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元中药论文-谢颂苗,邱路萍,韩敬端,黄嘉祺,程子璇

补肾益元中药论文-谢颂苗,邱路萍,韩敬端,黄嘉祺,程子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补肾益元中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补肾益精中药复方,转化生长因子-β1,内皮间质细胞转化,硬皮病

补肾益元中药论文文献综述

谢颂苗,邱路萍,韩敬端,黄嘉祺,程子璇[1](2019)在《补肾益精中药复方对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益精中药复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TGF-β1诱导人脐静脉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构建内皮间质转化模型,分别用对照血清、补肾益精复方含药血清、黄芪甲苷、Fli1 siRNA+含药血清干预模型,显微镜检测HUVEC细胞内皮间质转化过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各组VE-cadherin、FSP1、Fli1的表达。结果:①经TGF-β1诱导后,细胞形态呈现纤维化改变,VE-cadherin表达降低,FSP1表达升高,提示内皮间质转化模型诱导成功;同时Fli1在内皮间质转化模型中为低表达。②采用Fli1 siRNA干扰设计Fli1 siRNA序列,显示Fli1 siRNA-1明显抑制Fli1 mRNA表达,同时V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FSP1表达明显上升。③黄芪甲苷组、补肾益精复方含药血清组中Fli1、VE-cadherin的表达较内皮间质转化模型组升高,FSP1表达降低,提示血管内皮间质得到改善;Fli1siRNA+含药血清组较含药血清组Fli1下降、VE-cadherin下降、FSP1上升,其改善不如单独含药血清组明显。结论:补肾益精法中药复方可改善硬皮病血管内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li1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蔡榕琪[2](2017)在《基于“肾应冬”理论探讨冬季服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冬季采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基于"肾应冬"、"肾主骨"理论,冬季服用补肾益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的作用及其机理。2.研究方法2.1动物实验将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夏季假手术对照组8只、夏季模型组8只、夏季中药组8只、冬季假手术对照组8只、冬季模型组8只、冬季中药组8只共六组,对模型组、中药组进行双侧卵巢摘除,对假手术对照组进行假手术,随后中药组以灌胃方式自立冬/立夏节气当日起始给予以二仙汤为主方加减的自拟方,模型组同期以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假手术对照组不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持续12周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并离心提取血清,观察比较各组骨矿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其他生理指标水平差异,即比较各组血钙(Ca)、血磷(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降钙素(CT)、雌二醇(E2)、褪黑素(MT)水平的差异。2.2临床观察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治疗时间均由立冬节气至大寒节气共75天,其中中药组患者使用以二仙汤为主方加减的自拟方配合常规西药(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大寒节气后两组均未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后全年机体骨矿含量、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即检测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降钙素(CT)、雌二醇(E2)、褪黑素(MT)水平变化。3.研究结果3.1动物实验结果两季各组比较可见:骨矿生化指标方面夏季中药组、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P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a水平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骨代谢指标方面,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X显着低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X水平显着低于冬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BALP水平均显着低于冬季模型组(P<0.05),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水平均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其他生理指标方面,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MT水平均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3.2临床观察结果各指标检测结果可见:骨矿生化方面,治疗后两组BMD下降速率、血清Ca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升高值,与对照组升高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全年随访中,中药组CTX、NTX变化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T冬季变化值高于对照组,且于结束服药九个月时两组CT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结束服药九个月时C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结束服药叁个月时中药组血清BAL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叁个月后、结束服药半年后血清BGP变化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结束服药半年后血清PICP变化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生理指标方面,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半年后其E2变化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半年后MT变化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理状态下大鼠骨代谢指标、骨矿生化指标、雌二醇、褪黑素水平具有冬夏节律,行卵巢摘除术后该节律现象消失,服用补肾益精中药后大鼠以上指标再次呈现季节节律性,提示应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取的一定疗效;另外,将冬夏两季中模型组与中药组差异进行比较可得,冬季中药组与冬季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差异大于夏季中药组与夏季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差异,可知冬季服药效果较夏季服药效果更显着。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冬季采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于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降解、维持雌二醇与褪黑素水平稳定具有一定效果。综上所述,基于"肾主骨"、"肾应冬"理论,冬季择时使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陈莉[3](2016)在《中药补肾益精方联合环孢素A、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益精方联合环孢素A、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将7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补肾益精方内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59%)显着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显着高于治疗前;联合组血象指标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着降低;联合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显着低于对照组(27.78%)。结论:中药补肾益精方联合环孢素A、雄激素能显着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象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李许[4](2016)在《EPO与“肾精”相似性的体内验证及“补肾益精”中药健脑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补肾益精中药治疗脑部疾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于老龄化社会有独特的价值和难以取代的优势。但是“肾精”具体是什么物质,它又是如何发挥脑保护作用,目前还不清楚。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EPO有类似于肾精的作用,故提出EPO可能为“肾精”之一。前期研究发现肾虚大鼠脑内EPO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同时补肾药右归饮逆转肾虚大鼠脑内EPO表达量下调的作用,但在衰老模型上尚未进行验证。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54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20110182110012)、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重大项目(渝中医2010-1-4)资助。目的验证EPO与“肾精”的来源及作用的相似性,阐明“肾精”的生物学物质基础和“肾精通于脑”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为“补肾益精健脑”中药的研发和筛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衰老模型大鼠的建立与相关组织中EPO的表达变化自然衰老大鼠模型的验证与相关组织中EPO的表达变化将SD大鼠分为2组,青年组(2月龄,n=13)和自然衰老组(24月龄,n=13),观察大鼠体重、皮毛的光洁程度,以旷场试验检测大鼠的水平活动度,测试盒检测脑内β-半乳糖苷酶、血清中SOD、MDA。Western Blot检测衰老大鼠脑、肾、骨髓中EPO/EPOR的表达,ELISA检测衰老大鼠外周血血清和骨髓上清中EPO的表达。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脑组织中EPO的表达变化取2月龄的SD雄性大鼠52只,体质量为200±20g,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法分成空白对照组、50mg/kg、150mg/kg、250mg/kg D-半乳糖衰老组,每组13只。D-半乳糖衰老组依次皮下注射相应浓度的等体积的D-半乳糖,空白对照组则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八周,记录大鼠体重、皮毛的光洁程度变化。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他检测方法同上。2.补肾药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EPO表达变化的影响补肾药对自然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EPO表达变化的影响取24月龄的SD雄性大鼠52只,体质量500±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自然衰老模型组、右归饮水提物(10g/kg)组、熟地黄水提物(4g/kg)组、制首乌水提物(2g/kg)组,每组13只,连续给药4周,2月龄的SD雄性大鼠作为青年对照。记录大鼠体重、皮毛的光泽程度。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水平活动度,测试盒检测大鼠脑中β-半乳糖苷酶、SOD和MDA。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肾、骨髓中EPO/EPOR的表达,ELISA检测衰老大鼠外周血血清和骨髓上清中EPO的表达。补肾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EPO表达变化的影响取2月龄的雄性SD大鼠39只,体质量200±20g,分空白对照组、150mg/kg D-半乳糖衰老组、熟地黄组,每组13只,D-半乳糖衰老组和熟地黄组颈背部皮下注射150mg/kg D-半乳糖,空白对照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熟地黄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熟地黄水提物(4g/kg),连续给药4周,其他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检测指标方法同上。3.补肾药“EPO样”抗脑衰老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补肾药“EPO样”抗脑衰老作用取自然衰老大鼠实验中相关的大鼠组织,测试盒检测大鼠脑内海马区SOD活性和MDA的含量,TUNEL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状态,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caspase 3的表达,采用VEGFR2和CD133双标流式细胞术法检测骨髓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VIII因子免疫荧光标记脑组织中内皮祖细胞,Wester Blot检测脑组织中VEGFR2表达,观察补肾药类似EPO的抗氧化、抗凋亡、促脑血管新生作用。补肾药脑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取自然衰老大鼠的脑组织蛋白,Wester Blot检测脑组织中HIF-2α、p-AKT和p-STAT5的表达变化,分析补肾药的脑保护作用的分子信号通路。结果1.衰老模型大鼠的建立以及衰老大鼠相关组织中EPO表达的下调自然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诱导其相关组织中EPO的表达下调与青年鼠相比,自然衰老大鼠皮毛粗糙发黄,自主活动度显着下降(P<0.05),脑内衰老标记物β-半乳糖苷酶显着增多,血清中SOD活性显着减弱,MDA含量显着增多(均P<0.01),提示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成功。与青年鼠相比,自然衰老大鼠肾脏、骨髓细胞、脑内EPO、EPOR的表达均显着降低,外周血血清、骨髓上清液中分泌的EPO也有显着降低(均P<0.05),提示衰老的同时,伴随着肾脏、脑、骨髓以及外周血EPO的降低。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诱导脑组织中EPO的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0mg/kg和250mg/kg D-半乳糖组大鼠皮毛发黄,水迷宫中潜伏期均显着延长,穿越平台原位置次数显着减少,同时脑内衰老标记物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显着增多,血清中SOD活性显着减弱,MDA含量显着增多(均P<0.05),显示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组比较,150mg/kg、250mg/kg D-半乳糖模型组脑内EPO、EPOR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提示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伴随脑内EPO的降低。2.补肾药的抗衰老作用以及对大鼠相关组织中EPO含量的影响补肾药对自然衰老大鼠抗衰老作用及其对相关组织中EPO含量的影响与自然衰老大鼠相比,右归饮组、熟地黄组、制首乌组大鼠脑内β-半乳糖苷酶与,血清中SOD活性显着增强,MDA含量显着减少(均P<0.05),提示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有抗氧化衰老作用。(1)与自然衰老大鼠相比,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组可显着增加脑内海马区EPO/EPOR的表达,降低肾脏组织中EPO的表达(均P<0.05),但对肾脏和骨髓细胞中的EPOR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药可促进海马区、肾脏中EPO表达。(2)与自然衰老大鼠相比,右归饮、熟地黄可显着性增加骨髓上清液和外周血清中EPO的表达(P<0.05),但制首乌对其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右归饮、熟地黄促进衰老大鼠骨髓和外周血中EPO的分泌。熟地黄水提物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海马区EPO表达量的影响(1)与D-半乳糖衰老大鼠相比,熟地黄水提物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着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显着增多,脑内β-半乳糖苷酶含量与血清中MDA含量显着减少,血清中SOD活性显着增强(均P<0.05),提示熟地黄水提物抗衰老作用。(2)与D-半乳糖衰老大鼠相比,熟地黄水提物组脑内EPO、EPOR的表达显着增加(P<0.05),提示熟地黄水提物可促进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内EPO、EPOR表达。3.补肾药的“EPO样”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补肾药“EPO样”脑保护作用与自然衰老组相比,补肾药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组脑组织中SOD活性显着增强,MDA含量显着减少,脑细胞凋亡数目显着减少,海马区Caspase 3表达显着降低,同时股骨骨髓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显着增多,脑组织海马区内皮细胞的数量显着增多,VEGFR2表达显着增多(均P<0.05),提示补肾药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均有类似EPO的抗氧化、抗脑凋亡以及促脑血管新生的作用。补肾药脑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与自然衰老大鼠相比,补肾药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组EPO上游调控因子HIF-2α的表达均显著增多,EPO下游蛋白p-STAT5表达也显着增加(均P<0.05),而p-AK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药有上调脑内HIF-2α表达调控EPO的生成以及通过增加EPO下游的STAT5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结论EPO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肾精”的变化以及肾精的功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体内验证了EPO可能为“肾精”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补肾中药右归饮、熟地黄、制首乌有延缓衰老以及增加脑内EPO、EPOR表达并发挥“EPO样”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增加上游的HIF-2以及下游的STAT5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06)

舒德云,吴应梅,蒋家珍[5](2016)在《恩替卡韦结合中药补肾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录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对其治疗情况采取回顾性分析。根据收治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联合使用"恩替卡韦+补肾益肝汤";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单一使用恩替卡韦,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转氨酶、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肝硬度值等方面效果更加优越。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疗法。(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邓悦宁,周达岸,陈丹[6](2015)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诱导BMSC骨向分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对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实验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血清组、血清+TGF组、血清+BMP组、TGF+BMP组、综合诱导组,检测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BMP-2、TGF-β1、Smad4、Cbfa1 mRNA表达,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综合诱导组能明显促进ALP、Coll、BGP、TGF-β1、、BMP-2的表达量;血清+TGF、TGF+BMP、血清+BMP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各诱导在促进BMSC向OB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4以及Cbfa1 mRNA水平,对骨向分化起到了启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各诱导组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的过程中,上调Smad4、Cbfa1mRNA水平可能是诱导各组促进BMSC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5年07期)

王士超,刘煜德,王嵩,吴辉,杨磊[7](2015)在《中药复方补肾益心片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勃起功能及ACE2-Ang(1-7)-MAS轴的干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益心片对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和对其勃起功能、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及Ang(1-7)的作用。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雄性大鼠分为3组,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血浆和腹主动脉组织内NOS、NO浓度以及血浆Ang(1-7)浓度。用尾动脉测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记录其阴茎勃起次数以检测大鼠的勃起功能。结果补肾益心片及缬沙坦均可提高腹主动脉组织内NO含量,提高血浆Ang(1-7)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勃起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益心片可以降低SHR的收缩压。补肾益心片补肾益心片可以改善SHR的勃起功能。补肾益心片可增加SHR腹主动脉NO含量及血浆Ang(1-7)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5年02期)

王殿华,杨晓黎[8](2014)在《针灸配合中药补肾益督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4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共济失调症状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共济失调的原型,另有脊髓小脑型和小脑型两种类型,主要症状为行走不稳、辨距不良、上肢精细动作困难、言语不清或呈吟诗状,部分患者后期可有痴呆、耳聋或视力下降、肌肤不仁等表现。目前西医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笔者从补肾益督入手,针灸中药合用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43例,现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4年12期)

王剑,郑洪新,刘研,张锦萍,刘剑辉[9](2014)在《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术后7d开始灌胃给药12周。应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应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股骨头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形态结构,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01、P<0.05),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2)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骨疏康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P<0.001)、钙尔奇D组(P<0.05)、骨疏康组(P<0.01)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3)与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骨组织Runx2 mRNA(P<0.01、P<0.05)及蛋白(P<0.001)表达均明显升高。(4)股骨头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形态结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小梁形态结构完整性差,有些部位破坏、断裂,余留骨重建空间较多;各给药组骨小梁形态结构均改善,结构较紧密,余留骨重建空间减少,其中以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改善最明显。结论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PMOP,其作用优于钙尔奇D、骨疏康。(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王枝茂,杨育林,陆增生[10](2014)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健脾补肾益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药舒利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中药,治疗周期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8%,显着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ACT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补肾益元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冬季采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基于"肾应冬"、"肾主骨"理论,冬季服用补肾益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的作用及其机理。2.研究方法2.1动物实验将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夏季假手术对照组8只、夏季模型组8只、夏季中药组8只、冬季假手术对照组8只、冬季模型组8只、冬季中药组8只共六组,对模型组、中药组进行双侧卵巢摘除,对假手术对照组进行假手术,随后中药组以灌胃方式自立冬/立夏节气当日起始给予以二仙汤为主方加减的自拟方,模型组同期以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假手术对照组不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持续12周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并离心提取血清,观察比较各组骨矿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其他生理指标水平差异,即比较各组血钙(Ca)、血磷(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降钙素(CT)、雌二醇(E2)、褪黑素(MT)水平的差异。2.2临床观察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治疗时间均由立冬节气至大寒节气共75天,其中中药组患者使用以二仙汤为主方加减的自拟方配合常规西药(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大寒节气后两组均未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后全年机体骨矿含量、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即检测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降钙素(CT)、雌二醇(E2)、褪黑素(MT)水平变化。3.研究结果3.1动物实验结果两季各组比较可见:骨矿生化指标方面夏季中药组、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P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a水平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骨代谢指标方面,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X显着低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X水平显着低于冬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BALP水平均显着低于冬季模型组(P<0.05),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CT水平均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其他生理指标方面,夏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着高于夏季模型组(P<0.05),冬季中药组、冬季假手术对照组血清MT水平均显着高于冬季模型组(P><0.05)。3.2临床观察结果各指标检测结果可见:骨矿生化方面,治疗后两组BMD下降速率、血清Ca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升高值,与对照组升高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全年随访中,中药组CTX、NTX变化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T冬季变化值高于对照组,且于结束服药九个月时两组CT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结束服药九个月时C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结束服药叁个月时中药组血清BAL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叁个月后、结束服药半年后血清BGP变化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结束服药半年后血清PICP变化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生理指标方面,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半年后其E2变化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服药后、结束服药半年后MT变化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理状态下大鼠骨代谢指标、骨矿生化指标、雌二醇、褪黑素水平具有冬夏节律,行卵巢摘除术后该节律现象消失,服用补肾益精中药后大鼠以上指标再次呈现季节节律性,提示应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取的一定疗效;另外,将冬夏两季中模型组与中药组差异进行比较可得,冬季中药组与冬季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差异大于夏季中药组与夏季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差异,可知冬季服药效果较夏季服药效果更显着。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冬季采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于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降解、维持雌二醇与褪黑素水平稳定具有一定效果。综上所述,基于"肾主骨"、"肾应冬"理论,冬季择时使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补肾益元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1].谢颂苗,邱路萍,韩敬端,黄嘉祺,程子璇.补肾益精中药复方对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9

[2].蔡榕琪.基于“肾应冬”理论探讨冬季服用补肾益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其机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陈莉.中药补肾益精方联合环孢素A、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4].李许.EPO与“肾精”相似性的体内验证及“补肾益精”中药健脑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6

[5].舒德云,吴应梅,蒋家珍.恩替卡韦结合中药补肾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6].邓悦宁,周达岸,陈丹.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诱导BMSC骨向分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

[7].王士超,刘煜德,王嵩,吴辉,杨磊.中药复方补肾益心片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勃起功能及ACE2-Ang(1-7)-MAS轴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5

[8].王殿华,杨晓黎.针灸配合中药补肾益督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43例[J].中国针灸.2014

[9].王剑,郑洪新,刘研,张锦萍,刘剑辉.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

[10].王枝茂,杨育林,陆增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健脾补肾益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

标签:;  ;  ;  ;  

补肾益元中药论文-谢颂苗,邱路萍,韩敬端,黄嘉祺,程子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