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论文文献综述)
段小敏[1](2019)在《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词的发展经历了消长起落的过程。清初词坛局面发展多元,云间词派及其余韵流响后,吴伟业、柳州词派、毗陵词人群体、龚鼎孳、岭南等词家各据南北。待清词发展进入了“中兴”时期以后,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便相继自立门户,这一时期着名词家涌现,陈维崧、朱彝尊、厉鹗等人都享誉词坛。词到了道咸时期,出现了清词史上可资称道的“以词写史”现象。虽然不少学者关注到了道咸年间的“以词写史”现象,但是目前还未有人明确提出以“词史”批评思维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因此,论文的引言部分对关于具有“词史”特质的词人及他们的词作研究、清代“词史”研究、清代“词史”相关的其他问题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期望能从前人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一些启发。论文以“词史”批评思维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它和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现象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解析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的主张及它的生成原因。从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的现象出发,通过对这一时期“以词写史”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道咸年间这批词人为“词史”特质的自发建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现象的出现,奠定了“词史”批评思维生发的基础。“词史”批评思维从理论的高度对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的现象进行概括,把道咸年间出现的词学现象上升到词学理论的层面。如果想要从较深层次解析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就必须立足于这一时期一批具有“词史”特质的作品,这批具有“词史”特质的作品,是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现象结出的丰硕成果。道咸年间这一批词人“以词写史”的创作实践,是以具体行动对词体的推尊,他们用词作表现和表达了道咸时期的历史,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因此,在对这一时期“词史”特质作品的总体把握上,我们概括出词的尊体、词亦是史和词擅达意这三点主张。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的产生,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有其社会原因和文学发展的规律性。一方面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的产生,与清代及道咸年间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清代的词学批评有很多是比照诗学批评来进行的,这种以诗道论词的风尚,为“词史”批评思维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背景。加之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弥漫,清初以来尤侗、陈维崧、周济等词家为“词史”理念完善做的很多工作,种种因素之下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便出现了。
董继兵[2](2016)在《晚清战争词研究》文中指出晚清中国,内外交困、战火频仍,频繁的战争冲突,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广大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伤痛,更引起许多有识之士和爱国志士纷纷走向“救亡图存”的抗战救国之路。生长于这一时期的词人,由于政治环境的急剧恶化和内外战争的长年摧残,纷纷用“词”这种心灵的载体,细腻而深沉地表达着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对时局的关切、对战争的思考,向后世展示着他们当时那种迷茫、彷徨、流离失所、无力回大的心情,这也促成了晚清战争词创作的繁荣。本文根据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词学资料,梳理晚清战争词百年的创作轨迹与辉煌实绩,力图脉络清晰地展现晚清战争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并深入考察其独特的“词史”价值与艺术成就。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章通过检索一些晚清词集汇编资料和史料文献,特别是相关的词话、词集汇编、词选本和清代人物传记资料等,按词人的姓名、生卒年、籍贯、科举、仕履、词集等项,整理出晚清战争词作者简况表。再结合词人的出生时间、区域分布、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来具体探讨晚清战争词作者的分布与构成情况,分析晚清战争词作者的主要阶层类型与艺术倾向表现等。第二、三章围绕晚清一些重大的战争事件,主要有政局动荡的嘉道前期、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血火纷飞的太平天国战乱、战火依然的同光中兴、惨烈悲壮的甲午战争、劫难深重的庚子国变、艰难前行的清末革命等七个专题,力求从战争词创作的角度来还原这些战争的真实面貌,并结合一些重要词人与词作的分析,认真梳理晚清战争词百余年的主要轨迹与发展脉络,归纳每个阶段战争词创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第四章,结合晚清战争的不同性质与战争词创作的实际,主要分为反抗列强侵略战争与爱国主义的高扬、平定内部叛乱战争与政治秩序的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与民主革命的号召等三种类型,来具体探讨每种类型战争词中的重要主题和价值取向,以及所呈现出的独特面貌。第五章是从艺术分析的层面,按照“词亦有史”的创作意识、蕴涵丰富的意象建构、“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以“悲”为主的艺术风格等四个方而,来重点归纳晚清战争词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特质,努力发掘晚清战争词作的艺术魅力。
朱博杨[3](2016)在《周济词学思想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周济是清代着名词论家他的词学理论影响最大的部分可以粗略分为三个方面。一为词史论,二为寄托论,三为正变论。从清词的发展来看,词史论抬高了词的地位,使词与诗并驾齐驱;寄托论拓宽了词的门径,使词的阐释更为多元;正变论则消弭了传统的正变观,建立了词的批评标准。周济的词学思想并不仅仅是常州词派词学的一部分,也是清代词学的一个有机体,他的词学思想流波所及,与其他的词人词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蒋敦复之《芬陀利室词话》、谢章铤之《赌棋山庄词话》、陈廷焯之《白雨斋词话》、谭献《复堂词话》、况周颐之《蕙风词话》等,他们的词论有的属于明显承继,有的属于间接的涉及,或批评,或继承,都可以看出曾经受到周济词论影响的痕迹。周济词论不仅已经构成了常州词派词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清词理论构建的一部分。
刘童[4](2014)在《周济及其《味隽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济(1781-1839),字保绪,号未斋,又号止庵、止安,别号介存居士,江苏荆溪(今宜兴)人。其创作涉及史、文、诗、词、书、画诸体,词学用力尤深。作为清代着名的词学理论家、“常州词派”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其词论如“词史观”、“寄托出入观”、“浑化观”,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一直被学界奉为研究热点,他的词集《味隽斋词》却鲜有问津。本文意图从历史和文本入手,理清周济的生平脉络及师承关系,探究其词学观念的继承及《味隽斋词》的成书、内容和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立足于清代词学发展的背景,并从以下方面深入分析周济词学的成因:时代背景、士人心理;常州地域文化;务实的学风;词坛风气的转变。第二章主要对现有成果中关于周济生平事迹缺载、误载的情况进行考证、辨正、补充,从生平、着述两个层面还原其生活面貌和治学生涯。第三章讨论周济的师承关系。先概述常州词坛交学传统,再探讨董士锡对张惠言的继承,最后从“词学创作”和“词学理论”两个层面论述董士锡对周济的词学影响。第四章对周济的词集《味隽斋词》展开全面研究。第一节论述《味隽斋词》的版本情况。第二节分析《味隽斋词》的题材内容。第三节结合周济词论的“门户观”,分析其词作继承之渊源。第四节从读者接受论的角度讨论周济《味隽斋词》的价值。
余群[5](2010)在《陆葇及其词研究》文中指出陆葇幼遭兵燹,转徙流离,久久困于名场。身处鼎革,又享受鼎革之后的恩赐与繁荣。广泛交接于清廷官员与词坛佼佼者之间,他经历了阳羡词派由盛到衰的过程,目睹了京华词苑的短暂繁荣,同时又真正加入了浙西词派的创作。迄今为止,尚无人对其词作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这在清代词学研究中不能不令人引以为憾。本文充分利用陆葇的诗、词、赋等第一手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力图对其生平及其《雅坪词谱》词作进行全面研究,以期清晰地考证出陆葇及其陆氏家族主要成员的生平事迹,并通过对其词作的客观分析,从而挖掘出陆菜对清初词坛的贡献。本文基本结构如下:绪论:概述陆葇在清初词坛的地位以及关于陆葇的研究现状,并阐述笔者的选题缘由。第一章:陆葇的生平及其与翰林文化。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陆葇及其家庭主要成员的生平事迹。笔者以陆葇为切入点,通过具体个案分析,力图探索康熙十八年之后,翰林文化给清初词坛带来的变化。第二章:陆葇与前期浙西词派。陆葇是浙西词派的健将,与浙西词派成员倾情倾力的唱和,但通过相同词题的比较,陆葇却偏离了浙西词派的路数。第三章:陆葇词中的隐逸意识。纵观其《雅坪词谱》,陶渊明的白衣人重阳节送酒、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以及柴桑、桃源、武陵、匡庐等隐逸之地都频频提到,浓厚的家族禅风以及江南的隐逸之风是他隐逸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第四章:陆葇词中的“词史”意识。结合古今人对陆葇的评价,分析《雅坪词谱》的“词史”意识,进而探析清初词坛“词史”意识的建构。结语:对陆葇及其词作做概括性总结。他交游广泛,与南北词坛各大词派的词人均有酬唱赠答。特别是陆葇与清初翰林词人的互动,对浙西词风的形成,甚至对清词的中兴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总之,陆葇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位清初词人。他在清词演变的大浪潮、大格局中有着他的贡献。
张晴[6](2008)在《近十余年来周济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作为常州词派重要的理论家,周济提出了"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词学思想。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对周济的词学理论、词学渊源及其在常州词派的影响作了较多的关注,有成绩,亦有不足,试将其梳理。
罗茜[7](2008)在《周济的词学理论及词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济是清代中期着名的词学理论家,也是“常州词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他的词论开拓了常州派的堂庑。历来对周济词论的关注者有不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其词学成就的研究的已经展开,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总体看来,研究者比较重视其词学理论,于词作方面很少有人论及。而将周济的词论与词作合二为一,进行综合研究者也不多见。本文试图采用知人论世、纵横比较的方法全面展示周济的人格魅力及词学指向。从周济作为一个词人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他在词学方面的成就,从他的词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来考察他是如何继承和振兴常州词派的。同时,综合嘉道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探讨周济的文学成绩与其之间的关系。从周词的具体文本出发,对其词作进行一定的探讨,以期体会和把握其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特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周济是典型的学者词人,那么他何以成为了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其一生经历究竟与他学词、治词之间有何必然联系?这一部分将从他的性格入手,将他奇特的经历、豪迈的人格与其生平事迹相联系,多层次、多视角展现周济其人其事,以探讨其词学思想与生平经历和性格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二章,作为清代着名的词论家,周济取得的学术成就、提出的词学理论是与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因而,这一章主要是将周济置于嘉道时代的社会背景、学术思想背景中加以论述。探究周济词论形成与客观社会条件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三章,着重论述周济的词学思想以及成就。周济的词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词辨序》、《介存斋论词杂着》及《宋四家词选》中。他的词史观、寄托出入观、浑化观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显着特征。另外,还较具体地论述了《宋四家词选》的选择取法对象“南北兼采”的标准。通过这一选本的分析,更深入地探讨周济的词学思想。第四章,对周济《味隽斋词》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其词作与词论之间的关系,赏析其经典篇目,以期较客观地评价周济词的特点。周济词的题材内容不外乎咏物、写景、抒怀和描写闺情。而这些内容大都运用寄托的方法。本章还着重从周氏词的意象、意境、语言等层面出发,论述周词的艺术风貌:一、就材取物,意象丰富。二、意境清简自然、浑成阔大。三、语言工巧,用典精当。四、工于比兴,长于寄托。“余论“部分简要论述周济词在清代词坛上的地位,力图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作出客观公允的定位和评价。
施霖[8](2004)在《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文中认为
二、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论文提纲范文)
(1)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现象与“词史”批评思维的生成 |
(一)道咸年间“以词写史”现象分析 |
(二)一批词人对“词史”特质的自发建构 |
1.方面大臣邓廷桢、林则徐忧患意识的流露 |
2.于役将士周闲感于军情的表达 |
3.有“词史”之誉的蒋春霖乱离心态的抒发 |
4.其他词人“词史”特质的呈现 |
(三)“以词写史”现象与“词史”批评思维之间的关系 |
1.“以词写史”现象奠定了“词史”批评思维的基础 |
2.“词史”批评思维从理论高度概括了“以词写史”现象 |
二、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的主张 |
(一)词的尊体:词的地位的上升 |
(二)词亦是史:词是反映历史的特殊方式 |
(三)词擅达意:词擅于表现特定社会氛围和乱离心态 |
三、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生成的原因 |
(一)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生成的社会原因 |
1.清政府昏庸的统治给文人带来的强烈刺激 |
2.道咸年间满目疮痍的社会给文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 |
(二)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生成的理论原因 |
1.以诗道论词的风尚 |
2.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
3.清初以来尤侗、陈维崧、周济等人的理论建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晚清战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晚清战争词作者的区域分布与阶层统计 |
第一节 晚清战争词作者的出生时间统计 |
第二节 晚清战争词作者的区域分布统计 |
第三节 晚清战争词作者的社会阶层统计 |
第二章 晚清前期战争与相关词作 |
第一节 政局动荡的嘉道前期 |
一、回忆攻入皇宫的激烈民变 |
二、描写西南地区的讨逆战事 |
三、关注东南沿海的海防事务 |
四、反映西北边关的异域生活 |
第二节 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 |
一、对鸦片危害的无情揭露 |
二、对英军入侵的悲情书写 |
三、对清军抗战的关注与反思 |
四、对战争恶果的强烈批判 |
第三节 血火纷飞的太平天国战乱 |
一、反映城市遭受破坏的乱象 |
二、抒发对殉难将士的哀悼 |
三、表达对百姓无辜受难的同情 |
四、谴责清军当权者的昏庸误国 |
五、表达清军获胜的喜悦心情 |
第四节 战火依然的同光中兴 |
一、表达建功立业的功名意识 |
二、抒发怀才不遇的愁苦情绪 |
三、吟咏远赴边关的奇特经历 |
四、阐发对法军入侵的痛恨之感 |
第三章 晚清后期战争与相关词作 |
第一节 惨烈悲壮的甲午战争 |
一、对清廷昏庸当权者的批判 |
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
三、对国势不振的愤慨与忧虑 |
第二节 劫难深重的庚子国变 |
一、对义和团运动乱象的反映 |
二、对八国联军入侵罪行的揭露 |
三、对两宫出逃的批评与哀伤 |
第三节 艰难前行的清末革命 |
一、痛惜惨遭杀害的革新人物 |
二、展现革命志士的抗争精神 |
三、抒发清朝遗民的无限哀伤 |
四、痛斥封建余孽的倒行逆施 |
第四章 晚清战争词的主题取向 |
第一节 反抗列强侵略战争——爱国主义的高扬 |
一、歌颂爱国将领的以死殉国 |
二、谴责外来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
三、抒发忧念国君的忠君思想 |
四、抨击清廷当权者的软弱无能 |
第二节 平定内部叛乱战争——政治秩序的维护 |
一、表达对历史英豪人物的钦佩 |
二、描写战乱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
三、追求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
四、阐发对政局战事的思考 |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民主革命的号召 |
一、批判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
二、追求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 |
第五章 晚清战争词的美学特质 |
第一节 “词亦有史”的创作意识 |
一、“以词存史” |
二、“以史入词” |
三、“史外传心之史” |
第二节 蕴涵丰富的意象建构 |
一、“月白风清,画出一天秋色”——自然景物类 |
二、“痛哭芜城赋,旧梦醒青楼”——社会风情类 |
三、“江左可怜残局在,只仗先生再起”——咏史怀古类 |
第三节 “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 |
一、“比兴寄托”的词学主张 |
二、“比兴寄托”的广泛运用 |
第四节 以“悲”为主的艺术风格 |
一、悲而愤慨 |
二、悲而旷放 |
三、悲而哀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周济词学思想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周济生平、着作与词学思想 |
第一节 周济生平考辨与着作简况 |
第二节 周济词学思想述论 |
一、“词亦有史” |
二、“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
三、“截断众流穷正变” |
第二章 晚近词论家对周济词史观的接受 |
第一节 谭献:以忧生念乱之时,寓温厚和平之教 |
第二节 蒋敦复:诗至咏古,词亦有之 |
一、沉郁幽忧,托之倚声 |
二、“以有厚入无间” |
第三章 晚近词论家对周济寄托论的接受 |
第一节 况周颐:身世之感,通于性灵 |
一、性灵即寄托 |
二、寄托论与“重、拙、大” |
第二节 谭献:寄托论的多元阐释 |
第三节 谢章铤:清空与寄托的兼容 |
第四章 晚近词论家对周济正变论的接受 |
第一节 陈廷焯:豪放亦可,婉约亦可 |
第二节 陈洵:以周、吴为师,余子为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周济及其《味隽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周济词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及士人心理 |
一、时代背景 |
二、士人心理 |
第二节 地理文化环境 |
一、常州的地理环境 |
二、常州的文化环境 |
第三节 务实的学风 |
第四节 词坛风气的转变 |
第二章 周济之生平、着述 |
第一节 周济之生平 |
一、周济生平述略 |
二、周济论着略录 |
第三章 董、周之间的师承关系 |
第一节 常州词派师承传统 |
一、常派文人交游——以周、董二人与包士臣的交往为例 |
二、早期常派词人的交游唱和表现——以《蓉影词》的集结为例 |
第二节 从张惠言到董士锡——家学渊源、师承相授 |
一、董士锡之生平述略 |
二、董士锡着述略录 |
三、董士锡的家学渊源 |
第三节 从董士锡到周济——友朋切磋 |
一、董士锡对周济词理论之影响 |
二、董士锡对周济词创作之影响 |
第四章 《味隽斋词》研究 |
第一节 《味隽斋词》版本存疑 |
第二节 《味隽斋词》题材内容 |
一、寒士悲歌 |
二、感时伤逝 |
三、恋情闺音 |
四、咏物寄托 |
五、赠答酬唱 |
六、咏史抒怀 |
第三节 转益多师是汝师——周济熔炼多家的门径观与创作继承 |
一、周济的门径观——转益多师 |
二、周济的创作继承——熔炼多家 |
第四节 周济词的接受与评价 |
一、综述《味隽斋词》之接受 |
二、以谭献《箧中词》为例看常派后劲对周济词学的肯定与继承 |
总结 |
附录周济年谱简编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陆葇及其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陆葇的生平及其与翰林文化 |
第一节 陆葇的生平 |
第二节 陆葇与翰林文化 |
第二章 陆葇与浙西词派 |
第一节 陆葇与浙西词人的交往 |
一、陆葇与朱彝尊 |
二、陆葇与沈皞日、沈岸登 |
三、陆葇与李良年、李符 |
四、陆葇与龚翔麟 |
第二节 陆葇对浙西词派主张的认同 |
第三节 陆葇对浙西词派路数的偏离 |
一、陆葇的《枫江渔父图》词与浙派词人不同 |
二、陆葇的《乐府补题》唱和词与浙派词人不同 |
第三章 陆葇词中的隐逸意识 |
第一节 陆葇对陶渊明的心仪 |
第二节 陆葇《秋水轩倡和》词中的避世思想 |
第三节 崇尚禅宗的淡泊闲适生活 |
第四节 形成陆菜隐逸情怀的原因 |
一、坎坷的人生、浓厚的家族禅风及其影响 |
二、江南隐逸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陆葇词中的词史意识 |
第一节 陆葇词中词史意识的体现 |
一、"以词存史"与"以史入词" |
二、"史外传心之史" |
三、以史传的散文手法写词 |
第二节 形成陆葇词史意识的原因 |
一、清初词坛构建"词史"意识的影响 |
二、脉承阳羡词派的"词史"意识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6)近十余年来周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济词学思想研究 |
二、周济词渊源研究 |
三、周济词学理论的影响研究 |
四、结语 |
(7)周济的词学理论及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周济词学理论及词作研究概述 |
第一章 周济的生平与思想 |
一、周济生平述略 |
二、周济的思想与个性 |
(一) 性格刚直,直道行事 |
(二) 才兼文武,任侠好施 |
(三) 意趣超俗,豪放无度 |
(四) 继承前学,通经致用 |
(五) 寄情山水,结交名士 |
第二章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背景与周济所处的时代 |
一、常州的历史概貌、人文沿革及人文环境 |
(一) 常州的地理概貌及人文沿革 |
(二) 常州的人文环境 |
二、嘉道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 |
(一) 嘉道时期的社会背景 |
(二)嘉道时期的学术背景 |
三、常州词人前后相继的关系 |
第三章 周济的词学理论 |
一、尊体论 |
二、创作论 |
三、风格论 |
四、流变论 |
第四章 周济词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 |
一、周济词的题材内容 |
(一) 咏物词:花草落叶,以物寓情 |
(二) 写景抒怀词:借景抒情、伤春悲秋 |
(三) 题画酬赠词:执着追求人生理想与知己 |
(四) 情词:悲欢离合总关情 |
二、周济词的艺术特点 |
(一) 就材取物,意象丰富 |
(二) 词境:清简自然,浑成阔大 |
(三) 语言工巧,用典精当 |
(四) 工于比兴,长于寄托 |
余论 周济的词史地位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论文参考文献)
- [1]道咸年间“词史”批评思维研究[D]. 段小敏. 渤海大学, 2019(12)
- [2]晚清战争词研究[D]. 董继兵. 武汉大学, 2016(06)
- [3]周济词学思想接受研究[D]. 朱博杨.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周济及其《味隽斋词》研究[D]. 刘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5]陆葇及其词研究[D]. 余群. 西南大学, 2010(08)
- [6]近十余年来周济研究综述[J]. 张晴.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 [7]周济的词学理论及词作研究[D]. 罗茜.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8]周济本于立意的“词史”新说[J]. 施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