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论文和设计-张莹莹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包括一个罩体,所述罩体由上板、前板和两个侧边板组成,所述的每个侧边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第二窗口部、第三窗口部,便于操作人员检修设备;由于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震动较大,所述的每个侧边板内侧还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用于抗震;所述上板内侧、前板内侧和两个侧边板内侧还粘贴吸音棉,用于减小径向锻造机旋锻加工过程中的噪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径向锻造机旋锻加工过程中的噪音,同时降低生产安全风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罩体,所述罩体由上板、前板和两个侧边板组成,所述上板处于所述罩体的上方,所述上板平行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平面,所述前板垂直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板连接,所述前板的下端与所述径向锻造机的底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垂直,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板的两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下端分别安装到径向锻造机两侧的外壳上;每个侧边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中间,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一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三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部;每个侧边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抗震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纵横交错地分布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除所述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之外的区域,所述上板的内侧、所述前板的内侧、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还设有用于降噪的吸音棉,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的所述吸音棉粘贴在所述加强筋形成的空隙处。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罩体,所述罩体由上板、前板和两个侧边板组成,所述上板处于所述罩体的上方,所述上板平行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平面,所述前板垂直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板连接,所述前板的下端与所述径向锻造机的底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垂直,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板的两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下端分别安装到径向锻造机两侧的外壳上;

每个侧边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中间,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一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三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部;

每个侧边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抗震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纵横交错地分布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除所述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之外的区域,所述上板的内侧、所述前板的内侧、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还设有用于降噪的吸音棉,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的所述吸音棉粘贴在所述加强筋形成的空隙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方,且不覆盖于所述第三侧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的下部具有多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部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二窗口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铰接,所述第三窗口部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部与所述第三窗口部的大小、形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三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三把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横向加强筋和多条纵向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固所述罩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有可闭合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径向锻造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径向锻造是指专门加工实心或空心长轴类零件的旋转锻造方法,锻造成型技术是冶金生产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造船等领域,径向锻造变形技术与自由锻造技术相比具有锻造效率高、变形温降小、表层变形较充分等优点。但是,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一般将径向锻造机放置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减少噪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但是在前期设备只有几台的情况下,单独使用一个空间的成本太大,而且目前径向锻造机旋锻加工采用人工操作,更需要对噪音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在旋锻加工的过程中,径向锻造机装夹夹子等部分处于操作人员可接触的位置,存在生产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在保护罩上设有多个可开启的窗口,方便日常检修;在保护罩内侧加入加强筋用于抗震,在保护罩内侧粘贴吸音棉用于减弱噪声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包括一个罩体,所述罩体由上板、前板和两个侧边板组成,所述上板处于所述罩体的上方,所述上板平行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平面,所述前板垂直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板连接,所述前板的下端与所述径向锻造机的底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与所述上板、所述前板垂直,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板的两侧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板的下端分别安装到径向锻造机两侧的外壳上;

每个侧边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中间,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一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三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位于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部;

每个侧边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抗震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纵横交错地分布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除所述第一窗口部、所述第二窗口部、所述第三窗口部之外的区域,所述上板的内侧、所述前板的内侧、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还设有用于降噪的吸音棉,所述两个侧边板的内侧的所述吸音棉粘贴在所述加强筋形成的空隙处。

优选地,所述上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方,且不覆盖于所述第三侧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的下部具有多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部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二窗口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铰接,所述第三窗口部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窗口部与所述第三窗口部的大小、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三窗口部上对应设有第三把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横向加强筋和多条纵向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固所述罩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有可闭合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包括一个罩体,利用所述罩体将径向锻造机旋锻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产安全风险的位置防护起来,所述罩体包括上板、前板和两个侧边板,所述的每个侧边板上还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第二窗口部和第三窗口部,便于操作人员检修设备;所述的每个侧边板内侧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用于抗震;所述上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和每个侧边板的内侧都粘贴有吸音棉用于降噪。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弱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影响,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生产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的侧边板内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的侧边板内侧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包括一个罩体1,罩体1由上板2、前板3和两个侧边板4组成,上板2处于罩体1的上方,上板2平行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5平面,前板3垂直于上板2,前板3的上端与上板2连接,前板3的下端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5连接,两个侧边板4与上板2、前板3垂直,两个侧边板4的上端分别与上板2的两侧连接,两个侧边板4的下端分别安装到径向锻造机两侧的外壳上。利用上板2、前板3和两个侧边板4将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产安全风险的部位防护起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有效减弱噪声影响。

每个侧边板4包括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和第三侧板43,第二侧板42位于第一侧板41和第三侧板43的中间,第一侧板41的一边与前板3连接,第一侧板41的另一边与第二侧板42连接,第一侧板41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411,第一窗口部411位于第一侧板41的上部,第二侧板42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窗口部421,第二窗口部421位于第二侧板42的中部,第三侧板43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三窗口部431,第三窗口部431位于第三侧板43的中部。优选地,第二窗口部421与第三窗口部431的大小、形状相同,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和第三侧板43的结构与径向锻造机的构造相配合,在旋锻加工过程中,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第三窗口部431为关闭状态,当设备故障需要维修时,操作人员可以打开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第三窗口部431对设备进行检修。

每个侧边板4的内侧设有用于抗震的加强筋44,加强筋44纵横交错地分布在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第三侧板43的内侧除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第三窗口部431之外的区域,上板2的内侧、前板3的内侧、两个侧边板4的内侧还设有用于降噪的吸音棉45,两个侧边板4的内侧的吸音棉45粘贴在加强筋44形成的空隙处。由于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加强筋44能够有效抗震,降低震动对罩体1造成的破坏,吸音棉45能够有效减弱噪声,降低噪声对操作人员的不利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板2位于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的上方,且不覆盖于第三侧板43。此结构能够与罩体1内部的径向锻造机设备的构造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三侧板43的下部具有多边形的缺口432,缺口432位于第三侧板43和底座5之间。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第三侧板43的结构与径向锻造机的结构相配合,能够将径向锻造机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生产安全风险的部位防护起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窗口部411与第一侧板41铰接,第二窗口部421与第二侧板42铰接,第三窗口部431与第三侧板43铰接,从而保证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第三窗口部431可单侧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窗口部411上对应设有第一把手4111,第二窗口部421上对应设有第二把手4211,第三窗口部431上对应设有第三把手4311。第一把手4111、第二把手4211、第三把手4311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开启和关闭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第三窗口部4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加强筋44包括多条横向加强筋441和多条纵向加强筋442。多条横向加强筋441和多条纵向加强筋442纵横分布,有效增强罩体1的抗震动能力,减弱旋锻加工过程产生的震动对罩体1造成的破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侧板41上还设有用于加固罩体1的安装孔412,安装孔412位于第一侧板41的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侧板42上还设有可闭合的观察窗422,观察窗422位于第二侧板42的下部。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观察窗422的第二侧板42内侧可不设或镂空吸音棉,便于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422侧向观察罩体1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

使用时,将罩体1的两个侧边板4固定安装于径向锻造机的外壳上,上板2与径向锻造机的底座5的平面平行,前板3锁在滚轮轴覆盖连接板上,将径向锻造机可能产生生产安全风险的部位全部防护起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加强筋44可有效抗震,吸音棉45可有效降噪,因此在设备只有机台的情况下,可以不必为设备单独准备一个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操作人员可以开启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或第三窗口部431对设备的不同部位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包括一个罩体1,利用罩体1将径向锻造机旋锻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产安全风险的位置防护起来,罩体1包括上板2、前板3和两个侧边板4,每个侧边板4上还设有可开启的第一窗口部411、第二窗口部421和第三窗口部431,便于操作人员检修设备;每个侧边板4内侧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44用于抗震;上板2的内侧、前板3的内侧和每个侧边板4的内侧都粘贴有吸音棉45用于降噪。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弱径向锻造机在旋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影响,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717.8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07312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1J 13/00

专利分类号:B21J13/00

范畴分类:26D;

申请人:大永精机(江苏)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永精机(江苏)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236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滨海工业园滨海大道16号

发明人:张莹莹;李诚彬;朱庆

第一发明人:张莹莹

当前权利人:大永精机(江苏)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珺

代理机构:32270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用于径向锻造机的保护罩论文和设计-张莹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