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王威(衡阳县第二中学湖南衡阳421200)

摘要: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220-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却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新课标的具体改变与要求

新课标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要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理解。

1.1知识面加宽。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上加宽。增加了简易逻辑,和四个命题,平面向量、选修课、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复数,这写理科选修内容应该是理科的高考内容,研究性学习课。知识应用性增大了。如: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课,重视了知识的实践。

1.2在某些内容上加深了难度。

映射概念中的一一对应。分段函数概念和习题增大,课本中该有分段函数的例题,又有分段函数的习题。数列内容中虽然把极限内容和数学归纳法改为选修内容,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部分的难度大了,比如:分段合成等差数列,数列的裂项法求和,数列部分的应用题加大了。增加了导数。

1.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增加成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增强。

新教材增加了“实习作业”,目的是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从而得到提高。此外,增设了‘探究性课题’,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平均每个课题给三个课时教学时间。

1.4计算器的应用。

科学计算器已列入初中教学内容,有少数学校也将计算机课作为高中的选修课,在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与科学计算器的使用、计算机的学习内容相配合。

2.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意见

2.1贯切新课标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例如在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如何交、并、补,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索并推导其运算的由来,这样会适得其反,学生有可能给教师说“糊涂”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问题为主线,探索为方法,能力为立意,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

2.2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例如:在讲“概率”时,问学生:“你知道你买一张体育彩票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吗?”。像这样创设映入数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经历、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而且培养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何以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注重知识推演过程,培养学生“猜想衣柜那一证明”的思维习惯

数学教育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数学的推理与演绎、概括与归纳是永恒不变;二是数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它既是旧知的发展,又是新知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去推导出新的结论,把符号化,规范化,概括化的公式定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之中。例如,在映射一节的引入时,通过本班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为A,准备好一组数据为集合B(事先测好学生的身高),让每位同学与其体重数对应,则A中的每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用这种对应,来形成映射的概念。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不仅对知识的理解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

2.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有应用与实际生活。新课标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标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我们应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进而成为有意识、有目的应用。最终,使学生形成“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生活体验”的生活体验。

总之,走进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数学教学案就还要更加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做到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等,需要不懈的努力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标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艳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艺术,2005(4).1.

标签:;  ;  ;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