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冷冻治疗手部52例化脓性肉芽肿临床分析

液氮冷冻治疗手部52例化脓性肉芽肿临床分析

王涛王明金徐承箴(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皮肤科313301)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化脓性肉芽肿液氮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科门诊52例经液氮冷冻治疗的手部化脓性肉芽肿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经过1—4次(平均1.79次)液氮冷冻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治疗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持续1—4天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水疱、血疱,愈合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液氮冷冻治疗手部化脓性肉芽肿操作方法简单,副反应少,疗效确切,适宜皮肤科及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液氮冷冻化脓性肉芽肿手部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78-01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基本情况52例患者均符合化脓性肉芽肿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22例,女性30例,分别占42.3%和57.7%。年龄2—65岁,病程18—60天,皮损直径2mm—8mm;皮损部位:指腹部18例,大鱼际10例,掌心2例,甲沟12例,甲下5例,指侧面5例;皮损均为单发,无蒂结构。所有52例患者入院前均无正规治疗史、均无严重内科疾病及冷球蛋白血症、寒冷性荨麻疹等禁忌症。

1.2治疗方法采用棉签浸渍法,根据皮损大小选择合适的棉签,用棉签蘸取液氮,依据病变的大小及部位采取适当的压力接触肉芽肿表面,冷冻持续时间以皮损周围组织出现约1mm宽的白色冷冻环为标准。病变组织充分冷冻后自然解冻为一个冷冻周期,组织颜色由白色恢复至原有肤色,每次治疗连续1—3个冻融周期,术后予夫西地酸软膏外用。术后1周内复诊,依据皮损表现决定是否再次冷冻。肉芽肿末脱落时每周观察,随诊,脱落后每月随诊1次,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3—4]

1.3治愈标准肉芽组织完全脱落,局部皮肤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原发部位无新发肉芽组织生成。[5]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1-4次后均治愈,其中20例1次治愈,25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2例4次治愈。平均(1.79次),随诊6个月均未见复发。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持续1-4天,均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疱30例,水疱者12例,予手术刀片将疱刺破后外用夫西地酸治疗。所有患者均未感染,愈合后均末见明显并发症。

3.讨论

化脓性肉芽肿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是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增生,与感染无关,多发生在皮肤穿通性外伤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发生在面部、头皮、手指、足、躯干等易受外伤的部位。[1]化脓性肉芽肿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破坏,一线治疗方法包括基底部电灼、皮肤全层切除及冷冻,证据等级均为A。[2]冷冻治疗是应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或诱发生物学效应,达到治疗目的,液氮是最常用的冷冻剂。我们治疗的52例手部化脓性肉芽肿中48例有明显的外伤或异物不正当处理史。化脓性肉芽肿需与无色素黑素瘤、基底细胞癌、kaposi肉芽肿等相鉴别,最好手术切除。[1]对于手部化脓性肉芽肿手术而言,泠冻不需麻醉,操作筒单,疗效确切,较小儿童患者也具有明显治疗优势。与国内外其他文献报道冷冻次数相比,[4-5]我科52例平均冷冻次数较多,原因可能与对于甲沟及甲下病变我们认为少量液氮多次冷冻利于恢复,減少疼痛有关。综上,手部化脓性肉芽肿液氮冷冻治疗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适宜皮肤科及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8.

[2]张建中主译.第1版.皮肤病治疗学最新循证治疗策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7.

[3]田伟,赵敬军,王育英.液氮冷冻治疗头面部化脓性肉芽肿35例疗效观察.2010,17(2):50一51.

[4]周宗立,江小敏,张建平.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肉芽肿46例疗效分析.2007,21(3):158—159.

[5]GhodsiSZ,RazieiM.TaheriA,etal.Comparisonofcryotherapyandcurettageforthetreatmentofpyogenicgranulomaarandomizedtrial.BrJDermatol,2006,154(4):671一675.

标签:;  ;  ;  

液氮冷冻治疗手部52例化脓性肉芽肿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