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灼彪: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探索——以南海桂城“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

梁灼彪: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探索——以南海桂城“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

摘 要:与传统医务社工相比,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有以下四个特点:1.社工以服务社区为本,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2.社区医务社工服务结合医疗卫生政策开展,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3.社工在社区中构建发展、预防、补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4.社工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搭建社区医疗支持网络。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着重于社区内居民群体自我管理健康能力的发掘与拓展,包括搭建社区医疗资源网络以及寻找社区康复资源。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不是传统医务工作在社区中的简单延伸,而是结合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发展,以社区为主体开展医务社工服务。

关键词:医务社工;社区为本;社区参与

一、 文献综述

随着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医务社工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医疗卫生政策上,社会工作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医疗服务需要开展预防性工作,并且需要结合社区为载体,社区作为重要的全民健康重要服务场域同时是国家治理单元,国家进行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的基本单位[1]。

佛经翻译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文化翻译运动,促进了中国佛教场域的建构。在这一历程中,合作翻译贯穿始终。外来译者与中国本土译者的构成呈现何种特征?哪些因素对这一特征具有塑形作用?

国内外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不少。西方医务社工发展中非院舍化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在非院舍化运动中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多层次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2],在这过程中为了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社工所扮演的角色从医生的助手转变为医护团队中的专业人士[3]。社工需要为患者培育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对患者需求积极回应,并抱有积极态度相信患者的潜能[4],通过赋权视角协助患者提升自我信心和能力,从而克服自身所面对的困难,减低对专业性的依赖[5]。国内学者也对医务社会工作进行过探索。早期医务社工的研究侧重于阐明医务社工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服务成果介绍等[6],缺乏对于医务社工与政策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学者刘继同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梳理了医务社工在大陆发展的脉络[7-8]。也有学者指出医务社工在新时代下需要构建实务问题清单名录作为发展方向[9]。其他学者有从医务社工模式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10-11],认为需要参考各地的医务社工经验,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工实务模式。学者唐咏结合个案管理讨论了如何把个案管理这种社工服务模式融入医务社工之中。[12]有的学者认为需要在整合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服务,构建“院内-门诊-社区”全病程一体化服务模式[13]。与西方医务社工服务发展相比,国内医务社工实务有自己的探索,但社区为本的医务社工实务服务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在新时代强调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背景下,探索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模式迫在眉睫。

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对“细节”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它不仅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还要求教学行为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因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具有教学细节的作用,只有处于教学关节点、联接点上的教学行为,才具有细节——关节的作用,才具有推动、激活、联接和延续教学过程的作用。

二、“健康到家”医务社工项目发展历程

(一)“健康到家”医务社工项目背景

“健康到家” 医务社工服务项目由桂城街道“关爱桂城” 建设督导委员会以及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资助。该项目所服务的社区为城市社区,附近有多所三甲医院,居民习惯生病就直接到医院就诊,使下沉到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为了更好地推行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减轻患者过于聚集大医院的问题,政府通过购买社区为本的医务社工服务,利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使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并推广家庭医生服务。该项目重点关注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心理动力状态及社会支持网络状况。项目希望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社工”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率和签约率,解决优质医疗资源无法下沉社区的问题(见图1):

医疗资源、主导地位医院社区家庭专业力量、沟通桥梁重要载体、基础作用社区助力、协同作用

图1 “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工”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疾病治疗,特别是慢性病治疗主要涉及医院、社区、家庭三个场域。项目主要探讨的是在社区康复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工”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医疗资源起到主导地位,而社区居委会作为重要载体起到基础作用,社工以专业力量作为沟通桥梁,与义工一起助力社区医疗服务。

(二)项目初期

1.家庭医生政策难以推开

项目开始阶段社区居委会为社工提供支持,包括提供社区人群基本名单,为项目开展提供场地等。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向居民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普遍对家庭医生项目不了解。他们误以为家庭医生是上门跟进看病的医生,在了解服务内容后认为与自身期望有落差,因此抗拒家庭医生项目。在社工与居民交流过程中,有居民表示自己对于卫生站的医护人员不了解,也不信任那里的医疗水平,生病宁愿到附近大医院排队求诊也不接受家庭医生服务。虽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推行而且免费提供服务,但在社区中开展还是碰到很大的困难。

针对行动不便等有特殊需要的居民,社工联动家庭医生团队,探索开展家庭病床、个案管理等服务。社工首先评估服务对象情况,当居民面临重大变故和危机时,鼓励居民和家人沟通,甚至展开家庭会议,发掘服务对象内部支持功能,协助服务对象搭建健康照顾网络、社会服务网络、经济支持网络,促进服务对象康复和适应新生活。

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全科医生、护士组成,他们都是卫生站的医护人员。家庭医生团队虽然拥有医学专业,但缺乏全面分析居民需要的专业社区服务技巧,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社工运用多种方式推广宣传项目。除了举行大型活动,增加媒体报道,扩大服务影响力外,社区还与医生到各小区开展活动,增加居民接触家庭医生的机会。除了线下宣传推广,社工还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等将项目推荐给居民,让居民借助各种途径获取项目信息。社工还联动社区物管、居委会、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资源网络,把医疗资源引入社区让居民慢慢接触家庭医生服务。

(三)项目中期

2.引导患者参与服务开展

新的个税法采用了按年纳税,工资薪金个税预扣预缴采用了累计预扣法,并且还要在年终过后汇算清缴。收入的忽高忽低,对全年应缴纳的个税总额不产生任何影响。

社工协助居民了解家庭医生服务后,鼓励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使居民形成定期来社区卫生站的习惯,从而培养居民与家庭医生的熟人关系。这种熟人关系让居民逐渐形成关心自己身体情况的习惯,并且培养出良好的依从性,定期到卫生站接受医疗检查。A社工表示:“社区中65岁以上长者每年能够得到一次免费体检,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享有每季度一次慢病管理服务。部分居民甚至会主动询问社工、医护人员,我患有糖尿病、是否可以免费检查?怎么办理长处方?服务站是否有这些药物?这边比较方便,想过来拿药。”①社工还与家庭医生、居委合作,研发游戏化的健康体验活动,增加居民对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认识及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联系。在互动和接触过程中,居民与健康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愿意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 社工协助建立熟人医患关系

(6) BBU接收到RSSP-I安全通信包后,采用128位祖冲之加密算法对其在PDCP层进行加密,转换成密文后通过RRU和空口(接口B)发送至LTE车载移动终端。

在保证塌方段洞室围岩维持稳定后,在塌方体后方打入超前小导管,并同时进行预固结灌浆。就超前小导管的选择,主要推荐长度为5m,环向间距30cm 的Φ48 有孔钢管。通过边钻边注浆的方式,并依据注浆孔周围吃浆量的大小以及岩体的变化情况,将注浆压力严格控制在0.4MPa以内。另外,为最大程度地保证固结质量,施工人员还可以将自进式锚杆增加在影响段破碎部位,并在软弱围岩中增加L 型Φ22 钢筋将自进式锚杆与工字钢焊接连接,以良好控制围岩和掌子面的稳定性。

J伯非当地人,患有2型糖尿病,对社区医疗资源不熟悉。社工在卫生站碰到J伯会亲切地问候,“J伯,今日来做什么啊?”“有什么事情?”“哪里不舒服啊?”J伯表示社区卫生站不再是冷冷冰冰、哭哭啼啼的地方,反而充满了温情和笑声。当J伯获知社工希望用更形象的方式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工服务介绍给居民的时候,J伯自告奋勇,成为义务宣传大使。J伯主动与家庭医生、社工排练小品,运用自己文化馆的工作经验以及作为患者的切身体会,生动形象地告知居民家庭医生、社工做什么,呼吁居民参与和支持。②

鉴于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进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下阶段,建议着重开展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督查工作,市局在督查的同时,要选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各县市区的项目管理业务指导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在机构改革时不拖后退、不留尾巴。

前文详细分析了换流器在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计及两侧谐波的实际触发角和换相角计算原理,进而得到实际的熄弧角:

3.社工动员社区义工参与推广医疗服务

社区居民对于家庭医生服务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参与,从参与到主动推广,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过程。社工运用专业能力引导居民发挥自己的能力。社工在推广家庭医生服务过程中,与居民建立专业关系,了解居民的需求和特长,为居民提供参与平台,发掘居民的潜能。居民通过参与服务转变为社区宝贵资源,融入社区医疗体系当中。

社工与医务人员有明确的分工,社工主要负责与居民沟通和建立关系,让居民熟悉家庭医生项目,而医务人员主要负责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两者相互协作,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卫生站医生表示:“社工跟随家庭医生到社区开展体检服务。社工对居民观察比较敏锐,而且善于沟通,这些优势给予医务服务很大的支持。有次体检遇到一名行动迟缓的阿姨,社工主动上前与阿姨沟通,运用专业的谈话技巧能够快速了解阿姨的基本信息,例如年龄、患有低血糖等。社工统筹安排义工照顾阿姨,让义工协助其进行体检。义工带居民完成抽血和B超两个项目后就马上让居民进食,补充糖分,再慢慢完成其他项目,服务十分到位和人性化。医护人员因为要承担医务服务,不能像社工和义工那样做到这么贴心。过去医护人员可能要停止检查,分散人手协助长者完成体检。但现在社工能够运用专业能力统筹义工协助完成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很大支持。”③

居民通过社工服务接触家庭医生,从开始抗拒到逐渐接受家庭医生服务。部分患者甚至自发参与家庭医生服务的推广并成为社区宣传的义工队一员。以下是具体案例。

社工统筹社区居民义工参与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服务,除了为医务人员提供支持,促进医生与居民沟通外,能够有效照顾弱能的长者,让医疗服务在社区顺利开展。随着医疗服务逐渐深入社区,社工除了让义工协助维持秩序、关注有特殊需要的长者外,还让社工组织义工协助长者填写体检资料和信息,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视力情况等。

4. 社工关注患者及家人情绪

社工与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后,开展个别化深入服务,关注因疾病及治疗而引起的情绪困扰、社会适应问题的患者及家人,为其提供情绪支援、社会支持网络激活或构建个案管理服务,并联动家庭医生团队多维度协助其顺利过渡至正常生活。居民Y叔表示:“当时90岁母亲刚出院回家,由于她无法动弹须全天卧床,饮食是将流质食物注入胃管,我们全家都感到压力很大,担心照顾不当对母亲造成更大的伤害,希望有专业人士指导健康护理的方式,于是来到卫生站寻求社工的协助。社工认真聆听我们的需求,心情慢慢平复。很快社工和家庭医生就来到家中,帮助母亲检查身体,更换胃管,指导护理肉疮等,给予我们全家很大帮助。”④

2. 医务社工发挥专业性

(四)项目深入开展

2.盘活社区资源

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服务结合医疗资源主动嵌入社区,使医疗服务能够融入社区网络之中。它以普通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及时做好健康管理,防止疾病发生。A社工表示:“目前,医疗服务有规范的流程体系,居民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个别居民对此会感到担忧。社区居民作为义工可以让居民信任,愿意参与家庭医生服务。有时候,个别年长居民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址,而因为义工是本社区居民,熟悉当地情况,就能够协助居民参与服务,增加居民对于医务社工以及家庭医生服务的信任度。在参与社工服务项目后,长者逐渐重视自己的健康情况,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如学习自我检测方法,主动与医生有效沟通自身情况,预防疾病发生。”

在创建熟人社区的大环境下,社工能够协助医生将医务服务嵌入社区之中,把各方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居民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时也增加了居民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推动健康社区建设。

1.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意识

随着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社工成为卫生站和居委沟通的桥梁,同时扮演整合活化社区资源的角色,为社区居民构建社区医务资源支持网络。以下是具体案例。

社工接到居委会的个案转介黄伯,黄伯独自居住在服务的辖区内,患高血压和眼底黄斑病,情绪悲观,较少与家人来往。社工联动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黄伯做身体检查,如量高血压、测血糖,方便黄伯掌握自身健康情况。家庭医生了解黄伯用药情况后,鼓励黄伯到附近卫生站取高血压等基础药品,减少远途外出的风险。针对黄伯长期失眠的情况,建议黄伯跟进医嘱服用药物,并通过穴位拍打等方式,进行健康指导。社区医务社工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对黄伯常服用药品增加标记、固定位置摆放,协助黄伯管理药品,增强黄伯对医疗方案的依从性。同时,社工还积极与社区邻居、社区管理处保安沟通,联动其留意黄伯的出行,并及时给予支援,增强黄伯社区支持。

居民在社区中康复,特别是长者,除了医疗服务外,还需要不同类型的支持。但由于社区缺乏长期照顾的资源,而且资源缺乏整合,导致难以有效回应居民需求。因此,社区医务社工联动社区卫生站和社区居委会,通过识别和发掘、整合社区资源,为困难群体搭建社区支持网络。

(五)社区为本医务社工项目成效

第一,桂城街道“健康到家”医务社工项目针对社区内居民人口构成,盘活社区周边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社区小公园、志愿者驿站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显著提升。

第二,社工运用专业能力促进社区医患关系融洽。一是运用多元化的服务手段引导居民参与家庭医生项目。二是从居民角度出发增加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卫生站的接触,有效拉近医护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增进居民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第三,打造平台推动居民参与,实现社区多元治理。一是发挥居民邻里间的互助支持力量,推动社区基层治理。二是发掘社区领袖作为义工参与医务社工项目。三是引导居民邻里互助,增强居民间自有网络的支持作用,使社区资源得到整合。

第四,深化社工服务与家庭医生项目合作,关注重点人群医疗需求,完善社区照顾、社区康复网络。社工通过探访、咨询、个案、协助家庭医生提供体检、慢病随访等健康服务,通过联动居委发掘社区困难群体,按需开展咨询、个案等服务。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社区为本医务社工特点

与传统医务社工相比,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有以下特点:1、社工作为传播者与倡导者开展服务。即传播社区卫生知识,让社区居民重视健康,预防疾病发生。2、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服务的主要地点在社区,在医院里面的服务不多。3、社区为本的医务社工,服务对象是居住在社区的居民,社区居民需要医务社工开展服务提升卫生健康意识。4、社区医务服务以预防发展性服务为主,补救功能为辅。

(2)施工方案精准化。依据“一区域一模式、一口井一方案、一环节一对策”的“三个一”精准化钻井施工模式,制定具备可行性、科学性、精准性的工程及钻井液施工方案。

(二)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模式总结

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模式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以社区为本,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社区医务社工项目开展的地点在社区。社工在医生以及社区居民之间扮演着倡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服务。第二,社区医务社工深度结合医疗卫生政策开展服务,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能够让居民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在社区接受医疗服务。第三,在社区中构建发展、预防、补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医务社工构建起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体系。第四,社工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搭建社区医疗支持网络。社区为本的医务社工能够构建以下服务模式(见图2):

在课堂上,到底教学生什么内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需要多大词汇量?需要掌握哪些词汇?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句型?这都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

慢病患者65岁以上长者全体居民合并症、并发症服药不良反应患者数值异常波动患者情绪异常

图2 社区为本的医务社工服务模式

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工联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会面向不同的服务群体开展不同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医疗资源,因此在疾病筛查、用药指导方面会更加主导。社区居委会掌握居民资料,在建设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方面有优势。社工在随访服务及监测患者情绪异常等方面可提供专业支持。三者各自发挥优势推进医务服务。社区为本医务社工服务形成发展-预防-补救三级服务体系(见图3)。

选用内置微处理器的低功耗网络继电器替换功耗较大的入侵报警主机。网络继电器具备开关量、干节点、继电器信号的输入/输出能力,可接入IP网络,具备自编程逻辑控制能力及远程操控能力,能够满足阀室的控制需求。网络继电器功耗在2 W左右,而报警主机的功耗在25 W左右,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降低了功耗。

图3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转变

(三)发展建议

第一,结合医疗卫生政策增加社工服务项目购买,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社区医务社工服务与医疗项目合作。第二,深化社区服务体制,整合社区服务资源,进一步梳理医疗资源和社工服务资源在社区中的角色,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服务发展。第三,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机制,建立专业化社区医疗服务团队,在团队中加入护理康复服务人员,发挥医养结合的作用,构建医疗服务、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相融合的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边界。

注 释:

①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社工访谈录,2019-03-28。

②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服务对象J伯访谈录,2019-03-18。

③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访谈录,2019-03-19。

④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服务对象Y叔访谈录,2019-04-25。

参考文献:

[1]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137-164+245.

[2] PETERSON C L,PATRICK S L, RISSMEYER D J.Social Work’s Contribution to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Social Work,1990,35(3):468-472.

[3] 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 2.

[4] SMITH R B,MORGAN M, DAVIDSON J.Does the Daily Choice Making of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Meet the Normalization Principle[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2005,30(4):226-235.

[5] MC GARVEY S, BOYLE J.Cranny Close: The Challenge of Normalization[J].Mental Health Practice,2004,7(5):33-36.

[6] 张一奇,黄庆恒,王志文,等.在现代化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2):24-26.

[7] 刘继同.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2.

[8] 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及其使命[J].医院管理论坛,2005(6):10-16.

[9] 刘继同.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代来临与实务性研究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4):100-108.

[10] 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等.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09,28(2):21-22.

[11] 刘岚,孟群.当前我国几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比较[J].医学与社会,2010,23(2):36-38.

[12] 唐咏,魏惠兰.个案管理模式兴起及其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启示——以癌末病患照顾者为例[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6):46-50.

[13] 谢迎迎,范明林.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路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9,32(1):89-92

ExplorationofCommunity-basedMedicalSocialWorkModel——Taking the “Healthy Home” Medical Social Work Service Project in Guicheng of Nanhai as an Example

LIANG Zhuo-biao1, ZHANG Wan- qi2, LONG Jie-hui3

(1.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00; 2. Lehuo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528200; 3. Faculty of Soci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00 )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dical social workers, community-based medical social workers have the following four characteristics: 1. they are community-based and their service objects are community residents; 2. community medical social work is integrated with medical and health policies, including family doctor services and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3. social workers build and develop the three-level medical service system of development, prevention and remedy in the community; 4. social workers build community medical support network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by integrating community resources. Community-based medical social work focuses on exploring and expanding community residents′ abilities to self-manage their health, including building community medical resources network and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resources. Community-based medical social work is not a simple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medic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but a community-based medical social work servic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ealth policies.

Keywords:medical social worker; community-bas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9)03-0066-06

收稿日期:2019-06-15

作者简介:梁灼彪(1989-),男,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6级研究生,从事社区研究。

张婉琪(1987-),女,广东广州人,佛山市南海区乐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师/服务总监,从事医务社工研究。

杀人偿命意味着杀人者的生命被剥夺,而罪犯基于对死亡的恐惧,可能会放弃实施犯罪,所以说死刑制度的威慑作用是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

龙杰辉(1998-),男,广东广州人,广东白云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7级本科生,从事社区研究。

[责任编辑:何丽娟]

标签:;  ;  ;  ;  ;  ;  ;  ;  ;  ;  ;  ;  ;  ;  

梁灼彪: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探索——以南海桂城“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