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_陈茁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饱和度,脉搏,测量仪,方程,测量,多项式,光度。

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文献综述

陈茁[1](2019)在《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脉搏血氧测量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选用TI公司的MSP430FG4619单片机为处理核心,由光电接收器将其传递到单片机内部的OA放大器进行放大,紧接着进入A/D进行采样。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CC2500传递信息到PC端。另外还选取了外部接口串口调试和TAG下载接口进行信息输出。(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陈力颖,胡雄伟,倪立强,祖肇晗,郭翠娟[2](2017)在《基于CMOS工艺的脉搏血氧测量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透射式测量系统的高功耗、大噪声的问题,设计一种CMOS集成电路用于测量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p O2).根据光子扩散传输理论得到反射式Sp O2测量公式,以此公式为模型设计测量电路.测量电路由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两大部分组成,经过测量电路的处理之后,得到脉搏波的直流量和交流量.采用UMC0.18μm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电路,该电路仿真的各项参数为:在1.8 V的工作电压下整个系统的增益可达到42~50 d B(0.2~65 Hz),整个电路的功耗小于0.3 m W.因此,本文设计的测量电路增益达到要求,而且噪声和功耗更小,更能达到便携式医疗设备的发展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梁翠琼[3](2017)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在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在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法,分别采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台式心电监护仪测量肺癌切除术后29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_2)、脉搏,记录测量耗时。结果便携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与台式心电监护仪在脉搏及SpO_2测量数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测量用时显着少于台式心电监护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患者满意度为93.7%(28/29),台式心电监护仪满意度为86.2%(25/29),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满意度高于台式心电监护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P<0.05)。结论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与台式心电监护仪比较,测量脉搏及SpO_2指标具有一致性,且前者监测耗时短,满意度高,可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可作为快速筛查低SpO_2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7年16期)

王雪纯,罗洋,蔡丹[4](2016)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指导护士的临床工作。方法从468例肺癌患者中按各不同肺癌类型人数占比随机抽取共计30例患者入组,将传统手测法、心电监护仪测量法与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测量法用于监测患者脉率、Sp O2值,比较3种方法在测量值准确性、测量速度和患者接受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心电监护仪相比,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量的脉率和Sp 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用时显着缩短(P<0.01),患者评价便捷(P<0.01);与传统手测脉率法相比,便携式脉氧仪在测量准确性(P<0.05),测量用时(P<0.01)和患者评价(P<0.05)3方面均占优势。结论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给护士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便利,建议可以将之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筛查低血氧饱和度患者的工具。(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丹,丁梦晓,郑磊,赵君豪,陶大锦[5](2015)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一种无创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软硬件设计。该测量仪以单片机为主控制核心,采用DS-100A作为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探头,利用主控制芯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若实时检测的人体数据信号与设定值相差较大,则触发SIM900A模块进行短信报警。该系统在无创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短信报警功能,更为人性化。(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15年22期)

张晓枫,张香武,赵春华,宁春玉[6](2014)在《基于脉搏光谱分形算法的血氧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搏光谱测量方法被普遍用于临床的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由于检测时低血氧和血氧波动将改变血红蛋白的吸光系数,会造成脉搏光谱测量的误差。本文针对血氧波动、外界环境等产生的噪声干扰问题,采用脉搏光谱分形法去除光谱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利用自适应校正后的准理想光谱计算血氧饱和度,使得血氧饱和度的值更为精确,从而进一步保证其他生理参数的准确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血氧饱和度的检测精度,为抗血氧干扰的无创肝储备功能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李飞[7](2013)在《一种用于血氧测量和肝储备功能分析的脉搏分光光度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血液中所含氧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些因疾病或各种原因引起供氧不足的人群来说,在临床诊断中进行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来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肝储备功能是人体肝脏细胞最大功能的总和,在肝脏手术前进行肝储备功能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对手术风险提前预估,降低手术死亡率。临床上普遍采用吲哚氰绿指示剂(ICG)清除排泄试验来评估肝储备功能。目前大多采用人工定时采血法,该方法费时有创,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伤害,同时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被感染的危险。日本生产的肝功能分析仪DDG-3300K是目前世界上开展无创ICG清除排泄试验的唯一设备,但其高昂的售价短时间内很难在国内医疗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肝病大国,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连续肝储备功能分析仪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系统的分析脉搏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无创连续血氧饱和度测量以及肝储备功能分析的脉搏分光光度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以Lambert-Beer定律为基础建立了人体脉搏分光光度模型,并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和肝储备功能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原理计算模型。2.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脉搏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样机,整个原理样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测量单元和外围模块单元两大部分,测量单元负责将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完整有效的送入主控制器的采样单元。外围模块单元将测量单元获得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数据进行存储,并传至上位机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数据存储单元设计采用了基于FAT16文件系统的SD卡存储模块。3.将研制的原理样机分别与美国Covidien公司生产的Nellcor脉搏血氧仪N560和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DDG-3300K肝功能分析仪进行了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本原理样机对血氧饱和度测量和肝储备功能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谭双平,艾志光,杨玉星,谢庆国[8](2013)在《一种可用于低灌注和低血氧测量的脉搏血氧仪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能在低灌注和低血氧条件下准确测量的脉搏血氧仪,将低灌注检测能力和SpO2的测量范围分别扩展至0.125%和35%~100%。在硬件方面使用数字可控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获得最佳的光电容积图信号;在软件方面使用了自主开发的自相关建模法的低灌注SpO2测量算法,能有效从低灌注信号中提取脉搏波信号,且对运动干扰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高峰,陈玮婷,周晓青,刘明,张书颖[9](2013)在《基于扩散理论的脉搏血氧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低血氧饱和度进行准确测量,采用光子扩散方程模型替代传统的朗伯-比尔定律模型来推导血氧饱和度与特征值R之间的关系,并得到相应的定标曲线,从而克服了朗伯-比尔定律模型所固有的忽略散射效应这一问题及其所导致的较低的测量精度;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处理设备的脉博血氧测量系统,并进行了手指阻断定性实验和低血氧饱和度水平下的仿体定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子扩散方程模型的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出组织体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趋势;在低血氧饱和度情况下,采用扩散方程模型求得的结果较传统的朗伯-比尔定律模型获得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了20%以上.该方法有望应用于低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测量.(本文来源于《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张书颖[10](2011)在《基于扩散理论的脉搏血氧测量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氧饱和度值在临床手术监护、新生儿、早产儿状态监测、人体生理状态反应指标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血氧仪作为连续、无创、方便的检测血氧状态的仪器被大量应用于医院临床和日常生活。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血氧饱和度仪器在系统设计、原理算法和信号提取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尝试改进血氧仪,包括:以扩散方程模型替代传统的朗伯-比尔定律从而扩大其测量范围,提高测量精度。围绕该课题目标,本论文搭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为核心处理设备的血氧检测系统,在血氧饱和度计算中采用扩散方程模型,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进行了整体系统设计与优化,完成了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设计。以DSP为核心处理单元进行信号处理,提高了有效信号的检出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2)以扩散方程作为血氧饱和度计算模型,推导具体公式,并与朗伯-比尔定律比较。根据具体公式画出定标曲线,并利用多项式拟合定标曲线,相应的拟合多项式作为血氧饱和度计算公式。(3)软件设计方面,采用C语言在CCS界面下对DSP进行控制:延时、中断、A/D转换,并根据脉搏波信号特点检出特征值,剔除运动伪差,计算血氧饱和度值。(4)硬件设计方面,设计了电压转换、低通滤波、环境光滤除等电路。保证了测量系统的简化、轻便,测量信号的准确等。(5)进行在体测量实验和仿体测量实验,实验验证基于扩散方程模型的血氧仪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测量范围更广。(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避免透射式测量系统的高功耗、大噪声的问题,设计一种CMOS集成电路用于测量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p O2).根据光子扩散传输理论得到反射式Sp O2测量公式,以此公式为模型设计测量电路.测量电路由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两大部分组成,经过测量电路的处理之后,得到脉搏波的直流量和交流量.采用UMC0.18μm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电路,该电路仿真的各项参数为:在1.8 V的工作电压下整个系统的增益可达到42~50 d B(0.2~65 Hz),整个电路的功耗小于0.3 m W.因此,本文设计的测量电路增益达到要求,而且噪声和功耗更小,更能达到便携式医疗设备的发展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参考文献

[1].陈茁.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脉搏血氧测量仪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陈力颖,胡雄伟,倪立强,祖肇晗,郭翠娟.基于CMOS工艺的脉搏血氧测量电路设计[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7

[3].梁翠琼.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在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

[4].王雪纯,罗洋,蔡丹.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

[5].杨丹,丁梦晓,郑磊,赵君豪,陶大锦.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研制[J].微型机与应用.2015

[6].张晓枫,张香武,赵春华,宁春玉.基于脉搏光谱分形算法的血氧测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李飞.一种用于血氧测量和肝储备功能分析的脉搏分光光度计[D].吉林大学.2013

[8].谭双平,艾志光,杨玉星,谢庆国.一种可用于低灌注和低血氧测量的脉搏血氧仪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

[9].高峰,陈玮婷,周晓青,刘明,张书颖.基于扩散理论的脉搏血氧测量系统[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3

[10].张书颖.基于扩散理论的脉搏血氧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脉搏血氧测量仪Fig.1....程序流程图系统总体设计框图脉搏波形图和分析结果参 考 文 献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框图血氧饱和度探头

标签:;  ;  ;  ;  ;  ;  ;  

脉搏血氧测量仪论文_陈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