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论文和设计-许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属于无线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安装孔、散热防护框以及散热风扇和侧边散热孔,散热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后壳的背面,所述散热安装孔上设置散热防护框,所述散热防护框里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防护框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当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启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将无线充电插座产生的能量从壳体的内部抽取出来并从散热孔散发出去,同时热量还从侧边散热孔散发出去,这样就通过散热风扇实现主动散热的目的,从而取代了之前的产品被动散热的做法,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散热效果较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包括相互卡接的前壳(1)和后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安装孔(3)、散热防护框(4)以及散热风扇(5)和侧边散热孔(201),散热安装孔(3)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背面,所述散热安装孔(3)上设置散热防护框(4),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防护框(4)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01),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还有多个风扇支撑柱(6),所述风扇支撑柱(6)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7)。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包括相互卡接的前壳(1)和后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安装孔(3)、散热防护框(4)以及散热风扇(5)和侧边散热孔(201),散热安装孔(3)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背面,所述散热安装孔(3)上设置散热防护框(4),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防护框(4)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01),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还有多个风扇支撑柱(6),所述风扇支撑柱(6)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散热孔(201)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5)包括风扇支架(501),所述风扇支架(501)呈矩形结构,所述风扇支架(501)里设置有多个风扇叶片(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架(50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的正面设置有多个USB插口(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防护框(4)和所述后壳(2)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属于无线充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电能传输技术,使人们在电气化生活中摆脱了电线的束缚。无线充电器作为无线电能传输的一种设备,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随着各种小型移动便携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无线充电器使用愈发广泛,但目前的无线充电器均采用后壳设置散热孔散热,安装后,后壳密封在安装孔内,无线充电产生的热空气直接流通至密封的安装孔内,墙体和气流的气体和固体之间的热量传送,热量散播慢,热量慢慢积累,造成无线充电元件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

如申请号为201721763445.0,专利名称为:具有快速散热系统的墙壁式多功能无线充电插座的实用新型专利,这个专利是我司之前申请的,通过设置内散热孔和散热腔形成散热系统,通过散热系统解决充电插座散热的问题,但是随着各种小型移动便携设备功率的增加,也就要求充电插座的充电功率相应的提高,充电功率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热量的增加,这也就要求充电插座的散热效果要有提高,现有的充电插座是采用散热腔和散热孔来实现散热效果的,这种散热结构是被动式散热,随着热量的增加,这种散热结构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包括相互卡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安装孔、散热防护框以及散热风扇和侧边散热孔,散热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后壳的背面,所述散热安装孔上设置散热防护框,所述散热防护框里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防护框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防护框里设置还有多个风扇支撑柱,所述风扇支撑柱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

作为优选,所述侧边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后壳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包括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呈矩形结构,所述风扇支架里设置有多个风扇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前壳的正面设置有多个USB插口。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防护框和所述后壳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当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启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将无线充电插座产生的能量从壳体的内部抽取出来并从散热孔散发出去,同时热量还从侧边散热孔散发出去,这样就通过散热风扇实现主动散热的目的,从而取代了之前的产品被动散热的做法,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散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的主视图。

图2是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的后视图。

图3是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去掉散热防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壳的主视图。

图5是后壳去掉散热风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壳1;后壳2;侧边散热孔201;散热安装孔3;散热防护框4;散热孔401;散热风扇5;风扇支架501;风扇叶片502;连接通孔503;风扇支撑柱6;安装螺纹孔7;USB插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包括相互卡接的前壳1和后壳2,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安装孔3、散热防护框4以及散热风扇5和侧边散热孔201,散热安装孔3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背面,所述散热安装孔3上设置散热防护框4,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防护框4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01,所述散热防护框4里设置还有多个风扇支撑柱6,所述风扇支撑柱6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7。

为了方便散热,进一步地, 所述侧边散热孔201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侧面。

为了达到散热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5包括风扇支架501,所述风扇支架501呈矩形结构,所述风扇支架501里设置有多个风扇叶片502。

为了方便散热风扇5的固定,所述风扇支架50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03。

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前壳1的正面设置有多个USB插口8。

为了提高散热防护框4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防护框4和所述后壳2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使用时,首先将散热风扇5放置到散热防护框4中,将连接通孔503和安装螺纹孔7相对齐,用螺栓将散热风扇5和散热防护框4固定连接到一起,当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以后,启动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会将热量从散热孔401排放出去,并且热量还会从后壳2上的侧边散热孔201排出,通过设置散热风扇5排放热量,从而实现了主动散热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554.X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44845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H05K7/2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苏州市九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市九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137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金澄路88号86-1幢403室苏州市九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许江

第一发明人:许江

当前权利人:苏州市九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论文和设计-许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