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分析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分析

徐莉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中心小学250301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对朗读教学一定要重视,通过学生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和含义,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当中的朗读指导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要正确对待和应用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17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尤其是阅读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语文老师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质,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利用正确的朗读形式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1、利用适当的范读,对学生进行有效感染和影响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使学生提高对文章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融入课文的阅读中,进而实现有效学习和教学的目的。现如今,要深入展现朗读指导的作用,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进行适当的范读,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相应的影响[1]。朗读是教学当中的讲读过程,老师的讲解和朗读明确并深入,学生就会很好的理解和投入,并且可以有效把握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因此,老师在进行范读时,必须保证自己正确理解文章,同时具有饱满的情绪,学生可以因老师的朗读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和场景,深入感受文章的含义和思想。比如,在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阅读时,老师在进行朗读时,如果平淡没有起伏,学生很难感受到人们对总理的情感,也不能有很深的感受。如果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感情丰富的进行朗读,情感真切的表达全国人民在十里长亭急切盼望灵车的心情和目送总理的悲切心情。并且也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其能够正确朗读

朗读是语文阅读的基本功,是进行文章理解的重要条件。通过有效朗读可以正确了解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含义,可以深入掌握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学生可以进行有技巧的朗读,并准确理解和掌握文章,就必须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可以利用相应的方式和技巧进行正确的朗读文章,并正确体会和感悟文章的含义和思想,感受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有效发挥朗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比如,教授《草原》课文时,老师详细讲解课文表达的含义,尽可能使学生明确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正确断句技巧和方法,朗读的语速和语调的调整控制,指导学生可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章描述的草原的广袤无垠有效的体现出来。并且,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老师记住学生朗读不准的地方,有读音不准,也有音调语速问题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这些地方进行标注,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和体会,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朗读时要注意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要声音洪亮、读音准确、情绪饱满浓郁、音调抑扬顿挫,这样就能够有效感受文章的真情实感,体会到文章的含义和思想,进而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朗读效果。

3、进行熟读和感悟,促进学生阅读效果和朗读兴趣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感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朗读兴趣[2]。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语文老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熟读和思想感悟。利用学生的熟读,老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描述的场景的讨论和表达,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对文章深入体会,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有效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可以应用相应的放法,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在讲授《夜莺的歌声》时,老师要把朗读在整个课堂中贯穿,有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每句朗读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自己感受其中的意境。“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的弯着腰。”读到这句话,学生要体会和理解到战争带来的危害,场景的凄凉,同时也包含着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仇恨。“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尽头唱起来。”读到这里,学生感悟到这是小孩的暗号,在机智的引诱敌人。“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这里,老师指导学生理解到小孩子的镇定、坦然和胆量。接着“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老师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小孩的故意打岔,答非所问,感受小孩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接着继续“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老师的步步指导和引导,学生可以正确把握文章的感情,理解表达的含义,同时也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朗读。学生更深刻的对文章的描述进行了理解,学生的朗读就会包含情感,加上字词的熟悉和音准的掌握,这样的朗读让学生热情高涨,也体会到朗读的成功乐趣。这样的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在感悟当中进行有效的朗读,可以进行情感的熏陶,达到真正的朗读目的。小学生的有效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对语文综合素质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课程改革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阅读教学当中的朗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的学校教学,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指导和教会学生各种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感悟其思想感情,进而可以灵活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文章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述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涛.让朗读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J].考试周刊,2017(48):75-75.

[2]王文光.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4):50-50.

标签:;  ;  ;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