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可旋转支架,其包括有:转动组件、圆柱支撑架和限位环。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待连接物,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圆孔。所述圆柱支撑架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圆柱支撑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圆孔的内周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圆柱支撑架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下方。所述限位环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圈,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限位环相抵接。转动组件上的圆孔与圆柱支撑架之间有间隙,限位环位于转动组件的下方,从而实现了转动组件在限位环的支撑下绕圆柱支撑架转动的功能。同时,限位环和转动组件之间的垫圈减小了转动组件转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了转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待连接物,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圆孔;圆柱支撑架,所述圆柱支撑架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圆柱支撑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圆孔的内周面之间存有间隙;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圆柱支撑架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下方;所述限位环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圈,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限位环相抵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待连接物,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圆孔;
圆柱支撑架,所述圆柱支撑架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圆柱支撑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圆孔的内周面之间存有间隙;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圆柱支撑架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下方;
所述限位环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圈,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限位环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环、连接件和固定板,所述转动环、所述连接件、所述固定板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待连接物,所述圆孔位于所述转动环上,所述垫圈位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限位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上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两侧通过螺栓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包括把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开有第二缺口,所述限位环的两端通过螺栓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上沿所述圆柱支撑架的轴线方向还开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的内表面为淬火表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企业中,大量的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实现了流水线自动化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人工失误。但大量的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往往会占用许多地面工作空间,使地面工作空间变得狭窄、拥挤。目前,大部分企业为解决这一问题都采用将设备设置在位于流水线上的支架上的办法。但这些位于支架上的设备往往被固定,使用的便利性不强。特别是位于流水线中间位置的控制设备,操作人员需绕过整个流水线才能够到设备前进行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支架上的设备被固定,不便于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旋转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可旋转支架,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待连接物,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圆孔;
圆柱支撑架,所述圆柱支撑架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圆柱支撑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圆孔的内周面之间存有间隙;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圆柱支撑架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下方;
所述限位环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圈,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限位环相抵接。
较佳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环、连接件和固定板,所述转动环、所述连接件、所述固定板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待连接物,所述圆孔位于所述转动环上,所述垫圈位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限位环之间。
在本方案中,转动环可绕圆柱支撑架转动,固定板、连接件、转动环依次连接,且固定板连接待连接物,从而实现待连接物可绕圆柱支撑架转动。
较佳地,所述转动环上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两侧通过螺栓相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缺口两侧的螺栓结构可以调整圆孔与圆柱支撑架之间的间隙,从而使转动环上的圆孔可与不同直径的圆柱支撑架相配合使用。
较佳地,所述固定板上还包括把手。
在本方案中,固定板上的把手便于操作使用。
较佳地,所述限位环开有第二缺口,所述限位环的两端通过螺栓相连接。
在本方案中,限位环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支撑架上,从而可调整限位环位于圆柱支撑架上的高度,进而调整转动组件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上沿所述圆柱支撑架的轴线方向还开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中间位置。
在本方案中,限位环内壁上的调整槽可使限位环的内壁与圆柱支撑架的外周面充分接触,增加摩擦力,防止限位环发生滑动。
较佳地,所述圆孔的内表面为淬火表面。
在本方案中,圆孔的内表面经淬火后耐磨性增强。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转动组件上的圆孔与圆柱支撑架之间有间隙,限位环位于转动组件的下方,从而实现了转动组件在限位环的支撑下绕圆柱支撑架转动的功能。同时,限位环和转动组件之间的垫圈减小了转动组件转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了转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转动组件100
转动环110
圆孔111
第一缺口112
连接件120
固定板130
把手131
圆柱支撑架200
限位环300
第二缺口310
调整槽320
垫圈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一种可旋转支架,其包括有:转动组件100、圆柱支撑架200、限位环300。转动组件100连接待连接物,转动组件100上设有圆孔111。圆柱支撑架200穿过圆孔111,圆柱支撑架200的外周面与圆孔111的内周面之间存有间隙。限位环300固定在圆柱支撑架200上,限位环300位于转动组件100的下方。限位环300和转动组件100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圈400,垫圈400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转动组件100、限位环300相抵接。转动组件100上的圆孔111与圆柱支撑架200之间有间隙,限位环300位于转动组件100的下方用于支撑转动组件100,实现转动组件100在圆柱支撑架200上转动的功能。同时,限位环300和转动组件100之间的垫圈400可减小转动组件100转动时的摩擦力,延长转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转动组件100包括转动环110、连接件120和固定板130,转动环110、连接件120、固定板130依次连接,固定板130连接待连接物,圆孔111位于转动环110上,垫圈400位于转动环110和限位环3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环110可绕圆柱支撑架200转动,固定板130、连接件120、转动环110依次连接,且固定板130连接待连接物,从而实现待连接物可绕圆柱支撑架200转动。
另外,转动环110上开有第一缺口112,第一缺口112的两侧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缺口112两侧的螺栓结构可以调整圆孔111与圆柱支撑架20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转动环110上的圆孔111可与不同直径的圆柱支撑架200相配合使用。优选地,第一缺口112设置在转动环110上远离连接件120的位置。
同时,固定板130上还包括把手131。固定板130上的把手131便于操作使用。
如图2所示,限位环300开有第二缺口310,限位环300的两端通过螺栓相连接。限位环300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支撑架上,从而可调整限位环300位于圆柱支撑架200上的高度,进而调整转动组件100的高度。在实际使用中,限位环300也可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圆柱支撑架200上。
进一步地,限位环300的内壁上沿圆柱支撑架200的轴线方向还开有调整槽320,调整槽320位于限位环300的中间位置。限位环300内壁上的调整槽320可使限位环300的内壁与圆柱支撑架200的外周面充分接触,增加摩擦力,防止限位环300发生滑动。在实际使用中,调整槽320也可设置在限位环300内表面的其他位置。
另外,圆孔111的内表面为淬火表面。圆孔111的内表面经淬火后耐磨性增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6856.8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30992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16M 11/06
专利分类号:F16M11/06;F16M11/18
范畴分类:27H;
申请人:上海玑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玑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胜利路888号1幢一层东侧、20幢
发明人:江厚成
第一发明人:江厚成
当前权利人:上海玑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薛琦;何桥云
代理机构:31283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