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包括渐开线式螺旋进浆管,并且螺旋进浆管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纵切面变化为:由椭圆形渐变为多边形,螺旋进浆管的出口处与中空圆柱状的旋流室连接,旋流室的下方依次连接有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小椎体下方连接有沉砂嘴,其中沉砂嘴采用锥度结构,沉砂嘴下方连接有防溅罩,旋流室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伸出旋流室,溢流管的下端接入旋流室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高,物料在运行中稳定发生层流,确保合格颗粒进入溢流区域,过粗颗粒进入底流区域,同时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渐开线式螺旋进浆管,并且所述螺旋进浆管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横断面由椭圆形渐变为多边形,螺旋进浆管的出口处与中空圆柱状的旋流室连接,所述旋流室的下方依次连接有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所述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的锥度依次减小,所述小椎体下方连接有沉砂嘴,所述沉砂嘴下方连接有防溅罩,所述旋流室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伸出旋流室,溢流管的下端接入旋流室的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渐开线式螺旋进浆管,并且所述螺旋进浆管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横断面由椭圆形渐变为多边形,螺旋进浆管的出口处与中空圆柱状的旋流室连接,所述旋流室的下方依次连接有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所述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的锥度依次减小,所述小椎体下方连接有沉砂嘴,所述沉砂嘴下方连接有防溅罩,所述旋流室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伸出旋流室,溢流管的下端接入旋流室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套接有溢流短接管,所述溢流短接管固定在旋流室的外表面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浆管、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沉砂嘴、防溅罩均由内部的耐磨内衬和外部的钢板外壳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沉砂嘴和防溅罩均采用分体式设计,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沉砂嘴和防溅罩中的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外周设置有多个U型板,所述U型板的底板水平设置,U型板的两侧板竖直设置,U型板的底板和侧板的内端均与上椎体焊接,U型板的侧板的上端与上椎体上端的法兰盘相抵,U型板的底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为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矿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

背景技术

水力旋流器,是利用离心力来加速矿粒沉降的分级设备。它需要压力给矿,故消耗动力大,但占地面积小、价格便宜,处理量大,分级效率高,可获得很细的溢流产品,多用于第二段闭路磨矿中的分级设备。水力旋流器在选矿工业中主要用于分级、分选、浓缩和脱泥,当水力旋流器用作分级设备时,主要用来与磨机组成磨矿分级系统;用作脱泥设备时,可用于重选厂脱泥;用作浓缩脱水设备时,可用来将选矿尾矿浓缩后送去充填地下采矿坑道。水力旋流器无运动部件,构造简单;单位容积的生产能力较大,占面积小;分级效率高(可达80%~90%),分级粒度细;造价低,材料消耗少。现阶段大型有色矿山铜矿选厂采用的水力旋流器大多数依赖碳钢壳体与内衬橡胶分离形式的,这类结构形式相对简单,方便装\/拆模,易于生产。但从旋流器原理上解释,并不是最佳结构形式,此类结构无法确保物料的切入曲线,无法确保橡胶内衬与碳钢壳体无缝相接,存在橡胶内衬鼓包、翻胶可能性,以上几点的存在无法保证物料在运行中有效层流,溢流与底流的指标会有影响。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水力旋流器入口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有效的形成层流,分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有效的提高了水力旋流器的分级效率。

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包括渐开线式螺旋进浆管,并且所述螺旋进浆管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横断面由椭圆形渐变为多边形,螺旋进浆管的出口处与中空圆柱状的旋流室连接,所述旋流室的下方依次连接有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所述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和小椎体的锥度依次减小,所述小椎体下方连接有沉砂嘴,所述沉砂嘴下方连接有防溅罩,所述旋流室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伸出旋流室,溢流管的下端接入旋流室的内部。

具体地,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套接有溢流短接管,所述溢流短接管固定在旋流室的外表面上端。

具体地,所述螺旋进浆管、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沉砂嘴和防溅罩均由内部的耐磨内衬和外部的钢板外壳构成。

具体地,所述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沉砂嘴和防溅罩均采用分体式设计,旋流室、上椎体、中椎体、下椎体、小椎体、沉砂嘴和防溅罩中的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具体地,所述上椎体外周设置有多个U型板,所述U型板的底板水平设置, U型板的两侧板竖直设置,U型板的底板和侧板的内端均与上椎体焊接,U型板的侧板的上端与上椎体上端的法兰盘相抵,U型板的底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具体地,所述螺栓孔为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采用经过设计的螺旋进浆管,可有效的减少絮流和盖下流,因而极大地提升了水力旋流器的分级效果,同时水力旋流器的主体采用倾斜角度不同的多段锥体组成,可有效的促进物料在旋流器内形成层流,提高分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旋利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水力旋利器的进浆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包括渐开线式螺旋进浆管1,并且所述螺旋进浆管1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横断面由椭圆形渐变为多边形,螺旋进浆管 1的出口处与中空圆柱状的旋流室2连接,所述旋流室2的下方依次连接有上椎体3、中椎体4、下椎体5、小椎体6,所述上椎体3、中椎体4、下椎体5 和小椎体6的锥度依次减小,所述小椎体6下方连接有沉砂嘴7,所述沉砂嘴7 下方连接有防溅罩8,所述旋流室2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溢流管9,所述溢流管9的上端伸出旋流室2,溢流管9的下端接入旋流室2的内部,所述溢流管9的上端套接有溢流短接管10,所述溢流短接管10固定在旋流室的2 外表面上端,溢流短接管10的设置,提升了溢流管9的稳定性和溢流管9与旋流室2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螺旋进浆管1、旋流室2、上椎体3、中椎体4、下椎体5、小椎体6、沉砂嘴7和防溅罩8均由内部的耐磨内衬和外部的钢板外壳构成,耐磨内衬和钢板外壳采用一体硫化制成,解决了耐磨内衬后期松弛导致使用性能下降的问题。

旋流室2、上椎体3、中椎体4、下椎体5、小椎体6、沉砂嘴7和防溅罩8 均采用分体式设计,旋流室2、上椎体3、中椎体4、下椎体5、小椎体6、沉砂嘴7和防溅罩8中的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法兰盘11连接,上椎体3外周设置有多个U型板12,所述U型板12的底板水平设置,U型板12的两侧板竖直设置,U型板12的底板和侧板的内端均与上椎体焊接,U型板12的侧板的上端与上椎体3上端的法兰盘11相抵,U型板12的底板上开设有螺栓孔,U型板12 的设计,可有效的提升水力旋流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设计图

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283.1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91788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04C5/04

专利分类号:B04C5/04;B04C5/081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江苏苏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苏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工业园

发明人:吴永先

第一发明人:吴永先

当前权利人:江苏苏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坦

代理机构:1151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铜矿选矿的水力旋流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