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吴信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机体、一级搅拌缸、以及二级搅拌缸,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以及搅拌杆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二级搅拌缸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体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施工装置,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功能,并且采用变速器的设计,可以实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速率,节约能耗,有利于绿色节能,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直接与机体固定安装于同一底座上,便于整体的供电功能,省时省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体(2)、第一搅拌缸(41)、以及第二搅拌缸(42),所述机体(2)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所述第一搅拌缸(41)位于所述机体(2)内部,所述第二搅拌缸(42)通过固定架(45)固定于所述机体(2)内部,且所述第一搅拌缸(41)底部与所述第二搅拌缸(42)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搅拌缸(41)与所述第二搅拌缸(42)内部连通形成工作腔(4);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驱动电机(5)、驱动基座(6)、变速器(52)、动力轴(62)、活动轴承(61)、以及两个驱动轴承(6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两个支架(33)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方,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位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底部固定有电热转化器(31);所述驱动电机(5)、所述变速器(52)均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且均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下方;所述电热转化器(31)的能量输出端通过传导线(32)与所述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基座(6)固定于所述机体(2)内底壁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架(45)的左侧;所述驱动电机(5)的驱动输出轴(51)与所述变速器(5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变速器(52)的动力输出轴(53)贯穿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延伸至所述机体(2)内与所述驱动基座(6)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有第一竖齿轮(54);所述驱动基座(6)内部嵌有第一横齿轮(64),且所述第一横齿轮(64)与所述第一竖齿轮(54)啮合;固定于所述驱动基座(6)内部的所述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动力轴(62)竖直设置,所述活动轴承(61)固定于所述机体(2)的内顶壁,所述动力轴(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轴承(61)、所述驱动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缸(41)内固定有第一搅拌辊(7),所述第一搅拌辊(7)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缸(41)的左侧壁,通过一个所述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搅拌缸(41)外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辊(7)上套设有第二竖齿轮(73);所述第二搅拌缸(42)内固定有第二搅拌辊(8),所述第二搅拌辊(8)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缸(42)的左侧壁,通过另一个所述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搅拌缸(42)外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辊(8)上套设有第三竖齿轮(82);所述第二竖齿轮(73)以及所述第三竖齿轮(82)上下两侧均啮合有第二横齿轮(65),且多个所述第二横齿轮(65)均固定于所述动力轴(62)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体(2)、第一搅拌缸(41)、以及第二搅拌缸(42),所述机体(2)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所述第一搅拌缸(41)位于所述机体(2)内部,所述第二搅拌缸(42)通过固定架(45)固定于所述机体(2)内部,且所述第一搅拌缸(41)底部与所述第二搅拌缸(42)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搅拌缸(41)与所述第二搅拌缸(42)内部连通形成工作腔(4);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驱动电机(5)、驱动基座(6)、变速器(52)、动力轴(62)、活动轴承(61)、以及两个驱动轴承(63);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两个支架(33)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方,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位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底部固定有电热转化器(31);

所述驱动电机(5)、所述变速器(52)均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且均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下方;

所述电热转化器(31)的能量输出端通过传导线(32)与所述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

所述驱动基座(6)固定于所述机体(2)内底壁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架(45)的左侧;

所述驱动电机(5)的驱动输出轴(51)与所述变速器(5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变速器(52)的动力输出轴(53)贯穿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延伸至所述机体(2)内与所述驱动基座(6)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有第一竖齿轮(54);

所述驱动基座(6)内部嵌有第一横齿轮(64),且所述第一横齿轮(64)与所述第一竖齿轮(54)啮合;

固定于所述驱动基座(6)内部的所述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齿轮;

所述动力轴(62)竖直设置,所述活动轴承(61)固定于所述机体(2)的内顶壁,所述动力轴(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轴承(61)、所述驱动基座(6)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缸(41)内固定有第一搅拌辊(7),所述第一搅拌辊(7)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缸(41)的左侧壁,通过一个所述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上;

位于所述第一搅拌缸(41)外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辊(7)上套设有第二竖齿轮(73);

所述第二搅拌缸(42)内固定有第二搅拌辊(8),所述第二搅拌辊(8)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缸(42)的左侧壁,通过另一个所述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2)的左侧壁上;

位于所述第二搅拌缸(42)外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辊(8)上套设有第三竖齿轮(82);

所述第二竖齿轮(73)以及所述第三竖齿轮(82)上下两侧均啮合有第二横齿轮(65),且多个所述第二横齿轮(65)均固定于所述动力轴(6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辊(7)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扇(71);

所述搅拌扇(71)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72);

所述第二搅拌辊(8)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缸(41)内水平固定有过筛网(43),且所述过筛网(43)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辊(7)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料管(9)以及出料管(44);

所述进料管(9)的下料管贯穿所述机体(2)的顶壁,与所述第一搅拌缸(41)的顶壁连通;

所述出料管(4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搅拌缸(42)的右下端角连通,所述出料管(44)的右端贯穿所述机体(2)的右侧壁延伸至所述机体(2)外部;

所述出料管(4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9)顶部枢接有罩门(91);

所述出料管(44)上固定有阀门(46),且所述阀门(46)位于所述机体(2)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检修窗口(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四个移动滑轮(11)以及两个旋调固定块(12);

两个所述旋调固定块(12)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

四个所述移动滑轮(11)等间距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且四个所述移动滑轮(11)均位于两个所述旋调固定块(12)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满足社会需求,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而当前,市面上的建筑施工装置,在运行机制上较为单一,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降低功耗,因此非常浪费能源,同时由于建筑工地的局限性,施工装置较多采用柴油发电,其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这些都是目前现实中亟需改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在供电供能方面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给,降低了其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在结构上增加了变速器,能够实现实时调整运行速率,针对性的进行能耗调整,进一步节能,非常具有实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是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包括底座、机体、第一搅拌缸、以及第二搅拌缸,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第一搅拌缸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第二搅拌缸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体内部,且所述第一搅拌缸底部与所述第二搅拌缸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搅拌缸与所述第二搅拌缸内部连通形成工作腔,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驱动电机、驱动基座、变速器、动力轴、活动轴承、以及两个驱动轴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两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所述机体的左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底部固定有电热转化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变速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且均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所述电热转化器的能量输出端通过传导线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基座固定于所述机体内底壁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左侧,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机体的左侧壁延伸至所述机体内与所述驱动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竖齿轮,所述驱动基座内部嵌有第一横齿轮,且所述第一横齿轮与所述第一竖齿轮啮合,固定于所述驱动基座内部的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动力轴竖直设置,所述活动轴承固定于所述机体的内顶壁,所述动力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轴承、所述驱动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缸内固定有第一搅拌辊,所述第一搅拌辊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缸的左侧壁,通过一个所述驱动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的左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搅拌缸外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辊上套设有第二竖齿轮,所述第二搅拌缸内固定有第二搅拌辊,所述第二搅拌辊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缸的左侧壁,通过另一个所述驱动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的左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搅拌缸外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辊上套设有第三竖齿轮,所述第二竖齿轮以及所述第三竖齿轮上下两侧均啮合有第二横齿轮,且多个所述第二横齿轮均固定于所述动力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搅拌辊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扇,所述搅拌扇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搅拌辊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搅拌缸内水平固定有过筛网,且所述过筛网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辊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进料管以及出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料管贯穿所述机体的顶壁,与所述第一搅拌缸的顶壁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搅拌缸的右下端角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右端贯穿所述机体的右侧壁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所述出料管左高右低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管顶部枢接有罩门,所述出料管上固定有阀门,且所述阀门位于所述机体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检修窗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四个移动滑轮以及两个旋调固定块,两个所述旋调固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移动滑轮等间距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四个所述移动滑轮均位于两个所述旋调固定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施工装置,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功能,并且采用变速器的设计,可以实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速率,节约能耗,有利于绿色节能,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直接与机体固定安装于同一底座上,便于整体的供电功能,省时省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

1、底座,11、移动滑轮,12、旋调固定块,2、机体,21、检修窗口,3、太阳能电池板,31、电热转化器,32、传导线,33、支架,4、工作腔, 41、第一搅拌缸,42、第二搅拌缸,43、过筛网,44、出料管,45、固定架,46、阀门,5、驱动电机,51、驱动输出轴,52、变速器,53、动力输出轴,54、第一竖齿轮,6、驱动基座,61、活动轴承,62、动力轴, 63、驱动轴承,64、第一横齿轮,65、第二横齿轮,7、第一搅拌辊,71、搅拌扇,72、圆形通孔,73、第二竖齿轮,8、第二搅拌辊,81、螺旋搅拌叶,82、第三竖齿轮,9、进料管,91、罩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包括底座1、机体2、第一搅拌缸41、以及第二搅拌缸42,机体2 固定于底座1顶部,第一搅拌缸41位于机体2内部,第二搅拌缸42通过固定架45固定于机体2内部,且第一搅拌缸41底部与第二搅拌缸42顶部连通,第一搅拌缸41与第二搅拌缸42内部连通形成工作腔4,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驱动电机5、驱动基座6、变速器52、动力轴62、活动轴承61、以及两个驱动轴承63,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两个支架33固定于底座1上方,且太阳能电池板3位于机体2的左侧,太阳能电池板3底部固定有电热转化器31,驱动电机5、变速器52均固定于底座1顶部,且均位于太阳能电池板3下方,电热转化器31的能量输出端通过传导线32 与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驱动基座6固定于机体2内底壁上,且位于固定架45的左侧,驱动电机5的驱动输出轴51与变速器5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变速器52的动力输出轴53贯穿机体2的左侧壁延伸至机体2内与驱动基座6固定连接,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有第一竖齿轮54,驱动基座6内部嵌有第一横齿轮64,且第一横齿轮64与第一竖齿轮54啮合,固定于驱动基座6内部的动力输出轴5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轴62竖直设置,活动轴承61固定于机体2的内顶壁,动力轴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轴承61、驱动基座6活动连接,第一搅拌缸41内固定有第一搅拌辊7,第一搅拌辊7的左端贯穿第一搅拌缸41的左侧壁,通过一个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机体2的左侧壁上,位于第一搅拌缸41外侧的第一搅拌辊7上套设有第二竖齿轮73,第二搅拌缸42内固定有第二搅拌辊8,第二搅拌辊8的左端贯穿第二搅拌缸42的左侧壁,通过另一个驱动轴承63固定连接于机体2的左侧壁上,位于第二搅拌缸42外侧的第二搅拌辊8上套设有第三竖齿轮82,第二竖齿轮73以及第三竖齿轮82 上下两侧均啮合有第二横齿轮65,且多个第二横齿轮65均固定于动力轴 62上。该施工装置在工作时,会通过太阳能电池板3进行吸收热量,再通过电热转化器31将热能转化成电能,通过传导线32传输到驱动电机5的电源输出端,该驱动电机5采用的是步进电机,驱动电机5再通过驱动输出轴51将动力传输至变速器52内,该变速器52采用的是有级式变速器,其动力输出轴53端固定的第一竖齿轮54配合驱动基座6内的第一横齿轮 64形成第一锥齿轮,可以实现不同级式的转速变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节约能耗,第一锥齿轮在驱动电机5的驱动下,会带动动力轴62 进行转动,在动力轴62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辊7以及第二搅拌辊8的多个第二横齿轮65,第二横齿轮65分别与第一搅拌辊7上的第二竖齿轮73以及第二搅拌辊8上的第三竖齿轮82形成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在第二横齿轮65的带动下,配合第二竖齿轮 73以及第三竖齿轮82,则可以带动第一搅拌辊7以及第二搅拌辊8进行转动搅拌,其中第一搅拌辊7以及第二搅拌辊8为同时进行驱动搅拌,而物料在进入由第一搅拌缸41以及第二搅拌缸42组成的工作腔4,该第一搅拌缸41和第二搅拌缸42采用的独立的两个缸体,而第一搅拌缸41的底部开口是于第二搅拌缸42的顶部开口连通的,这样物料则会先经过第一搅拌缸41进行第一搅拌,而第一搅拌缸41内的第一搅拌辊7采用的扇形搅拌扇71搅拌,经过第一搅拌之后,施工原料进入第二搅拌缸42,在第二搅拌缸42内的第二搅拌辊8采用的是螺旋搅拌叶81,能够进一步充分搅拌施工原料,使其充分混合。

为了避免施工原料的浪费,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辊7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扇71,搅拌扇71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72,第二搅拌辊8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81。由于施工原料在搅拌过程中具有一点的粘性,会粘附在搅拌扇71上,因此在搅拌扇71上开设多个圆形通孔72,这些圆形通孔 72的设计能够减小搅拌扇71表面的着力面积,施工原料则难以粘附在搅拌扇71表面上,进而不会造成施工原料的浪费。

为了提高施工原料的搅拌质量,进一步的,第一搅拌缸41内水平固定有过筛网43,且过筛网43位于第一搅拌辊7上方。施工原料内部通常会混杂很多砂石原料,这些砂石如果混入施工原料中可能会造成这些施工原料的粘性不够,影响整个是工程质量,因此在第一搅拌缸41内固定有过筛网43,该过筛网43采用的20目的规格筛网,能够过滤掉原料中的大颗粒杂质,提高原料质量。

为了便于施工原料的进出,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管9以及出料管44,进料管9的下料管贯穿机体2的顶壁,与第一搅拌缸41的顶壁连通,出料管44的左端与第二搅拌缸42的右下端角连通,出料管44的右端贯穿机体2的右侧壁延伸至机体2外部,出料管4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进料管9固定在机体2的顶部,采用的是上口大下口小的设计,这样更加便于放置原料,且原料在进入工作腔4也更加有序,而出料管44采用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这样能够便于排放干净工作腔4内的施工原料,并且工作腔4的底壁同样采用左高右低的倾斜设计,其作用与出料管44一样。

为了控制原料进出,进一步的,进料管9顶部枢接有罩门91,出料管 44上固定有阀门46,且阀门46位于机体2外部。进料管9顶部的罩门91 能够在装置工作时盖上,避免杂质进入,同时闲置时也能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工作腔4内,出料管44的阀门46则能够人为进行控制施工原料的排放,固定在外部更便于操作。

为了便于检修,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机体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检修窗口21。检修窗口21采用的是可开闭的结构设计,其大小能够涵盖工作腔4内部的工作元件,因此能够实现在不需要拆除端盖的前提下,进行内部元件检修。

为了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四个移动滑轮11以及两个旋调固定块12,两个旋调固定块12分别固定于底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四个移动滑轮11等间距固定于底座1的底部,且四个移动滑轮11 均位于两个旋调固定块12之间。由于施工场地时常会改变,且地势不同,因此在底座1底部固定有四个移动滑轮11进行滑动移动,这样移动起来更加省力省时,而旋调固定块12其可旋调的高度比移动滑轮11更高,因此能够在固定位置下进行固定,且该旋调固定块12底部采用的橡胶防滑设计,进一步加大摩擦力,稳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7543.1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646414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1F 13/10

专利分类号:B01F13/10;B01F7/04;B01F7/08;B01F15/00;B01F15/02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300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经济开发区F-6

发明人:吴信锋

第一发明人:吴信锋

当前权利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文珊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吴信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