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价增长论文-包桂英

低代价增长论文-包桂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代价增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库伦旗,经济增长,环境,循环经济

低代价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包桂英[1](2010)在《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既发展经济又不牺牲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循环经济很好的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能有效地促进自然和谐发展,从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地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针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全面推广循环境经济。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国家贫困旗县之一,最近几年库伦旗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相比之下综合经济实力较薄弱,尤其工业发展落后。目前库伦旗的工业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项目不多、几乎没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仍很艰巨。库伦旗的这种现状对将来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经济发展落后对于库伦旗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工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并不严重,这是非常好的出发点。要摆脱贫困必须用各种渠道发展生产力、发展工业。但不能重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所以将来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中必须抓好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库伦旗在全面推广循环经济政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落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根据库伦旗自然环境现有的条件以及库伦旗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叁产业的领域依靠本地特色产业与优势构建循环经济、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来保持库伦旗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0-04-20)

刘芳[2](2007)在《实施经济低代价增长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低代价经济增长的涵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代价"的解释为: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而我们现在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物质或精力。在这里把它延(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论坛》期刊2007年S2期)

朱凯峰,钱军平[3](2007)在《低代价高等教育增长及其质量观初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规模与效益往往并非呈正比的,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亦是如此。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增长观使其能够成功把脉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争取以较低代价谋得高等教育质量及效益的有效增长,当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来源于《教学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孙维广[4](2006)在《谋取经济发展的“低代价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梅多斯领导的一个17人小组,在向“罗马俱乐部”提交的题为《增长的极限》报告中称,由于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5项基本因素的增长,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经济发展将发生不可(本文来源于《营口日报》期刊2006-06-09)

杜桂华[5](2005)在《人力资本偏向型的低代价经济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成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中心,同时该理论存在着前提假设缺失,忽视对经济增长代价的研究。经济增长代价是社会为增长所支付的损失性成本,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维持过高的增长代价,不仅会阻碍经济增长,甚至引发社会危机。依托人力资本支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生产创新体系,实现低代价增长,是当代经济增长的主流趋势。(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张录强[6](2005)在《循环经济是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理想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从有限到无限的生命法则。传统工业经济是违背循环再生法则的线性经济,具有显着的反环境本质。循环经济是人类在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从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促使人类经济与社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系统,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组织、自调节实现无成本、高效益运行,所以通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培育自然生产力实现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最低代价的增长。而效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以物质“网络化”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经济与社会实现低代价增长的必然选择。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构成了经济、社会与自然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期刊2005-06-01)

孙国军[7](2005)在《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低代价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资源急剧下降,环境不断恶化,各种损失与代价大量出现,并且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粗放经营模式,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经济效益难以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新密市依靠资源起步发展,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其中,耐火材料工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本文针对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产品结构简单、污染严重的问题,探索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耐火材料工业增长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制订一定的战略措施,为提升全市耐火材料工业的整体水平提供一条新思路,对政府指导全市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对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实现低代价增长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举例说明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存在的巨大浪费与代价,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介绍了国际、国内耐火材料行情,阐述了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历程、行业特点、状况、现行政策和存在的问题。 第叁章,从耐火材料工业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自然资源的损失、不良品损失、人为因素损失及社会代价方面论证了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巨大代价。 第四章,通过对西方五种经济增长理论流派的比较,指出其共性和片面性,对能够反映我国实情的技术进步决定论加以重新定义,将索洛模型改造为低代价经济增长模型,并通过验证,使其能够反映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发展状况。 第五章,根据新密市实际情况,提出了耐火材料工业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思路和具体建议。包括:提出体制代价和高代价结构等问题,指出实现低代价增长要与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要优化经济结构,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同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新密市实现低代价增长的具体建议,最后,指出科学管理也是企业实现低代价增长的必由之路。 本论文的难点在于:由于探索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即在耐火材料工业发(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5-05-01)

何建明[8](2005)在《永远的红树林——记我国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的创造者、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梁言顺》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本刊以较大的篇幅刊登报告文学《永远的红树林》,介绍青年学者梁言顺和他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探索。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永远的红树林》将带给我们启示。(本文来源于《今日国土》期刊2005年Z1期)

郇中建[9](2005)在《正视代价,落实科学发展观——读《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代价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课题。应该说,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从其产生起,就以其巨大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异常、沙尘暴、居住环境恶化、社会两极(本文来源于《求是》期刊2005年03期)

梁言顺[10](2005)在《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暨“红树林”优秀论文颁奖大会。这是我第二次到海南来,两次来都和红树林有关。10年前,我到海口,第一次看到了红树林的生境,由此而受到启发, 开始研究经济增长代价问题;10年后,有幸参加论坛以及“红树林”优秀论文的颁奖,也和红树林有关。所以说,我和红树林有一种情结。最近,我得到叁种信息都和红树林有关。一个就是国家林业局最近出台的政策,要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第二个是着名作家何建明先生的《永远的红树林》发表以后,我了解到北京好多人专门坐飞机(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05-01-01)

低代价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低代价经济增长的涵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代价"的解释为: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而我们现在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物质或精力。在这里把它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代价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1].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刘芳.实施经济低代价增长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7

[3].朱凯峰,钱军平.低代价高等教育增长及其质量观初论[J].教学研究.2007

[4].孙维广.谋取经济发展的“低代价增长”[N].营口日报.2006

[5].杜桂华.人力资本偏向型的低代价经济增长[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张录强.循环经济是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理想模式[C].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2005

[7].孙国军.新密市耐火材料工业低代价经济增长研究[D].郑州大学.2005

[8].何建明.永远的红树林——记我国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的创造者、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梁言顺[J].今日国土.2005

[9].郇中建.正视代价,落实科学发展观——读《低代价经济增长论》[J].求是.2005

[10].梁言顺.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C].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2005

标签:;  ;  ;  ;  

低代价增长论文-包桂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