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罗彬红,孙花玲

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罗彬红,孙花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坡工程,随机-模糊概率统计,隶属度,权重

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罗彬红,孙花玲[1](2016)在《随机-模糊概率统计法在边坡岩体参数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中最大的瓶颈是评价因子的离散性,且赋存状态层间性明显,据此,随机抽样100组岩石力学室内试验结果作为总样本,引入随机-模糊概率统计方法,将处于不同稳定级别的因子出现隶属概率作为其在该级别下的隶属度量值,有效避免了选取评价因子实测值时主观意识参与过多。同时,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将头脑风暴法中不同专家的意见进行数理统计后归纳总结,得出具有代表性的权重值,更能综合考虑不同专家认可的侧重点,取得较好的效果。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模糊评价系统中,对如美水电站左岸边坡进行岩体力学参数强度评价,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6年01期)

高娇娇,王威,苏经宇,马东辉[2](2014)在《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模糊随机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自然灾害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和区域设防等多种角度建立了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影响因素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数据资料不精确等多种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叁角模糊数,把叁角模糊数及其函数之间的运算简化为普通的实数之间的运算,从而建立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模糊随机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在评价结果一致的前提下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综合风险评价结果比其他常规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充分反映了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影响的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的客观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御自然灾害与提升综合抗灾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张立业[3](2013)在《基于随机过程的桥梁系统可靠性及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分为在线测试、实时分析、损伤诊断、状态评估以及维修决策五个部分,桥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状态评估中的关键部分。由于目前桥梁构件的可靠性研究比较成熟,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己经得到了应用。对于研究整个桥梁系统的可靠性,多是参照构件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寻找桥梁系统的失效功能函数,由于桥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失效功能函数的确定往往是相当困难的。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欲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构件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评价桥梁结构系统可靠性的指标和方法,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构件可靠性分析的研究成果,使桥梁系统可靠性与构件的可靠性紧密的联系起来。本文在随机过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作为桥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桥梁构件的可靠度降低,即发生损伤时,是否会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对桥梁系统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变换,建立了桥梁的维修频率与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桥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各个构件的失效往往不是同时发生的,即不易出现同时失效的现象,通常是某些构件首先失效,使得剩余构件继续承担所有的外部载荷,在桥梁系统中产生内部应力的重新分配,造成其他构件可靠度的变化,本文推导出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ridge System Mean Time To Failure,简称BSMTTF)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桥梁结构状况的分析可以得到桥梁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即Markov过程稳态概率,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的数值在何种区间范围可认为桥梁结构系统是可靠的,在何种区间范围可认为是不可靠的,可靠与不可靠间还必定存在着过渡区间,并且该过渡区间是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的,故本文研究了桥梁系统工作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次将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应用到桥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上,降低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经验性。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对现有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综述和总结。重点总结了系统可靠性的理论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可靠度的分析方法和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第2章研究了随机过程的相关理论,重点包括Markov过程及其特性,Markov过程状态方程及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在对桥梁系统进行工作状态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作为桥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并对Markov过程稳态概率计算方程中的Markov过程转换率矩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借助算例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通过系统可靠度的限界估计方法对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第3章考虑了维修频率对桥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对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变换,建立了桥梁的维修频率与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即进行了桥梁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分析,通过算例求出不同维修频率条件下的桥梁系统可靠性指标,得出了典型桥梁结构中可靠性指标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第4章考虑桥梁结构系统中当出现首个失效构件后会发生荷载的转移,使应力重新分配,通过对Markov过程稳态概率计算方程及可靠度函数进行Laplace变换,求解变换后的系统状态方程,推导出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SMTTF)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作为载荷共享条件下的桥梁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同时给出了采用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SMTTF)进行桥梁系统时变可靠性分析的方法。第5章针对目前桥梁系统状态评价的具体情况,在采用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作为评价桥梁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标准及工程实际对桥梁系统进行部件及构件组成划分,选取了桥梁结构的模糊评价集,给出了典型桥梁的工作状态空间,研究了桥梁系统工作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次将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应用到桥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上,得出桥梁系统处于可靠状态、过渡状态及不可靠状态的模糊概率数值。该评价体系未采用桥梁技术状况评价过程中的人为打分方法,避免了打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第6章通过全桥模型对顺次失效概率进行了模拟,计算了桥梁结构的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对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SMTTF)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桥梁部件及桥梁系统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全桥模型上的应用效果是可行并且有效的。第7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创新点,得出了如下结论:1、提出了采用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作为桥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Markov过程及其特性、Markov过程状态方程及Markov过程稳态概率的分析,结合桥梁可靠度的理论,提出了采用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作为桥梁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界限估计法对该指标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2、提出了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结合桥梁中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通过修改桥梁系统工作状态的Markov过程转换率矩阵,建立了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3、建立了桥梁的维修频率与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变换,考虑桥梁系统的维修频率对Markov过程稳态概率的影响,该方法可用来选定桥梁的检测维修频率。4、推导出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SMTTF)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实现桥梁系统时变可靠性分析的指标和方法。桥梁结构中由于部分构件失效,会产生内部应力的重分布,通过对桥梁系统状态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推导出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BSMTTF)的计算方法,并在算例上进行了应用。5、首次将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应用到桥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上,降低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经验性。由于桥梁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结果是一个概率数值,而满足哪些概率数值时桥梁系统是可靠的,满足哪些概率数值时桥梁系统是不可靠的,可靠与不可靠间还必定存在着过渡区间。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将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应用到了桥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上本文采用随机过程的方法对桥梁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桥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评价指标;提出了桥梁系统可靠性关联矩阵R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的可靠性指标β和Markov过程稳态概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桥梁系统首次失效平均时间的计算方法;结合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对桥梁部件及桥梁系统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首次将Markov过程稳态概率应用到桥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上。上述理论和方法为桥梁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多种失效模式下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时变可靠度分析;课题编号:20100061110051)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李东旭[4](2011)在《基于随机模拟的溃坝后果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有3400多起大坝溃决事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万多座水库,其中严重病险的有3万多座,病险率达到40%左右,严重威胁着大坝下游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大坝后果进行评估,对于提高大坝风险管理水平、制定防洪救灾措施、救灾物质发放、泛洪区区划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大坝风险分析及溃决后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对大坝溃决后果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分别对生命损失模型、经济损失模型、社会环境影响模型以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大坝溃决后果综合评价指标因子,并建立相应的多层次结构。考虑到大坝溃决后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以及已有资料不充分,评判结果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了随机模拟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大坝的溃决情况,获得大坝溃决各类损失的可能分布,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各类损失整合到一个评估体系中,得到溃坝后果的严重性程度,最终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的大坝溃决后果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基于随机模拟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青山水库实例,在水库初始水位和大坝溃决因素随机变化时,遭受万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溃坝的情况进行模拟,对各类损失进行计算,并进行综合评估,结合评判情况对溃坝后果进行了评价,得到了青山水库溃坝后果属于极其严重情况,比较符合实际。(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3-01)

金菊良,刘丽,汪明武,李如忠,周玉良[5](2011)在《基于叁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地下水环境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叁角模糊数,把叁角模糊数及函数间运算简化为普通的实数之间运算,建立基于叁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地下水环境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模型(ARA-SSTFN)。结果说明: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ARA-SSTFN评价结果,比现有常规方法结果提供评价结果可靠性方面更多信息,能反映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影响的地下水环境系统综合风险评价客观实际情况;ARA-SSTFN在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旱灾害等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数据资料不精确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作用的各种资源环境系统综合风险评价问题中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自然灾害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和区域设防等多种角度建立了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影响因素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数据资料不精确等多种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叁角模糊数,把叁角模糊数及其函数之间的运算简化为普通的实数之间的运算,从而建立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模糊随机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在评价结果一致的前提下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综合风险评价结果比其他常规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充分反映了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影响的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的客观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御自然灾害与提升综合抗灾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罗彬红,孙花玲.随机-模糊概率统计法在边坡岩体参数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16

[2].高娇娇,王威,苏经宇,马东辉.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模糊随机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

[3].张立业.基于随机过程的桥梁系统可靠性及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李东旭.基于随机模拟的溃坝后果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

[5].金菊良,刘丽,汪明武,李如忠,周玉良.基于叁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地下水环境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模型[J].地理科学.2011

标签:;  ;  ;  ;  

模糊随机综合评价论文-罗彬红,孙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