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焊接生产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措施

电力焊接生产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措施

(中国电建集0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焊接技术对整个工艺流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焊接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焊接热过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本文分析了电力焊接生产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措施,旨在指导电力工程焊接技术人员在施工中提高焊接水平,保证焊接质量。

关键词:电力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引言: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当焊接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尚未消失时,焊件中的这种应力和变形称为瞬态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温度场消失后的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焊接应力和变形。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焊接应力在焊件内部是平衡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焊件的功能和外观,因此是电力焊接生产中进行控制。

1.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

电力构件焊接时产生瞬时内应力,焊接后产生残余应力,并同时产生残余变形,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焊接变形的矫正费时费工,构件制造和安装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变形,往往对控制残余应力较为忽视,常用一些卡具、支撑以增加刚性来控制变形,与此同时实际上增大了焊后的残余应力。对于一些本身刚性较大的构件,如板厚较大,截面本身的惯性矩较大时,虽然变形会较小,但却同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甚至产生裂纹。因此,对于一些构件截面厚大,焊接节点复杂,拘束度大,钢材强度级别高,使用条件恶劣的重要结构要注意焊接应力的控制。控制应力的目标是降低其峰值使其均匀分布,其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减小焊缝尺寸:焊接内应力由局部加热循环而引起,为此,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不应加大焊缝尺寸和层高,要转变焊缝越大越安全的观念。

(2)减小焊接拘束度:拘束度越大,焊接应力越大,首先应尽量使焊缝在较小拘束度下焊接,尽可能不用刚性固定的方法控制变形,以免增大焊接拘束度。

(3)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在焊缝较多的组装条件下,应根据构件形状和焊缝的布置,采取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较小的焊缝;先焊拘束度较大而不能自由收缩的焊缝,后焊拘束度较小而能自由收缩的焊缝的原则。

(4)降低焊件刚度,创造自由收缩的条件。

(5)锤击法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在每层焊道焊完后立即用圆头敲渣小锤或电动锤击工具均匀敲击焊缝金属,使其产生塑性延伸变形,并抵消焊缝冷却后承受的局部拉应力。但根部焊道、坡口内及盖面层与母材坡口面相邻的两侧焊道不宜锤击,以免出现熔合线和近缝区的硬化或裂纹。高强度低合金钢,如屈服强度级别大于345MPa时,也不宜用锤击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6)采用抛丸机除锈:通过钢丸均匀敲打来抵消构件的焊接应力。

2.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焊接过程中引起的焊件变形直接影响焊件的性能和使用,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来控制和预防焊件的变形,并对产生焊接变形的构件进行矫正。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掌握其影响规律,则可以采取以下控制变形的措施:

(1)焊缝截面积的影响。焊缝截面积是指熔合线范围内的金属面积。焊缝面积越大,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焊缝面积对纵向、横向及角变形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而且是起主要的影响,因此,在板厚相同时,坡口尺寸越大,收缩变形越大。

(2)焊接热输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热输入大时,加热的高温区范围大,冷却速度慢,使接头塑性变形区增大。

(3)焊接方法的影响。多种焊接方法的热输入差别较大,在电力结构焊接常用的几种焊接方法中,除电渣以外,埋弧焊热输入最大,在其他条件如焊缝断面积等相同情况下,收缩变形最大,手工电弧焊居中,CO2气体保护焊最小。

(4)接头形式的影响。在焊接热输入、焊缝截面积、焊接方面等因素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接头形式对纵向、横向、角变形量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焊缝形式有堆焊、角焊、对接焊。1)表面堆焊时,焊缝金属的横向变形不但受到纵横向母材的约束,而且加热只限于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而使焊缝的收缩同时受到板厚、深度、母材方面的约束,因此,变形相对较小。2)T形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时,其焊缝横向收缩情况与堆焊相似,其横向收缩值与角焊缝面积成正比,与板厚成反比。3)对接接头在单道(层)焊的情况下,其焊缝横向收缩比堆焊和角焊大,在单面焊时坡口角度大,板厚上、下收缩量差别大,因而角变形较大。双面焊时情况有所不同,随着坡口角度和间隙的减小,横向收缩减小,同时角变形也减小。

(5)焊接层数的影响。1)横向收缩:在对接接头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的横向收缩符合对接焊的一般条件和变形规律,第一层以后相当于无间隙对接焊,接近于盖面焊道时与堆焊的条件和变形规律相似,因此,收缩变形相对较小。2)纵向收缩:多层焊接时,每层焊缝的热输入比一次完成的单层焊时的热输入小得多,加热范围窄,冷却快,产生的收缩变形小得多,而且前层焊缝焊成后都对下层焊缝形成约束,因此,多层焊时的纵向收缩变形比单层焊时小得多,而且焊的层数越多,纵向变形越小。

(6)采用构件预留长度法补偿焊缝纵向收缩变形,如H形纵向焊缝每米长可预留0.5mm~0.7mm。

(7)对于长构件的扭曲,主要靠提高板材平整度和构件组装精度,使坡口角度和间隙准确,电弧的指向或对中准确,以使焊缝角度变形和翼板及腹板纵向变形值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

(9)在焊缝众多的构件组焊时或结构安装时,要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

(10)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合理布置焊缝,除了要避免焊缝密集以外,还应使焊缝位置尽可能靠近构件的中和轴,并使焊缝的布置与构件中和轴相对称。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依据焊接工艺规范,运用恰当的焊接技术,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焊后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焊接经验,我们的焊接水平与质量肯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谢鹏程电力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应用大全[M]宁夏大地出版社2015年

[2]田锡唐焊接结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3]张强新编电力工程焊接缺陷与焊接质量检验技术全书[M]中国知识出版社2016年

[4]电力工程监理手册编写组电力工程监理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5]湖北省职工焊接技术协会焊接技术能手绝技绝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标签:;  ;  ;  

电力焊接生产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