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论文和设计-孔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从而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办公方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设计方案

1.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包括: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5.一种设备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转换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和第二获取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子模块和第二转换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和第二发送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所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物联网设备不断普及。通过移动终端来远程控制和管理各种智能家居电器,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物联技术应用实例。然而,现有的物联网管理平台中,通常企业中的各个自动化设备直接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对接。即:企业中的空调、传感器、门禁设备、电表、打印机等各个自动化设备直接将自身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发送至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由于连通管理系统可能无法识别出各个自动化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这样就会导致各个自动化设备无法接入到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例如,投影仪可以将自身的原始IoT数据发送至投影仪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但是该连通管理系统可能无法对投影仪的原始IoT数据进行识别,此时投影仪就无法接入到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从而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办公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包括:

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接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转换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和第二获取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子模块和第二转换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和第二发送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所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先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然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再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从而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而在现有的设备接入方法中,各个自动化设备直接将自身的运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由于连通管理系统可能无法识别出各个自动化设备的运动数据,这样就会导致各个自动化设备无法接入到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从而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办公方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接入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接入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备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步骤102、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步骤103、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接入方法,先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然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再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从而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而在现有的设备接入方法中,各个自动化设备直接将自身的运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由于连通管理系统可能无法识别出各个自动化设备的运动数据,这样就会导致各个自动化设备无法接入到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接入方法,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从而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办公方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设备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音频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

步骤202、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视频接收接口接收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步骤203、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采用预先确定的音频转换方式,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

步骤204、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采用预先确定的视频转换方式,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步骤205、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音频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步骤206、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具体地,服务器可以通过视频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接入方法,先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然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再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从而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而在现有的设备接入方法中,各个自动化设备直接将自身的运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由于连通管理系统可能无法识别出各个自动化设备的运动数据,这样就会导致各个自动化设备无法接入到相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接入方法,可以保证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成功地接入到相对应的连通系统中,从而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办公方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接入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接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1、转换模块302和发送模块303;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301,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云系统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物联网IoT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302,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IoT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303,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IoT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使得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接入到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接入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获取模块301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3011和第二获取子模块3012;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3011,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3012,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接收接口获取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模块302包括:第一转换子模块3021和第二转换子模块3022;其中,

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3021,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转换子模块3022,用于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303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3031和第二发送子模块3032;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子模块3031,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一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音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所述第二发送子模块3032,用于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云系统中的第二发送接口将各个音视频交互设备的标准视频数据发送至与其对应的连通管理系统中。

上述设备接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服务器的框图。图5显示的服务器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服务器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服务器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服务器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服务器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服务器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服务器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服务器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服务器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服务器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接入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529211.7

申请日:2019-06-19

公开号:CN110266434A

公开日:2019-09-20

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授权时间:主分类号:H04L 1/00

专利分类号:H04L1/00;H04L12/28;H04L29/08;H04N21/439;H04N21/4402

范畴分类:39B;

申请人:上海明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明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政府路18号波司登国际大厦五楼南

发明人:孔尧

第一发明人:孔尧

当前权利人:上海明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论文和设计-孔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