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前端调节总成论文和设计-宋兴权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包括模拟换挡前端面板的前端板以及与前端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前端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端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前端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前端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前端板转动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模拟手伸操控舒适性,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换挡前端面板的前端板以及与前端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前端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端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

设计方案

1.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换挡前端面板的前端板以及与前端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前端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端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前端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于前端板上用于在前端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所述轨道在随同前端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在轨道槽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对轨道进行导向并夹紧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X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X向导向限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X向调节座、安装于X向调节座上且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X向连接块,X向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调节座,所述X向调节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导向槽,所述X向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X向导向紧固件,所述X向导向紧固件贯穿于X向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Z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Z向导向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X向调节座上的Z向调节座、基座以及Z向导向紧固件,所述Z向调节座可在Z轴方向滑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Z向导向槽,所述Z向调节座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Z向导向紧固件,所述Z向导向紧固件贯穿于Z向导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和转动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前端板转动角度的转动刻度和转动指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调节座设置有X向刻度尺,所述X向连接块上设置有与X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X向指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Z向刻度尺,所述Z向调节座上设置有与Z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Z向指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

背景技术

人机,即人机工程的简称,指人们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生产任务,要借助一些机器或装置,研究这些机器或装置是否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

对于车辆,同样存在人机工程;以客车为例,当车型设计完毕,实际投产之前,为了保证设计的车辆能够满足舒适度需求,即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会先制作与真实车辆基本一致的模型,然后对该模型的布置进行验证和主观评价。

然而,上述的人机主观评价方式存在下述技术问题:

每一次进行主观评价都需要制作模型,制作模型的时间较长,导致车辆的前期开发周期较长,且每一次的模型制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导致开发成本偏高。

有鉴于此,如何对车辆的人机主观评价方式进行改进,以缩短车辆前期开发的周期和降低前期开发的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使得换挡前端可调,通过调节实现车辆研发初期对换挡前端的位置模拟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前端调节总成,使得换挡前端可调,通过调节实现车辆研发初期对换挡前端的位置模拟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包括模拟换挡前端面板的前端板以及与前端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前端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端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前端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于前端板上用于在前端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

进一步,所述轨道上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所述轨道在随同前端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在轨道槽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对轨道进行导向并夹紧定位。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X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X向导向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X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X向调节座、安装于X向调节座上且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X向连接块,X向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调节座,所述X 向调节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导向槽,所述X向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X向导向紧固件,所述X向导向紧固件贯穿于X向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Z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Z向导向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Z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X向调节座上的Z向调节座、基座以及Z向导向紧固件,所述Z向调节座可在Z轴方向滑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Z向导向槽,所述Z向调节座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Z向导向紧固件,所述Z向导向紧固件贯穿于Z向导向槽内。

进一步,所述轨道和转动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前端板转动角度的转动刻度和转动指针。

进一步,所述X向调节座设置有X向刻度尺,所述X向连接块上设置有与X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X向指针。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置有Z向刻度尺,所述Z向调节座上设置有与Z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Z向指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前端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前端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前端板转动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模拟手伸操控舒适性,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前端板在X轴方向的调节使得前端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实现在X轴方向调节前端板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通过对前端板在Z轴方向的调节使得前端板在Z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在Z 轴方向调节前端板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用新型可在多个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从而实现在各个方向调节前端板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用新型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可满足各类车型扶手位置调节,满足不同车型人机舒适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将前端板标准化,可进行多次主观评价,无需每次制作模型,减少了制作模型的次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了前期的研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相应调节方向上的读数实现对前端板铰接处空间坐标的读取,在汽车人机验证平台上方便扶手空间定位,便于空间坐标数据的读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前端板调节总成安装于汽车人机验证平台上后,X轴方向为模拟汽车长度的方向,Y轴方向为模拟汽车宽度的方向,Z轴方向为模拟汽车高度方向,且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换挡前端面板是指位于档位沿X轴方向的正前方用于安装控制面板、电气开关的面板;

本实施例换挡前端调节总成,包括模拟换挡前端面板的前端板1以及与前端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前端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端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前端板调节总成安装于汽车人机实验平台上用以模拟车辆的前端板,通过对前端板的位置调节模拟手伸操控舒适性,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此结构将前端板标准化,可进行多次主观评价,无需每次制作模型,减少了制作模型的次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了前期的研发周期;通过对前端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前端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前端板转动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前端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2、固定连接于前端板上用于在前端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3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4;前端板与转动调节座2通过铰链连接,轨道3通过螺钉固定了连接于前端板侧向位置;通过导轨可对前端板的转动进行导向,使前端板稳定转动,通过紧固件的锁紧可对前端板进行定位,方便前端板各个角度的定位,方便对各个角度的前端板进行人体工程学的评价,为保证前端板的稳定运行,可在前端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导轨,每个导轨可分别配置用于对其进行锁定的紧固件,为方便研究人员的查看,紧固件可设置为半环状结构,紧固件的中轴线与前端板旋转轴中轴线同轴设置,紧固件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调节座与轨道性对锁定从而实现前端板的定位,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上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5,所述轨道在随同前端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在轨道槽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对轨道进行导向并夹紧定位;为保证紧固件4 可在轨道槽5走向方向相对滑动而不发生干涉,轨道槽中轴线与前端板的旋转中轴线同轴设置,为方便紧固件4对轨道3的夹紧定位,紧固件4采用螺栓,螺栓的螺柱部分穿过轨道槽5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其螺栓的头部压在轨道3上将轨道3压紧在转动调节座2上实现对前端板的定位,此结构通过轨道与紧固件配合对前端板进行导向使其运行稳定,且轨道与紧固件的配合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易于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X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 X向导向限位装置;通过对前端板在X轴方向的调节使得前端板既可以以Y轴方向为中心轴转动也可以在X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在两个方向调节前端板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施例中,所述X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X向调节座6、安装于X向调节座上且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X向连接块7,X向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调节座,所述X向调节座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导向槽8,所述X 向连接块7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X向导向紧固件9,所述 X向导向紧固件9贯穿于X向导向槽8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并可沿导向槽滑动; X向连接块在X向调节位移时,X向导向紧固件在导向槽内滑动对X向连接块的位移调节进行导向,X向导向紧固件可以为螺栓结构,每个X向导向槽至少匹配两个螺栓,螺栓的螺柱部分穿过导向槽内与X向连接块螺纹连接,螺栓头部压在导向槽两侧的X向调节座上,通过旋紧螺栓或松开螺栓实现对X向连接块的定位或调节;当然,X向导向紧固件不限于上述结构,X向导向紧固件可以为呈T形的导向块,导向块凸起端位于X向导向槽内,凸起端的两个侧翼抵在X 向调节座上,导向块通过螺钉固定于X向连接块上,通过旋紧螺钉或松开螺钉实现对X向连接块的定位或调节;通过X向导向紧固件和X向连接块的配合,可以对X向连接块进行导向使其运行稳定,且X向导向紧固件和X向连接块的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当然,X向导向紧固件并不限于此结构,也可以通过液压传动实现X向连接块直线位移调节,也可以通过线性电机实现X 向连接块直线位移调节,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Z轴方向对前端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前端板在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前端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Z 向导向限位装置;通过对前端板在Z轴方向的调节使得前端板既可以以Y轴方向为中心轴转动也可以在X、Z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在多个方向调节前端板用以模拟前端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实施例中,所述Z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X向调节座上的Z向调节座10、基座11以及Z向导向紧固件12,所述Z向调节座10可在Z轴方向滑动设置于基座11上,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Z向导向槽13,所述Z向调节座10上螺纹连接有对其滑动时进行导向并定位的Z向导向紧固件13,所述Z向导向紧固件12贯穿于Z向导向槽13内;Z向调节座在Z 向调节位移时,Z向导向紧固件在导向槽内滑动对Z向调节座的位移调节进行导向,Z向导向紧固件可以为螺栓结构,每个Z向导向槽至少匹配两个螺栓,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Z向导向槽13,每个Z向导向槽13内设置四个螺栓,四个螺栓两两分为两组,螺栓的螺柱部分穿过导向槽内与Z向调节座螺纹连接,螺栓头部压在导向槽两侧的基座上,通过旋紧螺栓或松开螺栓实现对Z向调节座的定位或调节;当然,Z向导向紧固件不限于上述结构,Z向导向紧固件可以为呈T形的导向块,导向块凸起端位于Z向导向槽内,凸起端的两个侧翼抵在基座上,导向块通过螺钉固定于Z向调节座上,通过旋紧螺钉或松开螺钉实现对Z向调节座的定位或调节;通过Z向导向紧固件和Z向调节座的配合,可以对Z向调节座进行导向使其运行稳定,且Z向导向紧固件和Z向调节座的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当然,Z向导向紧固件并不限于此结构,也可以通过液压传动实现Z向调节座直线位移调节,也可以通过线性电机实现Z向调节座直线位移调节,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和转动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前端板转动角度的转动刻度14和转动指15针;所述X向调节座设置有X向刻度尺16,所述X 向连接块7上设置有与X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X向指针17;所述基座上设置有 Z向刻度尺18,所述Z向调节座上设置有与Z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Z向指针19;在前端板可调节方向上均设置有刻度尺以及指针,通过对相应调节方向上的读数实现对前端板底部空间坐标的读取,在汽车人机验证平台上方便前端板空间定位,便于数据的读取。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换挡前端调节总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0035.5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370437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16H 59/02

专利分类号:F16H59/02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九江大道1号

发明人:宋兴权;刘宗成;张超;杨育奎;王林

第一发明人:宋兴权

当前权利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人:吕小琴

代理机构:111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换挡前端调节总成论文和设计-宋兴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