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平安和谐建设论文

李玉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平安和谐建设论文

摘 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于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措施,以期推动社会平安和谐建设。

关键词: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平安;社会和谐

近年来,虽然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心理关爱服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现有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太健全,好多政策法规不是很完善,导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措施,以期推动社会平安和谐建设迫在眉睫。

一、全体动员,提高群众社会心理服务意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群体,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各类人才的贡献,将来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各类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要想保证社会平安、稳定、和谐发展,就离不开各类人群的贡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要想得到完善和健全,就得要求全体动员:加强全体人们的心理教育意识,让其认清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性;加强全体人们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以及处理各种心理问题能力的训练。目前由于我国的心理教育和服务机构还不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人们群策群力,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二、队伍壮大,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实力

壮大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要有坚强的人才队伍做后盾,就不怕遇到任何心理难题。参照发达国家现有水平,每1000-1500人对应1位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则我国需要86万-130万专业人员。而我国现有取证心理咨询师实际从业人数不足发达国家水平的1/10[1-2]。因此,通过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普及应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心理咨询师培训,表彰志愿心理服务行动,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社会教育、大众服务模式[3]。

三、服务渠道多样化,科学运用新媒体优势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基本覆盖了大街小巷。民众通过电话、微信、QQ等平台进行心理咨询,通过相关公众号和网络搜索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知识,方便快捷。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新媒体发挥作用更加明显,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手提电脑中安装心理服务平台,共享心理健康常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投入小,见效快,更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4]。同时也借助大数据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心理服务线上支持系统,提供专业资源,以此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便捷化与高效性的轨道[5-6]。

3) 离心泵汽蚀的出现和发展与泵流量密切相关,不同流量下,汽蚀在离心泵叶片上开始出现的位置是不同的。在小流量下,汽蚀先在叶片背面发生,叶片工作面还没发生汽蚀;而在大流量下,气泡首先出现在叶片的工作面,叶片背面还未出现气泡。

四、教育体系多层次,市乡村三级面面俱到

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以便不同级别的机构明确各自的心理服务目标和期望达成的心理服务效果,按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人数、服务形式和效果要求,反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项目内容。我省各市可依托于各级综治中心建立县市、乡镇、村社会心理服务三级平台。从场地设施、人员配备、工作职责等方面来完善各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积聚专业和社会力量,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打造区域社会心理服务典范,培养区域专业人次,建立区域工作平台,评估区域发展现状,助力区域社会心理服务深入发展。

社会心理服务是维稳工作的“心防”工程。积极研究探索适应社会治理需要、适应社会稳定需要的社会心理服务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化解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增强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社会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This reduction of DIBL in GSGCDMT structure is due to better gate controllability and screening of the minimum potential position from VDS due to gate and channe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he calculated and simulated values are in close agreement.

[ 参 考 文 献 ]

[1]张黎黎,等.不同专业背景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的临床工作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948-953.

[2]倪子君.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分析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周烈荣,唐玏.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8(13):161-162.

[4]吕臣.构筑心理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平安九三[J].农场经济管理,2017(6):51-52.

[5]李正平.职工心理问题调查及心理服务模式探索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17.

[6]兰海洁.基于政府职能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6-0065-01

*河南省综治办、河南省社科联2018年度专项调研课题: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进平安河南建设。

**作者简介:李玉娜,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暖通空调人才培养。

标签:;  ;  ;  ;  ;  ;  ;  ;  ;  ;  ;  ;  ;  

李玉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平安和谐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