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服务论文_高鹏飞,张健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老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港,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经验,政策,社区,新模式。

安老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飞,张健明[1](2018)在《香港私营安老服务企业的运营机制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初我国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面对"未富先老"的养老压力,我国急需完善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私营养老服务机构,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社会资本积累。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其"去福利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私营安老服务企业的有效运行,使香港能够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香港私营安老服务企业的有效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国,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问题、发展私营养老服务企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新金融》期刊2018年06期)

仉楠楠,赵婷婷[2](2018)在《我国香港安老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与服务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香港地区施行"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老年人成为社会政策的重点照顾人群之一。经过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政治和社会准备时期、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黄金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中期之后的发展成熟,香港安老服务形成了以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为主、安老院舍为辅的体系,涉及长期照护的服务申请均按照"选择性"福利模式设置,接受安老服务统一评估和进入中央轮候册。香港地区安老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多元化,构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第叁部门和市场部门提供具体服务,老人积极参与其中的服务供给主体结构,主体之间权责明确,形成了"叁方合作"伙伴关系。在安老服务的资金调动中,政府部门负担了绝大部分的服务成本,通过整笔拨款形式的政府支出和多种基金支持非政府机构、市场部门提供服务。在安老服务的人员队伍调动中,政府部门积极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士,鼓励社会成员加入义工行列,老年群体自身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参与到安老服务贡献中,由此打造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数量较为充足的安老服务队伍。香港地区安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可为内地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社会政策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徐怡珊,周典,刘楠[3](2017)在《香港安老服务设施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规划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香港安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经验以及构成特征的分析,总结香港安老服务设施的空间规划特点和发展建设模式,并结合当前内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构建合理、公平的城乡养老设施体系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地规划和建设城乡养老设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7年06期)

宋洋[4](2017)在《我国香港地区安老服务概况、经验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的安老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体系,涵盖长者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安老院舍照顾服务、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以及其他安老服务的新措施和持续举措。通过对香港安老服务体系的介绍和研究,不难发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引入统一评估机制以及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等有益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内地有效应对老龄化浪潮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7年08期)

毛铁[5](2016)在《香港特区政府开创安老服务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毛铁报道:香港正面临人口急速老龄化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将保障长者的福祉作为施政重点之一,尝试在传统方式以外,开创更多的安老服务新模式。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日前透露,目前香港65岁或以上的长者为112万人,大约每七个人有(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6-07-29)

陈小琳[6](2014)在《香港安老服务体系及安老院舍设施空间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分析当前香港安老服务体系构成,总结安老服务体系的特点,同时从规划的角度分析香港安老院舍设施空间布局,研究香港安老院舍空间布局与香港老年人口及建筑用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香港安老院舍的服务范围特点。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香港安老院舍空间布局、床位规模与香港老年人口比例和建筑用地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设施的服务范围也受到老年人口比例的影响,人口密集和稀疏地区的设施布局存在差异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找到香港安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对内地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期刊2014-09-13)

李艺炜[7](2013)在《香港安老服务体系及其对内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香港是我国安老服务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在老年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制度完备、设施相对健全的体系。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内地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安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并不健全和完善。通过介绍香港完善的安老服务体系和特点,同时结合内地的现状,借鉴香港的成功之处,提出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为内地的长者提供更好的安老服务,使长者能够生活的更加稳定和幸福,同时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和稳定。(本文来源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刘玉博,于宁[8](2013)在《香港安老服务体系的构成、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的安老服务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从长者社区支援、安老院舍照顾、以及很多机构的安老服务等一系列领域为老人提供健康、医疗、住房及各种安老服务,其中包括了政府的资源投入、社会慈善组织的参与和商业的运作等几个层面。他们有很多的实践与经验积累,对我国很多城市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3年11期)

范时杰,贺志峰[9](2013)在《澳门安老服务发展历程、政策变迁与模式分析——兼论对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安老服务实施主体的不同,将澳门安老服务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重点剖析了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主导推进的安老服务政策变迁。澳门安老服务运行模式呈现出运行机制灵活、服务种类多元、服务分层合理、实务研究充分等特点。澳门安老服务的实践和探索对内地老年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期刊2013年05期)

李璐龄[10](2013)在《香港安老服务:政府和社会携手推进》一文中研究指出1政府主导下的香港安老服务 香港有一套发展比较成熟的老年社会福利体系,安老服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安老服务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统一规划,通过服务招标等形式交由专业服务机构直接运营。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到服务监管等,香港政府在推行安老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3-09-30)

安老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香港地区施行"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老年人成为社会政策的重点照顾人群之一。经过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政治和社会准备时期、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黄金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中期之后的发展成熟,香港安老服务形成了以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为主、安老院舍为辅的体系,涉及长期照护的服务申请均按照"选择性"福利模式设置,接受安老服务统一评估和进入中央轮候册。香港地区安老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多元化,构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第叁部门和市场部门提供具体服务,老人积极参与其中的服务供给主体结构,主体之间权责明确,形成了"叁方合作"伙伴关系。在安老服务的资金调动中,政府部门负担了绝大部分的服务成本,通过整笔拨款形式的政府支出和多种基金支持非政府机构、市场部门提供服务。在安老服务的人员队伍调动中,政府部门积极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士,鼓励社会成员加入义工行列,老年群体自身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参与到安老服务贡献中,由此打造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数量较为充足的安老服务队伍。香港地区安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可为内地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老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高鹏飞,张健明.香港私营安老服务企业的运营机制及启示[J].新金融.2018

[2].仉楠楠,赵婷婷.我国香港安老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与服务实践[J].社会政策研究.2018

[3].徐怡珊,周典,刘楠.香港安老服务设施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规划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7

[4].宋洋.我国香港地区安老服务概况、经验和启示[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

[5].毛铁.香港特区政府开创安老服务新模式[N].经济日报.2016

[6].陈小琳.香港安老服务体系及安老院舍设施空间布局研究[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2014

[7].李艺炜.香港安老服务体系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8].刘玉博,于宁.香港安老服务体系的构成、经验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3

[9].范时杰,贺志峰.澳门安老服务发展历程、政策变迁与模式分析——兼论对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工作.2013

[10].李璐龄.香港安老服务:政府和社会携手推进[N].中国社会报.2013

论文知识图

香港安老服务设施分类体系来源...不同安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昆山市养老服务设施分类体系来源:作...一8香港2008一09年度接受政府资助的各种...香港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办学主体扭转人。

标签:;  ;  ;  ;  ;  ;  ;  

安老服务论文_高鹏飞,张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