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论文和设计-何立峰

全文摘要

能控制涂胶厚度的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框架体上部跨连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内左、右部各连有压板,在框架体外近两端分别连有前扇形板和后扇形板,前、后扇形板上各开有曲线滑槽,曲线滑槽具有第一凸弧、凹弧和第二凸弧,前、后驱动轴同方向一端分别连有前轴齿轮和后轴齿轮,框架体上通过运动副连有能上下运动的夹面台板,该夹面台板上开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所设导向键的上、下面分别连有夹板和夹板滑块,所述夹板为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和后夹板,夹板滑块与压板对应,夹面台板下面连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上设有配套于所述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滑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胶装机放置书芯和封面。

主设计要求

1.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框架体(1)上部左右方向跨连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9),其特征是: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内左、右部各连有压板(4),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外近两端分别连有前扇形板(15)和后扇形板(10),前、后扇形板上各开有相互对称的曲线滑槽(15-1、10-1),该两曲线滑槽均具有相互吻接的第一凸弧、凹弧和第二凸弧,所述前、后驱动轴同方向一端分别连有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前轴齿轮(13)和后轴齿轮(11),所述框架体上通过运动副连有能上下运动的夹面台板(7),该夹面台板上开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槽(7-1),该导向槽中所设导向键的上、下面分别连有夹板和夹板滑块(21),所述夹板为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8)和后夹板(9),所述夹板滑块与所述压板对应,所述夹面台板下面连有滑轮支架(25),滑轮支架上设有滑轮(26),该滑轮配套于所述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

设计方案

1.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框架体(1)上部左右方向跨连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9),其特征是:

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内左、右部各连有压板(4),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外近两端分别连有前扇形板(15)和后扇形板(10),前、后扇形板上各开有相互对称的曲线滑槽(15-1、10-1),该两曲线滑槽均具有相互吻接的第一凸弧、凹弧和第二凸弧,所述前、后驱动轴同方向一端分别连有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前轴齿轮(13)和后轴齿轮(11),所述框架体上通过运动副连有能上下运动的夹面台板(7),该夹面台板上开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槽(7-1),该导向槽中所设导向键的上、下面分别连有夹板和夹板滑块(21),所述夹板为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8)和后夹板(9),所述夹板滑块与所述压板对应,所述夹面台板下面连有滑轮支架(25),滑轮支架上设有滑轮(26),该滑轮配套于所述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板一侧设有滑套(18),该滑套上连有套孔为长圆孔(5-1)的钩板(5),自由状态钩板受弹力作用处于上位,所述夹面台板下面连有压轮支架(22),该压轮支架上设有压轮(23),该压轮与所述钩板的钩背对应,所述夹板滑块一侧连有钩柱(24),该钩柱与所述钩板的钩腹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运动副为相互配合的框架滑块(3)和滑槽板(6),框架滑块有四块分别连于所述框架的四角部,滑槽板有四块分别连于所述夹面台板的近四角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前轴齿轮(13)和后轴齿轮(11)是指该前、后轴齿轮分别与相互啮合的两个过渡齿轮(12)中的一个及另一个啮合,两个过渡齿轮中的一个与电机齿轮(14)啮合,所述前、后轴齿轮具有相同的传动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由状态钩板受弹力作用处于上位是指该钩板下部与所述压板上部之间挂连有拉簧(16),自由状态在该拉簧作用下钩板处于上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8)和后夹板(9)是指前夹板与夹面台板前部以及后夹板与夹面台板后部各挂连有拉簧,自由状态在该拉簧作用下前、后夹板处于张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曲线滑槽是指该曲线滑槽从内端向外端弧曲形延伸,并且依次具有B位、A位、O位、C位和D位,所述第一凸弧指B位、A位对应的凸弧,所述凹弧指O位对应的凹弧,所述第二凸弧指C位、D位对应的凸弧,B位、A位以及B位到A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C位、D位以及C位到D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O位的径向尺寸小于C位的径向尺寸,C位的径向尺寸略小于A位的径向尺寸。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装机结构件,特别是胶装机的书本夹面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是在书芯的底部涂一层热融胶,在夹面台胶合封面胶订书本的一种设备。目前该设备存在两种操作模式:操作模式Ⅰ是在左边置本台上放置书芯,右边夹面台上摆放封面,书芯从左到右经过铣刀台、胶盒到达夹面台,分别实行铣背、涂胶和夹面,完成书本胶订。操作模式Ⅱ是在右边夹面台上放置书芯,书芯左移离开夹面台后在夹面台上摆放封面,书芯左移经过胶盒、铣刀台再折返右移经过铣刀台、胶盒返回夹面台,实行两次铣背、涂胶和夹面,完成书本胶订。操作模式Ⅰ中,放置书芯和摆放封面分别在左边置本台和右边夹面台上,置本台和夹面台的高度可以分别调节,当置本台的台面高于夹面台的台面时,书芯底部铣削量变小或不铣背,使得书芯底部的上胶量增大,一些书芯较厚的书本增加胶层厚度可以提高胶装强度。操作模式Ⅱ中,由于放置书芯和摆放封面都在夹面台上,书芯和封面摆放高度是一样的,书芯底部的铣削量就等于书本的胶层厚度,难以实现对书芯胶层厚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胶装机夹面台板放置书芯和摆放封面高度不能改变,导致夹面台放封面也放书芯胶订模式时胶层厚度不能控制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夹面台板两种高度,从而实现胶层厚度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框架体上部左右方向跨连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其特殊之处是:

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内左、右部各连有压板,所述前、后驱动轴在框架体外近两端分别连有前扇形板和后扇形板,前、后扇形板上各开有相互对称的曲线滑槽,该两曲线滑槽均具有相互吻接的第一凸弧、凹弧和第二凸弧,所述前、后驱动轴同方向一端分别连有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前轴齿轮和后轴齿轮,所述框架体上通过运动副连有能上下运动的夹面台板,该夹面台板上开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所设导向键的上、下面分别连有夹板和夹板滑块,所述夹板为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夹板滑块与所述压板对应,所述夹面台板下面连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上设有滑轮,该滑轮配套于所述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

进一步,所述压板一侧设有滑套,该滑套上连有套孔为长圆孔的钩板,自由状态钩板受弹力作用处于上位,所述夹面台板下面连有压轮支架,该压轮支架上设有压轮,该压轮与所述钩板的钩背对应,所述夹板滑块一侧连有钩柱,该钩柱与所述钩板的钩腹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运动副为相互配合的框架滑块和滑槽板,框架滑块有四块分别连于所述框架的四角部,滑槽板有四块分别连于所述夹面台板的近四角部。

所述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前轴齿轮和后轴齿轮,合适的是该前、后轴齿轮分别与相互啮合的两个过渡齿轮中的一个及另一个啮合,两个过渡齿轮中的一个与电机齿轮啮合,所述前、后轴齿轮具有相同的传动比。

所述自由状态钩板受弹力作用处于上位可以是该钩板下部与所述压板上部之间挂连有拉簧,自由状态在该拉簧作用下钩板处于上位。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由状态处于前、后张开的前夹板和后夹板可以是前夹板与夹面台板前部以及后夹板与夹面台板后部各挂连有拉簧,自由状态在该拉簧作用下前、后夹板处于张开。

所述曲线滑槽是指该曲线滑槽从内端向外端弧曲形延伸,并且依次具有B位、A位、O位、C位和D位,所述第一凸弧指B位、A位对应的凸弧,所述凹弧指O位对应的凹弧,所述第二凸弧指C位、D位对应的凸弧,B位、A位以及B位到A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C位、D位以及C位到D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O位的径向尺寸小于C位的径向尺寸,C位的径向尺寸略小于A位的径向尺寸。

为了防止转动时产生干涉,所述前、后扇形板和前、后压板在轴向呈错位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外形图;

图2是图1装置除去夹面台板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装置中的夹面台板组件外形图;

图4是图3夹面台板组件仰视轴测图;

图5是图2装置D向视图;

图6A是图2、5中前扇形板的平面图;

图6B是图2、5中后扇形板的平面图;

图7是图2中钩板的平面图;

图8是图5中压板、钩板与夹面台板等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的扇形板曲线滑槽相对滑轮转到A位与B位之间的示意图;

图10是与图9对应的压板、钩板等的示意图;

图11是与图5对应扇形板的曲线滑槽相对滑轮转到C位的示意图;

图12是与图11对应的压板、钩板等的示意图;

图13是继图12前、后驱动轴进一步旋转使压板、钩板相应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14是继图11、13前、后驱动轴进一步旋转使前、后扇形板和压板、钩板进一步旋转后,前、后夹板靠拢的示意图;

图15是与图14对应的压板、钩板等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与对应件:1框架体,2电机,3框架滑块,4压板,5钩板,5-1弧形钩背,5-2长圆孔,5-3钩头,6滑槽板,7夹面台板,7-1导向槽,8前夹板,9后夹板,10后扇形板,10-1曲线滑槽,11后轴齿轮,12过渡齿轮,13前轴齿轮,14电机齿轮,15前扇形板,15-1曲线滑槽,16拉簧,17前驱动轴,18滑套,19后驱动轴,21夹板滑块,21-1圆凸台,22压轮支架,23压轮,24钩柱,25滑轮支架,2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框架体1上部左右方向跨连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9,前、后驱动轴17、19在框架体1内左、右部各连有压板4,见图2,压板一侧设有上下两个滑套18,钩板5通过其上长圆孔5-1套装于滑套18,自由状态钩板5在拉簧16作用下处于上位。

前、后驱动轴17、19在框架体1外近两端分别连有前扇形板15和后扇形板10,参见图2,前、后扇形板15、10上开有曲线滑槽15-1、10-1,该两曲线滑槽均具有相互吻接的第一凸弧、凹弧和第二凸弧,参见图6A、6B,所述第一凸弧指B位、A位对应的凸弧,所述凹弧指O位对应的凹弧,所述第二凸弧指C位、D位对应的凸弧,B位、A位以及B位到A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C位、D位以及C位到D位区段的径向尺寸相等,O位的径向尺寸小于C位的径向尺寸,C位的径向尺寸略小于A位的径向尺寸。

前、后驱动轴17、19同方向一端分别连有前轴齿轮13和后轴齿轮11,参见图1、2,前、后轴齿轮13、11分别与相互啮合的两个过渡齿轮12中的一个及另一个啮合,两个过渡齿轮中的一个与电机2输出轴上的电机齿轮14啮合,前、后轴齿轮13、11具有相同的传动比,由此能同时实现前、后驱动轴17、19方向相反、转速相同的转动,框架体1的近四角部各设有框架滑块3。

框架滑块3上通过滑槽板6连有夹面台板7,其中滑槽板6固定于夹面台板7的下面,参见图3、4,夹面台板7上开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槽7-1,导向槽7-1前、后并且左、右对称地有四个,导向槽7-1中所设导向键的上、下面分别连有夹板和夹板滑块21,所述夹板为前夹板8和后夹板9,前夹板8与夹面台板7前部以及后夹板9与夹面台板7后部各挂连有拉簧,自由状态在该拉簧作用下前、后夹板8、9处于张开。

夹面台板7下面连有滑轮支架25和压轮支架22,滑轮支架25上设有滑轮26,该滑轮26配套于所述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参见图5、9;压轮支架22上设有压轮23,该压轮23与钩板5的弧形钩背对应,参见图12、15,夹板滑块21一侧连有钩柱24,该钩柱21与钩板5的钩腹对应,夹板滑块21上的圆凸台21-1与所述压板4对应。

参见图5、6,前、后扇形板15、10为镜像对称的两个部件,滑轮26处于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的O位时,夹面台板7处于最低位置,此情状,参见图8,压板4、钩板5与夹板滑块的圆凸台21-1、钩柱24、压轮23处于脱离状态,前、后夹板8、9在所述拉簧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

电机2转动,参见图9,前、后驱动轴17、19转动带动前、后扇形板15、10转动,滑轮26相对前、后扇形板的曲线滑槽15-1、10-1从O位到达A位-B位区段,该区位径向尺寸增加,夹面台板7以其所连滑槽板6相对框架滑块3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参见图10,压板4、钩板5更加远离夹板滑块的圆凸台21-1、钩柱24、压轮23。此状态夹面台板7处于最高位,并且前、后夹板8、9在夹板拉簧作用下处于打开的位置,此状态适用于在夹面台板7上放置书芯。

电机反向转动,前、后驱动轴17、19连同前、后扇形板15、10反转,滑轮26回落到曲线滑槽的O位,参见图5、6,夹面台板7降至最低位置,此状态适用于在夹面台板7上摆放封面。

电机进一步反向转动,参见图6、11、12,前、后驱动轴连同前、后扇形板转动,滑轮26从曲线滑槽的O位到达C位,由于C位径向尺寸大于O位径向尺寸,夹面台板7向上移动,其上所放封面被压向送达的书芯,使封面与涂有底胶的书脊压实粘合;与此同时,压板4靠近夹板滑块的圆凸台21-1,钩板5的头部靠近压轮23。电机再转动,参见图13,随着压板4、钩板5转动,压轮23压住并下压钩板5头部,钩板5克服拉簧16作用力,沿滑套18下移,钩板5的钩腹靠向钩柱24。

电机继续反向转动,参见图14、15,滑轮26相对扇形板的曲线滑槽从C位到达D位,C位至D位区段径向尺寸不变,夹面台板7高度不变;此时前、后压板4同步压迫夹板滑块的圆凸台21-1,驱动前、后夹板8、9克服所述夹板拉簧的拉力而相互靠拢,使封面与涂有侧胶的书芯下部压实粘合,完成书本胶订;此过程压轮23始终压住钩板5的弧形钩背,使钩板5的钩头与钩柱24保持扣钩状。

胶订完成后电机正转,滑轮26回落于曲线滑槽的O位,夹面台板7下降至最低位,同时随压板4、钩板5转动结合夹板拉簧作用,前、后夹板8、9相互离开,并且同时钩板5钩牢钩柱24,在前、后夹板与夹面台板7之间有胶水粘连或卡入纸屑,前、后夹板不能靠夹板拉簧打开时,钩板5能将前、后夹板8、9强制打开。前、后夹板打开后可取出胶订好的书本。

电机继续正转,滑轮26相对扇形板的曲线滑槽从O位移动至A位及B位,开始下一个操作模式Ⅱ的作业循环。当在操作模式Ⅰ时,也可以控制电机转动,使得前、后扇形板15、10相对滑轮26从曲线滑槽的O位转至C、D位区段,再回转到O位,完成一个胶装循环,节省工作时间。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能提供两种夹面台板的高度,在所述操作模式Ⅱ中实现书本涂胶层厚度控制,在操作模式Ⅰ中控制电机转动也可以实现书本涂胶层厚度控制;

2.有钩板、钩柱和压轮的,前、后夹板与夹面台板之间有胶水粘连或卡入纸屑,靠夹板拉簧不能将前、后夹板打开时,在钩板作用下能强制打开前、后夹板,增加了前、后夹板打开的可靠性;

3.夹面装置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廉。

设计图

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9782.6

申请日:2019-01-1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700174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B42C9/00

专利分类号:B42C9/00

范畴分类:29D;

申请人:杭州惠宝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惠宝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金桥工业园公望街1216号

发明人:何立峰

第一发明人:何立峰

当前权利人:杭州惠宝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寅春

代理机构:33100

代理机构编号: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胶装机的双作用夹面装置论文和设计-何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