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思想论文_杨朝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法,维特根斯坦,语法学,词类,同构,思想,形态学。

语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杨朝军[1](2018)在《Hots何以可能——兼论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Langacker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常规的事体以词汇化的方式表征,然后以定景的方式将事件引入话语系统,继而经过组配、允准等机制,达成语言使用的认知完型。本文以hots的形成机制为例,简略梳理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思想。英语单词hot一般用作形容词,在本文的例示中,它首先作为一个非时间性质的关系过程被定景,然后经过名词化获得名词标准的允准,并作为一个依存成分完成与复数词素的组配,最终达成了其由形容词蜕变为名词复数的现实化。(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冯胜利[2](2017)在《站在学术前沿的巨人——俞敏先生的韵律语法思想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俞敏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俞先生一生精_研语言学,治学严谨,着述宏富。他通晓多种语言,了解西方理论;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语法学、文字学、汉藏比较、梵汉对音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颇享盛誉。先生恪尽厥职,言传身教,为汉语的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章黄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辉煌成果。本文则着重讨论先生之学的一个方面:韵律语法。(本文来源于《励耘语言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郭银瑞[3](2016)在《《马氏文通》“助字”理论对中国古代语法思想的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氏文通·虚字卷之九》首次明确规定了"助字"的定义和范围,大体道出了汉语助字的语法作用。本文以《马氏文通》"助字"理论为研究对象,穷尽性分析其对中国古代语法思想的继承之处。(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余求真[4](2014)在《《新着国语文法》语法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黎锦熙《新着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着作,书中借鉴印欧语法体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汉语语法教学体系。本文试着从体系、方法论、句子成分划分标准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讨论了词类划分、"句本位"、主语宾语划分等问题,并将其同其他体系进行对比,从而了解汉语语法的独特性及存在的争议。(本文来源于《人文丛刊》期刊2014年00期)

孙汝建[5](2015)在《开拓研究张斌语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斌是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语法思想既有宽阔的理论视野,又符合汉语实际,在整合中西语法学理论、吸纳传统语法学精华、开拓现代语法学的新境界方面,成绩卓着。张斌语法思想的研究是一个综合与交叉的论题。 《张斌语法思想研究》一书是吴晓芳在其博士论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6-08)

李蕊[6](2015)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思想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法"思想贯穿了维特根斯坦所有写作,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他的"哲学"。围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学者们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如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的关系;维特根斯坦语法观点是否发生了改变;维特根斯坦语法观点是否建构了语言或者使用理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语法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思想的应用等。限于篇幅,文章首先关注这两个问题: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是什么关系;维特根斯坦的语法观点是否发生了改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方康力[7](2014)在《基于绿色语法思想的生态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绿色语法思想,构建了生态话语分析框架,并以《寂静的春天》中的部分重要段落为例,从语相、词汇、语法叁个层面描述了生态话语的语言特征,阐释了其背后隐藏的生态思想,解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邹崇理,崔佳悦[8](2014)在《基于格语法思想的范畴类型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自然语言语句的底层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动词的论元由动词周围具有不同格角色的名词所担任,构成复合表达式的部分表达式分为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格语法的分析是多分法的语法模式。在格语法看来,有时候句中围绕同样动词的名词性成分可多可少,动词的语法功能因此改变。汉语体现了格语法的动词中心思想,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格语句。动词双宾语现象和动词前和动词后的多重介词短语句皆是多分法分析的例证。汉语格语句中有不少的可选格名词,这样使得其中动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对格语法进行范畴语法的抽象,获得一种新型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的区分要求积范畴分为左积和右积;多分法的分析模式使得积范畴和函子范畴的论元是多元的,动词语法功能的改变对应函子范畴的论元增添。这种范畴类型逻辑系统的框架语义中的可及关系是非单一的,构建基于这种框架的语义模型,可以证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陈雨贤[9](2014)在《时枝诚记语法思想的理论源头——以江户时代语法研究为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户时代是日语语法研究的成长期,日语语法研究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其研究规模逐步实现正规化和系统化,特别是在てにをは、系结法则、活用及其体系的确立、词类划分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本居宣长、富士谷成章、铃木朗、本居春庭、东条义门、富樫广阴等一大批杰出语法学家。这一时期的语法研究成为时枝诚记日语语法研究的主要理论源头。(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4年03期)

赵旭[10](2013)在《Goldberg构式语法思想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式"思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它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一种语法理论,可以追溯到Fillmore有关框架语义学的研究。Goldberg继承和发展了之前零星的构式思想并构建了一座宏伟的构式语法大厦,使构式的研究路子在语法学界登堂入室。相对于语言学界主流的分析式方法,构式语法具有很多独到之处,它对传统的"动词中心说"构成了有力的挑战,解决了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构式语法的研究路子并不成熟,还处于发展探索过程中,自身理论体系上仍有不少漏洞和局限。(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语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俞敏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俞先生一生精_研语言学,治学严谨,着述宏富。他通晓多种语言,了解西方理论;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语法学、文字学、汉藏比较、梵汉对音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颇享盛誉。先生恪尽厥职,言传身教,为汉语的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章黄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辉煌成果。本文则着重讨论先生之学的一个方面:韵律语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杨朝军.Hots何以可能——兼论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思想[J].外文研究.2018

[2].冯胜利.站在学术前沿的巨人——俞敏先生的韵律语法思想刍议[J].励耘语言学刊.2017

[3].郭银瑞.《马氏文通》“助字”理论对中国古代语法思想的继承[J].语文学刊.2016

[4].余求真.《新着国语文法》语法思想初探[J].人文丛刊.2014

[5].孙汝建.开拓研究张斌语法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6].李蕊.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思想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

[7].方康力.基于绿色语法思想的生态话语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

[8].邹崇理,崔佳悦.基于格语法思想的范畴类型逻辑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陈雨贤.时枝诚记语法思想的理论源头——以江户时代语法研究为视点[J].外语学刊.2014

[10].赵旭.Goldberg构式语法思想述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论文知识图

.“存在”意义系统网络7.结语本文回顾...河南科技学院着作(3)河南科技学院着作(2)河南科技学院着作(1)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Java程序设计教...计算机辅助创新语法学

标签:;  ;  ;  ;  ;  ;  ;  

语法思想论文_杨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