整的完成。这一调整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英国将自治领的内政外交权力交还给自治领,二是英国从法律上对这些权力进行确认。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英国 I 先将自治领的内政外交等权力逐步交还给本该拥有它的主人,后来又将这 些权力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1926年的“贝尔弗报告”规定:自 治领和英国同为帝国内的“自治实体”,地位平等,彼此互不隶属,并以 “共同效忠英王”联系在一起,是英联邦内自愿结合的成员国。它的出台, 使自治领各方面权利获得“习惯上的效力”,以此为基础,加上 1929年 的专家建议案和 1930年帝国会议确立的一系列原则,汇合成 1931年的《威 斯敏斯特法入 至此,英国不仅从事实上,而且从法律上退出了对自治领 事务的干预。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调整真正完成。 第叁部分分析了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调整的影响。文章从自治领、英 国、殖民主义、整个历史进程四个角度来评价这一调整。指出,调整是自 治领独立发展的真正起点和关键环节,帝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也在一段时间 内使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英国面临各方面压力之下无奈同时也是 现实、明智的抉择;同时,这一调整是英帝国从旧殖民主义牢笼中挣脱并 向新殖民主义过渡的成功尝试,是英国非殖民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 全球化和合理化互动进程中合理化凸显的表现,是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的必要环节。当然,长远看来它的局限性是日趋明显的,但这并不影响调 整本身伟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04-25)

高晋元[8](1989)在《论英国在非洲的“间接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在短短20多年内夺取了非洲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征服和占领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非洲国家和政治实体,成为非洲最大的殖民帝国。即使经过合并以后,英国在非洲也还有约20个殖民地附属国。为了治理这么多分布面广、总面积比英国大几十倍而国情大不相同的附属领地,英国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1989年03期)

张象,姚西伊[9](1986)在《论英国对尼日利亚的间接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变频繁、内战连绵、政局动荡是当代非洲的突出问题。在这些事变中,常常可以发现部族矛盾、酋长制度和旧的保守势力仍然在起着作用。这就使人们感到溯本追源、考查独立前非洲政治的必要。特别是那种维护非洲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土着统治者的(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1986年01期)

应克复[10](1985)在《试论无产阶级的间接统治和直接统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无产阶级统治,是为了最终消灭一切形式的政治统治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的确,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掌握全部的国家政权。当然,享有国家政权,并不是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无产阶级需要国家,是为了消灭一切阶级对立,过渡到没有阶级和没有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本文来源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期刊1985年08期)

间接统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间接统治就是通过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物对少数民族基本群众进行统治,是与国家派遣官员直接管理被统治民族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多民族国家内,间接统治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民族政策,因而其施行比较容易为被统治民族所接受。中国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历经700多年,是间接统治的一种完备形式,可视为世界各国间接统治的代表样式。间接统治可以为直接统治准备条件,是自然的民族融合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当代世界中,民族关系的处理可以从历史上的间接统治情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接统治论文参考文献

[1].李皓祎.间接统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

[2].谢国先.土司制度的根本性质——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与间接统治的必然性与普遍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

[3].胡凯基.近现代中国的代理人间接统治问题评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

[4].王康宁,熊浩.间接民主、代议制与精英统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

[5].木华.史海解秘:看美国人怎样改造战败国日本?[N].中国档案报.2003

[6].洪霞.文化相对主义与间接统治制度[J].世界历史.2003

[7].王俊芳.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D].山东师范大学.2002

[8].高晋元.论英国在非洲的“间接统治”[J].西亚非洲.1989

[9].张象,姚西伊.论英国对尼日利亚的间接统治[J].西亚非洲.1986

[10].应克复.试论无产阶级的间接统治和直接统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5

标签:;  ;  ;  ;  ;  ;  ;  

间接统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