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类型论文_王纾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体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型,群体,适应力,学生,剖面,农户,高二。

群体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纾[1](2019)在《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行为的群体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学生学习性投入为切入点,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使用NSSE-China 2011调查工具及9所"985工程"院校数据,从个体活动和人际互动的学习性投入行为两个维度,划分了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四种类型,即积极投入型、自我独立型、人际互动型和被动投入型。结果显示,各个类型之间具有显着异质性,在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及高中教育背景等个体因素变量区分的群体中,四种类型的本科生分布比例存在差异。经比较,研究所提出的学生类型划分与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年代所提出的分类模型之间具有共性特征,表明学生群体的分类特征具有跨时间稳定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中国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当科学甄别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类型,关注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有效支持不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9年04期)

姜春燕[2](2018)在《大学生职业生涯焦虑群体类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一再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呈不断增加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两会提出,要将着力促进就业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大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17)

田梅,李秋月,邹明明,刘晓芳,王鹏[3](2018)在《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高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进行群体类型分析以便对其进一步干预,本研究对366名高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测评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发现:1)根据各指标拟合程度及6维度得分,将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为生涯适应力保守型、生涯适应力盲目型和生涯适应力灵活型3种,这3种类型占总体比重分别为56.01%、24.04%和19.95%.2)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发展水平较好.3)高二学生男、女生生涯适应力发展较均衡,呈共同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提高这叁种不同类型的群体的生涯适应力,我们可以对症下药:灵活型群体可以着重提升生涯控制力;保守型群体各维度能力都需全面提高;盲目型应在培养5个维度能力基础上,提升生涯控制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秋月,张利会,张淑洁,石洁如,王鹏[4](2017)在《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66名高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测评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关注、生涯自信、生涯调适和生涯人际6个维度上进行群体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各指标拟合程度及6维度得分,将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为生涯适应力保守型、生涯适应力盲目型和生涯适应力灵活型3种类型,分别占总体的56.01%、24.04%和19.95%;根据高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的群体类型及特点,生涯适应力灵活型的群体,在6个维度得分均较高,但生涯控制相对于其他维度得分较低。该类型群体面对生涯问题能够主动分析原因,预想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清晰问题原委后进行决策。对灵活型群体,有针对性的培养生涯控制力,在选择决策时对其鼓励,帮其跳出优秀的光环,轻松决策,使其适应力全面发展;生涯适应力保守型的群体,相对于整体其各维度得分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群体采用的思维方式较保守。面对生涯问题,无法深究,惧怕失策亦缺乏创新,因此各维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对保守型群体,全面提升6个维度能力,面对生涯适应力问题鼓励其大胆创新,打破定势思维,在做出新决策时及时给予强化肯定;对于生涯适应力盲目型群体,各维度得分位于下游水平,但生涯控制得分较其他几个维度较高。该群体面对问题采用消极怠慢态度,易在未认识原因本质情况下,盲目对问题做出决策,因此该群体生涯控制得分相对其他维度较高。对盲目型群体,遇到一些因环境变动导致的生涯适应力问题时,引导其去分析问题原因,建立自信心,清晰厘清问题本质后,进行理性决策。(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熊艳青,徐丹,刘声涛[5](2016)在《转专业意向学生群体类型研究——基于H大学2011年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1年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基于时间分配、专业课投入、专业教育满意度、转专业想法产生的影响因素,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转专业意向学生群体划分为叁种类型:学院型、疏离型、社交型。学院型对专业课投入较大,用于学习的时间居多;疏离型对专业兴趣一般、投入一般,较少参加社团、兼职等社会活动;社交型对专业兴趣不高,投入程度低,但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为了改善转专业意向学生群体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院校有必要根据学生类型分类管理。(本文来源于《“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7-09)

李晓岳,高峰强,朱新立,王芳,田雨[6](2015)在《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群体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群体类型。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从22所中国高校中选取198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原创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等工具对高校教师进行测量。运用快速聚类的方式得到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分类模型。结果根据工作压力的特点,我国高校教师可以分为六种异质性的群体类型:偏高工作压力型、任务相关压力型、偏低工作压力性、人际相关压力型、极低工作压力型、极高工作压力型。不同工作压力类型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上的得分呈现不同的特点。不同工作压力类型的高校教师在性别、学校类型以及离职意向上的分布有显着差异。结论一般来说,极高工作压力型的教师群体会得到最大的关注,而中等程度工作压力的教师群体得到的关注较少。然而,中等程度工作压力的教师群体却出现了进一步的细化(任务相关压力型与人际相关压力型)。与欧美国家的高校教师相比,我国处于任务相关压力的高校教师比处于人际相关压力的高校教师会表现出更多的压力相关后果。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着重关注任务相关压力型的高校教师群体。这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分类模型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救援提供直接性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李全文[7](2014)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类型与权利社会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已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有别于其他弱势群体,其类型较多,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非常复杂,解决其业已存在的问题也是困难重重。有必要在甄别其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去关注、呵护这一群体,加快推进其应有权利的社会实现。(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4年31期)

王荣涛[8](2014)在《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全雄群的组成,亚群体类型及个体间等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雄群(all-male unit, AMU)是社群内不具繁殖机会的雄性个体聚合形成的社会单位。它是一雄多雌灵长类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秦岭川金丝猴中存在繁殖群和全雄群两个部分。群体社会组织及其维持动力等方面研究主要集中繁殖群,而对于全雄群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探求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社会结构、形成原因、个体间的联署及等级关系。本次研究第一次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以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为对象,本次观察从2011年11月到2013年5月,共分为4个观察时期,共计有效观察天数为185天,共计800小时。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法(All-occurrences recording)进行行为的取样与记录。结果表明:每个观察时期秦岭川金丝猴中全雄群内的个体数基本稳定在20-25只雄性。在全雄群中存在着若干个大小不等亚群体,它们属于全雄群分支机构,这样全雄群就形成了一个双层的机构,这与繁殖群结构相类似。亚群体的组成形式通常不固定,成年(M)(37%)、成年-亚成年(M-S)(29%)、成年-亚成年-青少年(M-S-J)(19%)这3种类型比例最高。在个体之间的联署中,成年雄性之间的联署强度较高,亚成年雄性之间,青少年雄性之间,及亚成年雄性与青少年雄性之间的联署强度较低。本次共观察到雄性个体迁入16次(1.6次/月)和迁出12次(1.2次/月),其中成年雄性为主体占到总迁移的65%。同时观察到7次的雄性替换(即新家庭的成立),其中5次雄性直接替换,1次雄性吸引雌性,1次未知。观察过程共收集21只雄性个体的攻击行为2194次和屈服行为2192次。攻击行为中威吓和屈服行为中的蜷缩行为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80%和97%,通过攻击-屈服数据计算出等级梯度,其中等级梯度K值为0.742,证明个体间的等级较森严。本次研究以期对全雄群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更全面的揭示秦岭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和全雄群稳定机制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李翠珍,徐建春,刘霞[9](2014)在《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土地利用群体类型的Crosstab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根据农户转出劳动力就业形式、流动规模和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进行农户群体类型划分,探讨农户劳动力流动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研究方法:针对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的情况,选择了7个村159户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调研地区农户群体类型分划基本清晰,主要为打工主导型和转出滞留型,占调研总数的50.94%、30.80%;(2)45.68%的打工主导型农户和22.4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将土地全部转出用于农业用途,户均转出面积分别为0.12 hm2、0.14 hm2,而32.6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则将全部土地用于耕种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13 hm2;(3)各类型农户目前主要为解决家庭消费用粮而耕种土地,64.20%的农户打算今后几年继续上年的土地经营状况,有扩张经营规模的农户比例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根据不同农户群体类型的特点制定对应性实施政策,合理引导永久迁移主导型农户家庭向城镇地区转移,关注劳动力滞留型农户的土地耕种意愿,对其他4类农户群体则制定适宜的劳动力转移和土地利用保障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林锴,王鹏,高峰强,谢殿钊,陈英敏[10](2013)在《企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倦怠的群体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企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倦怠的群体类型,为寻求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缓其倦怠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济南市23家企业的1957名科技工作者,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背景资料调查表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1.划分出四种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类型:高倦怠型(25.1%),成就感降低型(18.5%),情感耗竭型(27.1%),低倦怠型(29.3%);高倦怠型和低倦怠型科技工作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成就感降低型科技工作者在抑郁得分上显着高于情感耗竭型。2.未婚者在除低倦怠型之外的叁种类型上的比例为65.5%,倦怠水平较高;博硕学历的科技工作者被归为高倦怠型的比例最高(33.3%),本科学历者在高倦怠型上的比例最低(22.8%)、在低倦怠型上的比例最高(31.3%),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被归为成就感降低型的比例最高(21.4%);高级职称者整体倦怠水平较高(除低倦怠型之外的叁种类型共占78.4%),初级职称者在高倦怠型上的比例最低(22.8%)而在低倦怠型上的比例最高(31.2%);国企科技工作者在高倦怠型和成就感降低型上的比例都较低(分别为20.9%、18.5%),却在低倦怠型上的比例较高(28.7%),在情感耗竭型上的比例最高(31.9%),集体企业科技工作者在高倦怠型和成就感降低型上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1.7%、23.3%),在情感耗竭型和低倦怠型上的比例最低(分别为12.1%、12.9%);不同离职倾向者的倦怠类型分布也存在显着性差异(x~2=79.679,df=3,P<0.001),即有离职倾向的科技工作者在低倦怠型上的分布较少,在其他叁种倦怠类型上的分布较多,而没有离职倾向的则恰恰相反。结论: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整体倦怠状况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不同倦怠类型在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上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差异,在人口学变量及离职倾向上也呈现出独有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群体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一再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呈不断增加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两会提出,要将着力促进就业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大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体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纾.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行为的群体类型研究[J].江苏高教.2019

[2].姜春燕.大学生职业生涯焦虑群体类型及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3].田梅,李秋月,邹明明,刘晓芳,王鹏.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李秋月,张利会,张淑洁,石洁如,王鹏.高二学生生涯适应力群体类型分析[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5].熊艳青,徐丹,刘声涛.转专业意向学生群体类型研究——基于H大学2011年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C].“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2016

[6].李晓岳,高峰强,朱新立,王芳,田雨.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群体类型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7].李全文.大学生弱势群体类型与权利社会实现[J].法制与社会.2014

[8].王荣涛.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全雄群的组成,亚群体类型及个体间等级关系[D].西北大学.2014

[9].李翠珍,徐建春,刘霞.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土地利用群体类型的Crosstabs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

[10].林锴,王鹏,高峰强,谢殿钊,陈英敏.企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倦怠的群体类型研究[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论文知识图

体育利益群体类型的变化两群体类型比例变化动态关系两个博弈群体类型比例变化复制...来访群体类型分布与平均驻留时...受害者非无辜条件下群体类型和...受害者无辜条件下群体类型和词...

标签:;  ;  ;  ;  ;  ;  ;  

群体类型论文_王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