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论文和设计-敬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包括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能量来源最终由热能提供或电磁能量提供,由毛细管作用和重力场作用转化为动能,再由磁场转化为电化学能即电极电势能,再通过惰性电极和导线转化并释放电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所述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在A、C两区分设置有电极,用于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由植入的电极导出产生的电能。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所述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在A、C两区分设置有电极,用于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由植入的电极导出产生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质溶液包括Na2<\/sub>SO4<\/sub>水溶液,所述石棉网拦阻石英砂于B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石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包括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树脂包封的铷铁永磁体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如下发电方式:

在重力场作用下,水溶液于毛细管中高度高于毛细管外部水槽高度,这里选择颗粒物质的堆砌实现的毛细管作用,并于颗粒物质两侧辅以石棉防止颗粒物坍塌,如图1所示,设置A,B,C三区,B区填充起到毛细作用的颗粒物,水溶物中加Na2<\/sub>SO4<\/sub>,由于B区水位高于A区,此为物质引力克服重力做功,能量来源最终由热能提供或电磁能量提供,B区高于A区的溶液会流向A区,C区,流动而A,C两区水位hA<\/sub>以下的溶液向B区流动,从而形成运动循环。在B区赋予磁场,A,C区植入惰性电极,连接导线,同样能释放电能并产生H2<\/sub>,O2<\/sub>。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没有在B区赋予磁场,A,C区植入惰性电极,连接导线,导出能量没能很好的实现,且热能,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后又从新变成热能,电磁能释放出去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能量来源最终由热能提供或电磁能量提供,由毛细管作用和重力场作用转化为动能,再由磁场转化为电化学能即电极电势能,再通过惰性电极和导线转化并释放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包括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所述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在A、C两区分设置有电极,用于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由植入的电极导出产生的电能。

进一步的,电解质溶液包括Na2<\/sub>SO4<\/sub>水溶液,所述石棉网拦阻石英砂于B区。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石墨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包括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树脂包封的铷铁永磁体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能量来源最终由热能提供或电磁能量提供,由毛细管作用和重力场作用转化为动能,再由磁场转化为电化学能即电极电势能,再通过惰性电极和导线转化并释放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01-石棉网,002-颗粒物质,003-磁场,111-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隐含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包括:

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所述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在A、C两区分设置有电极,用于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由植入的电极导出产生的电能。

进一步的,电解质溶液包括Na2<\/sub>SO4<\/sub>水溶液,所述石棉网拦阻石英砂于B区。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石墨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包括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树脂包封的铷铁永磁体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包括:

水槽、石棉网、石英砂颗粒物和磁场发生装置;在水槽中设置有石棉网,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石英砂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在A、C两区分设置有电极,用于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由植入的电极导出产生的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工作原理:

步骤一,构建电解质溶液循环运动;

在步骤一中,设置一水槽,利用石棉网将水槽隔离成A,B,C三个区,在A,B,C三区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并在B区中加入石英砂颗粒物,且该颗粒物质不能透过石棉网;由于毛细管作用,B区液面将高于A,C两区;记B区液面高度为hB<\/sub>,记A区液面高度为hA<\/sub>,记C区液面高度为hC<\/sub>,hB<\/sub>>hA<\/sub>=hC<\/sub>;

此时,在微观视角下,由颗粒物质的堆砌实现毛细管作用,水分子将在低于hA<\/sub>水位的石棉网下方由A、C区进入B区,而在高于hA<\/sub>的水位的石棉网上方水分子则由B区进入A,C两区,从而形成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电解质溶液的循环运动。

步骤二,给电解质溶液施加磁场环境;

在步骤二中,在B区覆以磁场,磁场区域略宽于B区,磁场上沿高于B区水面,磁场下沿越过水槽底部。B区中部分电解质离子受磁场力作用,在有磁场环境下将被分别剥离入A、C两区,从而产生电动势;

步骤三,导出电能;

在步骤三中,在A、C两区分别植入电极,可发生电极反应释放电能,连接导线导出产生的电能。

在重力场作用下,水溶液于毛细管中高度高于毛细管外部水槽高度,这里选择颗粒物质的堆砌实现的毛细作用,并于颗粒物质两侧辅以石棉防止颗粒物坍塌,如图1所示,设置ABC三区,B区填充起到毛细作用的颗粒物,水溶物中加Na2<\/sub>SO4<\/sub>,由于B区水位高于A区,此为物质引力克服重力做功,能量来源最终由热能提供或电磁能量提供,B区高于A区的溶液会向A区,C区流动,而A,C两区水位hA<\/sub>以下的溶液向B区流动,从而形成运动循环。在B区赋予磁场,A,C区植入惰性电极,连接导线,同样能释放电能并产生H2<\/sub>,O2<\/sub>。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352.0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299163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N 3/00

专利分类号:H02N3/00

范畴分类:37B;

申请人:四川宝马河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宝马河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37199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松林路38号明宇东方大厦704号

发明人:敬林

第一发明人:敬林

当前权利人:四川宝马河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自群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基于虹吸法的发电装置论文和设计-敬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