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

盛利芬(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院手术室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近年来,各种职业危害被反复报导,职业防护也提上议程,手术室护士是工作在特殊环境中的护理群体,手术室护士密切接触各种理化生物因子并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极易造成身心伤害,如何有效做好手术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为预防手术室护士的潜在危险,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须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正确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045-01

手术室是临床高危的科室之一,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等,而在抢救生命的时刻,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安危,所以对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先有自我保护意识,随后采取相应的做好防护措施。现综合相关文献将一些看法总结概况如下。

1常见的危害因素

1.1社会心理因素

1.1.1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中的要求多,工作中存在着诸多超负荷因素,再加上临床护理人员紧缺,护士倒班频繁致使生物钟紊乱。

1.1.2另一方面现在的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手术医生的不认可,导致自身自信心不足,一些意外伤是造成护士机体受损的重要因素。

1.1.3护士的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经常性的冲突也构成了工作的应激状态。

1.2生物危害因素:如细菌、病毒等。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在术中配合时引起皮肤粘膜受污染,极易造成血源性疾病的感染及肿瘤的种植生长。

1.3物理危害因素

1.3.1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手术的精益求精,术中摄片及透视下手术已相当普遍。有资料证实,射线可诱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少量多次接触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形。

1.3.2手术室同样也是噪音污染严重的场所,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噪声中工作,无疑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听觉系统造成影响。

1.4化学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主要来源于大量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和空气中残余的麻醉废气。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如不加任何防护可导致鼻炎、角膜炎、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关节痛、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及生殖系统疾病。长期暴露于微量挥发性麻醉药的环境中,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降低的可能。除此之外,电刀使用时散发的烟雾和烧焦味,使人心烦头痛。术中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各种内置填充材料,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刺激性。

2防护措施

2.1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手术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平时留意熟悉手术类别及手术医生习惯,做好术前访视,充分准备用物。手术中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有条不紊。术后做好总结,必要时可以做好手术配合笔记。另外,保持手术室良好的通风,为手术人员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大环境,术中播放一些轻音乐,为手术人员提供舒适优雅的休息场所和用餐环境。护士工作生活节奏应有张有弛,妥善处理专业角色和生活角色关系,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2生物危害因素的防护

2.2.1加强防护术前完善化验检查,阳性者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合理安排手术人员。术前做好访视,如HBV、HIV、和梅毒等特殊感染者,做好心中有数。护士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此外,做好预防接种结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手术室护士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也相当重要。

2.2.2规范操作护士应重视术前洗手和戴手套。术中规范装卸刀片,传递针、刀和剪刀等利器时,避免用手直接传递,使用托盘传递。特殊感染的患者传递锐器器械时需要弯盘。减少损伤的发生。手术中护士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关注手术,做到眼疾手快,传递器械准确率高。术后及时将利器放入特制的利器盒内,清洗器械时需小心谨慎,做好防护。

2.2.3伤后处理术中一旦被利器刺伤,一定在伤口周围而不是伤口局部轻轻反复挤压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0.5%的碘伏或75%乙醇进行消毒。并于24h内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必要时注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若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时,立即危险评估决定是否用药并定期复查HIV抗体。复查期间注意不要献血,捐器官,禁止母婴喂养,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等。

2.2.4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完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各种废气物分类放置。器械先消毒后清洗,这样做可有效切断污染的传播。急诊手术或患者HIV等的结果未出或者因抢救来不及做,手术时应按感染手术进行自我防护和术后处理。

2.3物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2.3.1减少辐射对于需行透视或摄片的手术,应安排专用手术间,最大限度的减少辐射源与护士之间的距离。

2.3.2降低噪音护士术中避免不必要的谈话,避免器械坠地与碰撞声。各种仪器、设备尽量低音量。负压吸引装置不用时用钳子夹闭。

2.4生理危害因素的防护护士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杜绝不吃早饭,避免低血糖反应。护士工作过程中要运用好人体力学原理。对于一些事故性的意外伤,护士在工作中应细心谨慎,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2.5化学危害因素的防护保证手术室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时监测空气质量。术中提醒麻醉医师检查麻醉机的密闭性,减少药物挥发。消毒剂做到浓度准确,容器加盖,不滥用。电刀使用时及时用吸引器抽吸散发的烟雾,减少空气中的焦烟,保持一个空气清新的手术环境。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应努力维护好自身健康,危害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防护的,应高度重视护士的防护问题,制订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加强预防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工作,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使护士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行为上注意防护,减少职业危害,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耶尔内贝里克法兴.危险因素与工作有关的护士攻击[J].流行病学,2005,16(5):704.

[2]安德森.工作场所暴力:一些护士更易受到攻击?[J].问题精神疾病健康Nurs,2002,23(4):355.

标签:;  ;  ;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