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东北冻土及水文过程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东北冻土及水文过程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的冻土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地温升高、活动层加深、多年冻土面积减少和南界北移等想象,冻土的变化对寒区水文过程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与此同时,冻土通过土壤状态以及水循环反过来影响着地气交换、生态水文过程、寒区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因此,研究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冻土变化及其水文响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东北地区19602012年气象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东北气候变化大背景;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及栅格计算器、模型构建器等工具结合冻结数模型对东北地区冻土进行分布模拟,并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同时运用气温数据和冻融指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冻融指数的变化特征;采用耦合了冻土模块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HAWDHM对东北两个小流域的径流、蒸散量以及冻融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多年冻土变化与径流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详细分析了土壤的冻融过程;最后引用纳什比率系数结合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2年东北地区升温趋势非常明显,气温上升率为0.36℃/10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升温速率(0.22℃/10a),且冬季升温率最高,空间上以小兴安岭地区升温幅度为最大;降水量53年间在波动中呈微弱增加趋势,季节差异比较明显,春、冬两季增多,夏、秋两季减少,20世纪80、90年代为降水贡献最多的年代,空间上除大兴安岭北部呈现少量增多趋势,其他地区降水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际蒸散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春、夏两季增加幅度较大,秋季增加幅度次之,冬季呈现减小趋势,空间上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等林区与三江平原地区为增加幅度最大地区;在此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在19602012年间经历了减少-增多-又减少的变化,截至2012年,多年冻土面积减少至0.36×106km2,退化速率约为3%/10a;根据NSE纳什比率系数精度评定结果显示SHAWDHM模型模拟精度在0.6以上,结果可靠;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塔河与红花尔基流域19602012年最大融化深度呈现上升趋势,且融化结束时间多年来有所推后与减缓,处于更南方的红花尔基流域冻土退化更为显著和严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分布研究
  •     1.2.2 冻土水文研究
  •     1.2.3 冻土水文模型研究
  •     1.2.4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东北地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2 基础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     2.2.1 GLDAS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DEM数据
  •     2.2.4 径流数据
  •   2.3 研究区气候与水文条件
  •     2.3.1 气温、降水、蒸散量年内变化特征
  •     2.3.2 气温年际与季节变化特征
  •     2.3.3 降水量年际与季节变化特征
  •     2.3.4 蒸散量年际与季节变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冻土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   3.1 冻土分布
  •     3.1.1 冻土分布模拟
  •     3.1.2 冻土分布特征
  •   3.2 冻融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3.2.1 冻融指数年际变化
  •     3.2.2 冻融指数空间变化
  •     3.2.3 冻融指数多年变化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   4.1 SHAWDHM模型介绍
  •     4.1.1 流域空间划分
  •     4.1.2 模型耦合原理及流程
  •     4.1.3 模型输入与输出数据
  •   4.2 冻土变化的水文响应
  •     4.2.1 模型精度评定
  •     4.2.2 流域蒸散量变化分析
  •     4.2.3 流域径流变化特征
  •     4.2.4 土壤冻融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秀

    导师: 张艳林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冻土,蒸散量,径流量,水文模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气象学,地质学,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分类号: P467;P642.14

    DOI: 10.27738/d.cnki.ghnkd.2019.000209

    总页数: 74

    文件大小: 3988K

    下载量: 62

    相关论文文献

    •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1)
    • [2].各地发改委将设应对气候变化处[J].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0(01)
    • [3].两部委明确七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行动[J]. 吉林勘察设计 2016(02)
    • [4].国外气候变化教育进展及其启示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6)
    • [5].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决定未来中国的公众健康水平[J]. 科学通报 2020(01)
    • [6].气候变化的困境和突围之道[J]. 能源 2019(12)
    • [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发布[J]. 污染防治技术 2019(06)
    • [8].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圆满结业[J].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9].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J]. 防灾博览 2019(06)
    • [10].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3)
    • [11].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12)
    • [12].《应对气候变化法》体系化研究的转向与路径[J]. 特区经济 2020(01)
    • [13].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的思考与建议[J]. 环境保护 2019(23)
    • [14].阿里斯顿:气候变化挑战迫在眉睫,人人都应行动起来[J]. 供热制冷 2019(12)
    • [15].创新气候投融资助力开创应对气候变化新局面[J]. 环境保护 2019(24)
    • [16].“后巴黎”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向[J]. 科学通报 2020(05)
    • [17].第26章 社会科学、天气和气候变化[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18].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2019[J]. 世界环境 2020(01)
    • [19].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J]. 世界环境 2020(01)
    • [20].论气候变化中国的立法应对[J]. 世界环境 2020(01)
    • [21].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J]. 人民论坛 2020(03)
    • [22].促研发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J]. 汽车零部件 2020(01)
    • [23].气候变化威胁儿童健康[J]. 科学新闻 2020(01)
    • [24].应对气候变化:任务更艰巨[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Z1)
    • [25].达能加速投资,提升包装等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J]. 中国包装 2020(03)
    • [26].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名城 2020(03)
    • [27].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健康?[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5)
    • [28].适应气候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 阅江学刊 2020(02)
    • [29].气候变化诉讼比较研究——基于两起“弃风弃光”环境公益诉讼案展开的分析[J]. 法律适用 2020(08)
    • [30].欧央行气候变化应对[J]. 中国金融 2020(09)

    标签:;  ;  ;  ;  ;  

    气候变化对东北冻土及水文过程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