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杨京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杨京

北京通用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近几年,现代化快速发展,国家逐渐高速发展,在这样大环境下高层建筑工程迎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提高人们生活便捷及安全,那就需要不断加强并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同时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进行分析,按照多个方面进行考量,目的是提高人们生活便捷及安全,保护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才是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前进方向及动力,不断进行提高,从根本工解决现有发展问题,高层建筑工程都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发展根本,将高层建筑工程按照长远进行考虑,加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大量高层建筑施工经验表明,在工程建筑做好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最终质量会造成之直接影响,因此,做好该项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意义重大。但是我国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制定一个有效而且优化的措施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紧缺,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由于高层整个高度较大,自身荷载较大,施工十分复杂,而且工期较长,因此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这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并确保施工工序的有序开展,增强各个桩体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桩体倾斜和沉降问题的发生,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要求。由于桩基础需要承载各种负载的作用力,同时还要承担地面以工建筑的负荷,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好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并严格按照制作的施工方案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规范具体的施工操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以此来增强高层建筑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全面地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从桩基础施工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只要不断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并进行大力完善,加大管理技术提高,促进高层建筑工程发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利益、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保护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作为发展目标也是保证高层建筑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使高层建筑工程得到显著发展,其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是高层建筑工程重要一环,所以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非常重要的,要做好高层建筑工程,那就需要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研究放在首位。

1桩基础施工技术概述

桩基础主要由基桩与桩顶承台共同组成,使建筑所受的竖向荷载分散在地基中,以此来保证建筑整体的承载力。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因此施工周期较长,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软地基的情况,这就要求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以此来确定桩基础结构施工,并选择适宜的桩基形式,有效地提高地基土质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为高层建筑打牢基础。由于桩基础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不仅要对工部结构的荷载具有较好的承载力,而且也要求各单桩要具备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发生倾斜和沉降的问题。另外对于各单桩来讲,还要具备一定的横向承载力,这样即使有灾害发生时,也具备较好的抵抗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基底部需要嵌入到坚硬的基岩工,以此来增强桩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高层建筑桩基础及其建设原则

桩基础是在桥梁、高速铁路、高层建筑等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设施,其主要包括基桩以及连接于桩顶的承台两个部分。桩身在一些工程中全部在土层之下埋伏,被称为低承台桩基,在另一些工程中一部分在地表之上,被称为高承台桩基。在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低承台桩基础。桩基础的建设原则如下几个方面:(1)压力承载性。桩基础的基本功能是对上层所有建设体的承载,高层建筑在建设后还需要投入使用,置入家具、家电、办公桌,需要有很多人同时活动,因此需要桩基础具有相应的压力承载能力。(2)平衡性。毫无疑问,上层建筑物无论是自身结构,还是所承载人们活动,都需要稳定和平衡,这就需要桩基础本身具有平衡能力,对上层的各类建筑设施提供水平的、稳定的支撑。(3)刚性。桩基础需要具有坚韧不拔的刚性,以能够在上层建筑面临各种外力的作用时确保底层的稳定,避免楼体的沉降,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4)完善勘察设计流程。对于设计院人员的工作,需要强化勘察与设计的流程,要求人员到现场至少两人,分两次开展,对高层所在位置以及周边位置的地形、土质进行全方位了解,并通过多处挖掘、钻探等方式对地表以下一定距离的土质进行了解。在对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进行图纸的绘制和材料的指定。对于现场周边不利于施工的环境要考虑周全,制定详细的施工说明书。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获取项目资料

在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开始之前,需要针对于工程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搜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做好施工范围内的地质和水质勘查工作,掌握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及水质等情况,并编制具体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此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明确具体的成桩深度和成桩范围,并针对施工现场的建筑物位置、结构和形态等内容进行仔细检查,明确桩基础施工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在施工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会对其带来不必要的损坏。

3.2放线工作

在桩基础施工前,需要做好放线工作,即要由相关人员对轴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性,这样施工现场控制点的准确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定桩时,要确定定桩位控制线,制作具体的桩位图,并对相应的桩位进行编号。在桩位确定时,需要以桩的轴线和尺寸作为确定的依据,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样桩。当桩位设定后并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基础工,还要对桩位进行校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4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4.1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桩体形式,它是在建筑基地现场制成的各种形式和材料的桩体。对于桩体长度比较短的可以在专门的厂内进行制作,而对于桩体长度相对较长的需要在建筑基地周围制作以保证运输的方便。虽然预制桩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但是大类别上可以将预制桩分作混凝土式与钢式两种。预制桩施工主要是通过利用沉力桩机器以沉、打、振的方式将预制桩压进基地土壤当中。随着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预制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预制桩由于要配合机器的使用导致对于其制作工艺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例如在制作预制桩桩头部分的时候桩尖位置必须在后,而桩顶位置在前,否则就很容易浇筑出次品桩而不能很好的与机器相配合。同时,由于预制桩运输方面的困难度,在运输过程中对实际情况要求严格,满足两点起吊法的固定方式的同时在周边要固定放置楔木以保证其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错位以及滚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一般情况下在打桩顺序方面要遵循先中间后四周沉压、先近位后远位及先长后短的方式进行施工,下面分别以预制桩中的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为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4.1.1静力压桩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静力压桩技术时,需要借助于桩机设备和静力压桩设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振动和噪声产生,能够有效地保证压桩质量,而且在应用静力压桩技术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有效地实现了工程成本的节约。但在具体应用静力压桩技术过程中,由于其在挤压土块过程中会对土层结构带来破坏,因此需要做好施工场地承载力提高的相关工作,为静力压桩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4.1.2振动沉桩技术

在桩顶部安装固定振动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托桩的自重作用,借助振动作用,最终沉入到基底。将振动沉桩技术合理的应用到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中有着一定优势。例如,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配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应用起来是较为便利;设备体积较小、占据空间小;质量小,移动方便;施工效率高。但是,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层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成本。并且,具体施工期间,会形成噪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

4.2灌注桩施工技术

首先,在桩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就是灌注桩施工技术。灌注桩的形成过程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实地钻孔,人工结合具体情况在施工基地实时通过灌注混凝土以及钢筋笼的方式制作形成桩体。在其他的施工方式当中,都会运用功能性比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从而比较效率化的完成桩基础施工。但是功能性较强的机械设备会有三种问题存在,一者是其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很多专项研究机械设备的公司,购买这种装备需要昂贵的成本。二者是这类机械设备往往会有比较大的噪音以及操作的不安全性。三者是设备施工需要材料同时产生大量的浪费。而灌注桩施工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通过人工钻孔的方式,在工地现场周围便可以灌注而成。一来由于不需要昂贵的成本而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二来不会产生过多的噪音,即使采用小型钻机产生的噪音也不至于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什么影响,三来是节能环保,人工的施工方式会节约材料从而不会产生太多的资源浪费。同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来明确桩孔的施工尺寸,更加实际的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性与精确性。灌注桩施工技术而被广泛采用,在建筑工地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使用范围。其次,在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中,还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细分,其中,按照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人工挖空灌注桩技术为例,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挖掘成孔的,成功后,再放置钢筋笼以及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这种类型的基础桩具有桩身直径大、承载力度强的优点,同时,在成孔质量的检查方面,可以直接通过孔内直接观察发现。另外,这种桩基的成孔清理方面,清理孔洞的可控性也比较强,因为桩孔的深度是由地基土层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为,桩基清孔工作的质量,与进一步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再次,以混凝土护圈挖孔桩为例,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桩位的测定和放线。第二,土方的开挖,要强调的是,土方的开挖宜采取分段的方式。第三,支撑护壁模板。这个施工流程中,模板的开挖高度与开挖土方各段的高度相关,通常情况下,开挖的高度维持在1米左右,并且需要4至8块的活动模板组合形成。另外,护壁的厚度和桩径都有标准化的要求。第四,在模板的顶端放置操作平台。放置好后,即可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由于混凝土在应用时需要进行混合配比才能完成。因此,为了保证浇筑工作的质量,需要从混凝土的配制阶段就注意其浇捣密实。第五,在施工完毕后,按照科学的方法拆除模板。拆除时间的选择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天之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浇筑的实体表面就会暴露出来,这时应当仔细检查混凝土浇筑后是否出现缝隙和蜂窝的情况,一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需要及时二次的进行浇筑补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4.3排水固结技术

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现场地基土层含水量很高,无法进行正常施工,可以通过排水固结进行土层处理。排水固结技术通常是架设垂直排水井,以此有效改善地基排水情况,通过减少含水量使地基承载力获得提升,强度提高,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5提升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质量措施

5.1确保桩基础施工顺序合理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期间需要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采取恰当措施,降低工程建设难度,在制定施工方案期间要做好相应的统筹工作,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对高层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进行合理安排,先进行外围桩孔施工,在完成桩孔混凝土护壁后,保留少部分桩孔作为排水井,确保桩基础施工效率和成孔质量。

5.2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在进行桩基施工期间要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其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并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进行养护。在进行沉桩施工期间,要确保测量准确,保证桩基垂直,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5.3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接桩施工质量

桩基础接桩一般使用钢板焊接,在桩身离地1m时即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进行关注,确保圆角、直角相互正对,桩顶清理完成后固定定位板,然后再将上段桩吊放在下段桩端板上,借助定位板确保上下两段桩接直,对于桩衔接处存在间隙的,要使用锲形铁片焊接固定,确保焊接牢固,并清理完成后,根据操作规程继续进行沉桩。

5.4保持桩冒、送桩器外形相匹配

选择的桩冒、送桩器外形要匹配,强度、刚度都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在桩冒、送桩器下端采用开孔方式加强桩内与外界的互通,尽量确保沉桩一次到底,若出现贯入度异常,为避免桩身或桩顶损坏应停止沉桩,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后继续施工。

结束语

地基工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是建筑工作整个流程当中的基础性工作,所谓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完成上层建筑。所以桩基础工作的科学合理对建筑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桩技术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需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抓住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并且要做好全过程分析,抓住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可以达到要求标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刁乾红,崔艳清.高层建筑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2-3.

[2]王世忠.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96-97.

[3]王旭亮.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43.

[4]尧鑫.基于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07):157+296.

[5]葛盛.分析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6):24-25.

[6]李芊颖.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48-149.

[7]罗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9):254-255+258.

[8]武晓栋.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57-58.

[9]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1.

[10]郝澜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6):41.

标签:;  ;  ;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杨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